“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8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div style="width:100%; box-shadow: 0 0 .3em #999; background: #FFFFE0; border-radius: .2em; margin: 1em 0 2em 0; padding: 1px;">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div style="padding: 1em;">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div>
+
<span style="color:green; font-size: 260%;">苗</span> <span style="color:#00CD00; font-size: 200%;">(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0%;"> <sub>【异体 古文】</sub></span>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 拼音:miáo
+
 
|| 部首:艹 || 总笔画:8  || 部外笔画:5 || 结构:上下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span style="font-size: 105%;">拼音:</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20%;">miáo</span>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span style="font-size: 105%;">部首:</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5%;">艹</span> 
| 注音:ㄇㄧㄠˊ || 造字法:会意字 || 输入法:〔王码〕ALF || 输入法:〔万能〕ALF || 倉頡:TW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字表]] || [[部首检字表]]
+
<span style="font-size: 105%;">总笔画:</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8</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 105%;">部外笔画:</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5</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 105%;">结构:</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5%;">上下</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五笔:</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0%;">ALF</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倉頡:</span><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00%;">TW</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span> 
 +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black; font-size:100%;">
 +
<span style="color:green;">基本释义:</span>
 +
*<span style="color:#FF00FF; font-size: 110%;">miáo</span>
 +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
#子孙后代:苗裔。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
#姓。
 +
 
 +
</div>
 +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black; font-size:100%;">
 +
<span style="color:green;">便捷查询:</span>
 +
*<small>同音查询: [[:Category:miao音汉字|<span style="font-size: 128%;">miao </span>音汉字]] [[:Category:miáo音汉字|<span style="font-size: 128%;">miáo </span>音汉字]]  同部首查询: [[:Category:艹部汉字|艹部汉字]]  同笔画查询: [[:Category:8画汉字|8画汉字]]</small>
 +
</div>
 +
</div></div>
 
[[文件:a1319.gif|right|thumb|140px|“'''苗'''”字书法<br>作者:[[颜真卿]]]]
 
[[文件:a1319.gif|right|thumb|140px|“'''苗'''”字书法<br>作者:[[颜真卿]]]]
 
[[文件:a1320.gif|right|thumb|140px|“'''苗'''”字书法<br>作者:[[王献之]]]]
 
[[文件:a1320.gif|right|thumb|140px|“'''苗'''”字书法<br>作者:[[王献之]]]]
  
 
== 苗 miáo ==
 
== 苗 miáo ==
#初生的植物:麦苗丨树苗丨豆苗。
+
 
#免疫的细菌制剂:疫苗丨卡介苗。
+
#<本义> 禾苗,未吐穗的庄稼:麦苗丨秧苗丨补苗丨间苗。
 +
#泛指初生的植物:树苗丨豆苗。
 +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丨虾苗。
 +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丨卡介苗。
 
#事物的开端或趋势:苗头。
 
#事物的开端或趋势:苗头。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矿苗丨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子孙后代:苗裔。
+
#子孙后代:苗嗣(后嗣,后代)丨苗绪(后代子孙)丨苗裔。
 +
#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
 
#姓。
 
#姓。
  
第26行: 第53行:
 
   
 
   
 
  〔古文〕𡩈【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𨕖徒囂囂。 又【書·舜典】𥨥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𨓜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𡨥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古文〕𡩈【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𨕖徒囂囂。 又【書·舜典】𥨥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𨓜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𡨥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
 
== 《说文解字》释义 ==
 
== 《说文解字》释义 ==
  
第31行: 第59行:
 
  苗,[武鑣切 ],艸生於田者。从艸从田。
 
  苗,[武鑣切 ],艸生於田者。从艸从田。
  
== 首字为“苗”的词语 ==
+
== 百科条目 ==
  
 +
*[[苗栗地震]] [[苗栗县]] [[苗岭]] [[苗岭的早晨]] [[苗民起义]] [[苗年]] [[苗圃]] [[苗瑶语族]] [[苗族]] [[苗族史诗]]
  
  苗床  苗木  苗圃  苗条  苗头  苗绣  苗子  苗族古歌  苗族芦笙舞  苗族姊妹节  苗族系列坡会群
+
== 首字为“苗”的词语 ==
  
  苗族  苗裔  苗稼  苗胄  苗民  苗胤  苗脉  苗茨  苗米  苗绪  苗父  苗姜  苗田  稻苗
+
  [[苗床]]  [[苗木]]  [[苗圃]]  [[苗条]]  [[苗头]]  [[苗绣]]  [[苗子]]  [[苗族古歌]]  [[苗族芦笙舞]]  [[苗族姊妹节]]
  
  苗薅  苗扈  苗狩  苗末  苗嗣
+
  [[苗族系列坡会群]]  [[苗裔]]  [[苗稼]]  [[苗胄]]  [[苗民]]  [[苗胤]]  [[苗脉]]  [[苗茨]]  [[苗米]]  [[苗绪]]
 +
 
 +
  [[苗父]]  [[苗姜]]  [[苗田]]  [[苗薅]]  [[苗扈]]  [[苗狩]]  [[苗末]]  [[苗嗣]]
  
  
第44行: 第75行:
  
  
  苗而不秀
+
  [[苗而不秀]]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div style="text-align:left; clear:both; border-top:1px solid green; padding-top:1.0em; margin-top:1.0em; color:#9E9E9E; font-size:100%;">
 
+
<center><small><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部首检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通用字表]]  <span style="color:red; font-size: 80%;">▍</span>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small></cente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div>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
[[Category:中华大词典]]
  
[[Category:m音汉字]]
+
[[Category:M音汉字]]
 
[[Category:miao音汉字]]
 
[[Category:miao音汉字]]
 +
[[Category:miáo音汉字]]
 +
 +
[[Category:M音汉字]]
 +
[[Category:miao音汉字]]
 +
[[Category:miáo音汉字]]
 +
 
[[Category:8画汉字]]
 
[[Category:8画汉字]]
 
[[Category:艹部汉字]]
 
[[Category:艹部汉字]]
 +
[[Category:苗]]

2019年4月7日 (日) 07:25的最后版本

 (猫) 【异体 古文】


拼音:miáo  部首:  总笔画:8  部外笔画:5  结构:上下  五笔:ALF  倉頡:TW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miáo
  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2.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5. 子孙后代:苗裔。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7. 姓。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颜真卿
”字书法
作者:王献之

苗 miáo

  1. <本义> 禾苗,未吐穗的庄稼:麦苗丨秧苗丨补苗丨间苗。
  2. 泛指初生的植物:树苗丨豆苗。
  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丨虾苗。
  4. 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5.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丨卡介苗。
  6. 事物的开端或趋势:苗头。
  7.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矿苗丨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8. 子孙后代:苗嗣(后嗣,后代)丨苗绪(后代子孙)丨苗裔。
  9. 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
  10. 姓。

《康熙字典》释义

  【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𡩈【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𨕖徒囂囂。 又【書·舜典】𥨥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𨓜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𡨥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一】【艸部】 编号:543   苗,[武鑣切 ],艸生於田者。从艸从田。

百科条目

首字为“苗”的词语

  苗床  苗木  苗圃  苗条  苗头  苗绣  苗子  苗族古歌  苗族芦笙舞  苗族姊妹节

  苗族系列坡会群  苗裔  苗稼  苗胄  苗民  苗胤  苗脉  苗茨  苗米  苗绪

  苗父  苗姜  苗田  苗薅  苗扈  苗狩  苗末  苗嗣


首字为“苗”的成语


  苗而不秀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