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8030”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1行: 第21行:
  
 
GB 18030标准第1条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图形字符信息的处理、交换、存储、传输、显现、输入和输出。”简单地说,GB18030可用于一切处理中文(包括汉字和少数民族文)信息,特别是汉字信息的信息处理产品。GB18030-2005标准可应用于中文处理的软件类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表处理软件、教育软件、字型字库等。GB18030-2005标准还可应用于具有处理汉字功能的硬件产品,如打印机、移动电话、PDA产品等。
 
GB 18030标准第1条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图形字符信息的处理、交换、存储、传输、显现、输入和输出。”简单地说,GB18030可用于一切处理中文(包括汉字和少数民族文)信息,特别是汉字信息的信息处理产品。GB18030-2005标准可应用于中文处理的软件类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表处理软件、教育软件、字型字库等。GB18030-2005标准还可应用于具有处理汉字功能的硬件产品,如打印机、移动电话、PDA产品等。
 +
 +
== 其他 ==
 +
 +
GB18030有1611668个码位,在GB18030-2005中定义了76556个字符。随着我国汉字整理和编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标准ISO/IEC 10646的不断发展,GB18030所收录的字符将在新版本中增加。
 +
 +
 +
 +
  
  
  
 
[[Category:G]]
 
[[Category:G]]

2019年6月1日 (六) 08:03的版本

国家标准GB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是中国继GB2312-1980和GB13000.1-1993之后最重要的汉字编码标准,是中国计算机系统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标准之一。 GB18030有两个版本: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GB18030-2000是GBK的取代版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在GBK基础上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A的汉字。GB18030-2005的主要特点是在GB18030-2000基础上增加了CJK统一汉字扩充B的汉字。

GB18030-2000编码标准是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0年3月17日联合发布的,并且作为一项国家标准在2001年的1月正式强制执行。

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是中国制订的以汉字为主并包含多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如藏、蒙古、傣、彝、朝鲜、维吾尔文等)的超大型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标准,其中收入汉字70000余个。

版本区别

GB18030最新版本是GB18030-2005。GB18030-2005与GB18030-2000的编码体系结构是完全相同的。

GB18030的2000版和2005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2000年发布的GB18030-2000,全名是《信息技术 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0仅规定了常用非汉字符号和27533个汉字(包括部首、部件等)的编码。GB18030-2000是全文强制性标准,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

2005年发布的GB18030-2005在GB18030-2000的基础上增加了42711个汉字和多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增加的这些内容是推荐性的。原GB18030-2000中的内容是强制性的,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故GB18030-2005为部分强制性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GB18030-2000。

GB18030-2005的单字节编码部分、双字节编码部分和四字节编码部分的CJK统一汉字扩充A(即0x8139EE39—0x82358738)部分为强制性。

适用范围

GB 18030标准第1条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图形字符信息的处理、交换、存储、传输、显现、输入和输出。”简单地说,GB18030可用于一切处理中文(包括汉字和少数民族文)信息,特别是汉字信息的信息处理产品。GB18030-2005标准可应用于中文处理的软件类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表处理软件、教育软件、字型字库等。GB18030-2005标准还可应用于具有处理汉字功能的硬件产品,如打印机、移动电话、PDA产品等。

其他

GB18030有1611668个码位,在GB18030-2005中定义了76556个字符。随着我国汉字整理和编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标准ISO/IEC 10646的不断发展,GB18030所收录的字符将在新版本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