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 其六 杜甫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8行: 第28行:
  
 
诗人先后写了《出塞》九首和五首,加前、后字以示区别。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嫁祸契丹,于是征调天下百姓征讨攻伐外族,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前出塞》九首,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讨吐蕃的事件,借以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本书所选的为其中第六首。
 
诗人先后写了《出塞》九首和五首,加前、后字以示区别。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嫁祸契丹,于是征调天下百姓征讨攻伐外族,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前出塞》九首,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讨吐蕃的事件,借以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本书所选的为其中第六首。
 +
 +
 +
《晋书·乐志》云:“《出塞》、《入塞》之曲,李延年造。”可见它是起于汉代的乐府诗体,内容大抵言出关征伐之事。在杜甫之前,王褒、薛道衡、虞世南、陈子昂、王昌龄等人均写过《出塞》诗。杜甫大概于乾元二年在秦州以《出塞》为题,按照传统题材的要求,一气写下了九篇作品。为和他后来由华州暂回东都时写的其他五首同题作品相区别,统名之为《前出塞》。
 +
 +
《前出塞》九首在内容上是连贯衔接的,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开边黩武。这里选录的第六首,借征夫之口诗人表抒了对战争的态度。所以前人评此诗,说它是“代为从征者之言”。
 +
 +
杜甫于天宝年间以五言乐府古诗的形式写出《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前者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后者在于揭露安禄山的阴谋以及酿成战祸的缘由。
 +
 +
唐玄宗穷兵黩武,战事频繁,强征关中百姓,屡到边塞从军。就其性质来讲,不都是防御性的,其中有的是为了向外扩张。
 +
 +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
  
  
第56行: 第69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span><br>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span><br>
  苟:如果,假使。<br>
+
  苟能:如果能。苟:如果,假使。<br>
 
  侵陵:侵凌,侵犯欺负。<br>
 
  侵陵:侵凌,侵犯欺负。<br>
 
  岂:助词,表示反诘。哪里,难道。<br>
 
  岂:助词,表示反诘。哪里,难道。<br>
第78行: 第91行:
  
 
诗人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写这首五律的,浅明有哲理,气势恢宏,充满正义之气。
 
诗人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写这首五律的,浅明有哲理,气势恢宏,充满正义之气。
 +
 +
 +
诗中拟用戍边士卒的口吻,一方面描述了士兵的勇武和智慧,一方面尖锐谴责了封建统治者嗜杀成性和不顾民生的开边政策,从中反映了唐代军营的种种黑暗和士兵的疾苦不平。
 +
 +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
 +
前四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为第一部分。它以歌谣体开篇,强调拉弓当拉弓中之强,用箭当用箭中之长。连用两个“当”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了士兵的勇武和士气的高昂。接着,又连用两个“先”字,道出了用兵打仗克敌制胜的方略。
 +
 +
后四句“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为第二部分。诗人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指出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列国分土应该有个边界。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那就不一定要进行战争,造成大量伤亡。这几句诗包含着诗人的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拥有自己的精兵强将,但那是为了制止侵略。如果自恃强盛而大动干戈滥加杀伐,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真是安邦宏论,治国良策。
 +
 +
浦起龙在《杜诗心解》中称赞这首诗道:“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的如此飞腾,是指前半部分的奔腾气势,忽然掠转指的是拥强兵而反黩武的丰富内涵。
 +
 +
统览全诗,它章法严谨,构思精密,前后连贯,层层递进。在语言的运用上,时而似谣似谚,饶有情趣,时而慷慨激昂,尖锐泼辣,使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驾驭语言的艺术功底。
 +
 +
 +
 +
 +
诗的前四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顺手拈来,如谣如谚,又似歌诀。它既反映了一种报效于国的勇武精神,又体现了一种深入军心的战略思想。当挽强弓,只有强弓才能疾速弹射出强劲的飞箭;当用长箭,只有长箭才能引满强弓,穿透敌人的胸膛。这两句写征夫之勇,后两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则写征夫之智。二者结合起来恰将敌忾之勇与制胜之略完整地表现出来。前四句下笔飞腾,只是铺垫;后四句一转;进入主旨:“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行文至此,起了一个回荡。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不应以多杀伤为快。我们是尚武的,从不惧怕战争,如果敌人侵犯我们的疆界,我们就要强弓、长箭、射马、擒王;但我们又是热爱和平,崇尚人道的,决不用武力去侵略或吞并任何弱小民族。杜甫这首诗真切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信念和理想。
 +
 +
在艺术构思上,作者欲抑先扬,“上四作开势,下四归本旨”(浦起龙《读杜心解》)。先表现一种勇武精神,继则表现一种战争思想。在这样的前后联系中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刻主题。全诗以议论取胜,妙语迭出,饶有理趣。
 +
  
  
第110行: 第144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
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思是?
 +
 +
参考答案:假如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略,不在于多杀伤人命。这一句其实要结合上文的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来解释。射人先射马,就使对方丧失了机动的战斗能力;擒贼先擒王,干掉敌方的首脑,敌人群龙无首,自然军心瓦解,就不用多杀伤士兵了。
 +
 +
 +
2.诗人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
 +
参考答案:全诗很多人都认为是杜甫反战的名篇,其实不大准确。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当然有反战的意思,但,别忘了前面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两句。挽强弓,搭长箭,为的是什么?打仗是也。两句的意思很明确,修整武备,提高军事威慑力,以预防战争。战争来了,咱们就有能力使敌方丧失战斗力或一举击毙敌方军事首脑。像这样就可以把杀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而保持各国的疆界。只有有能力制止侵略,才能避免过多地杀伤人命。这就是整篇诗意。
  
 +
那么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已经很明显了,咱们要反战,但绝不能畏战或者避战。能战,方能言和!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攻击能力,才能保全更多的人命。反之,你没有能力阻止战争,那就只能等着别人天天来打,何谈杀人有限?诗人的军事思想很有孙子兵法的战略观,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很深远的积极意义。
  
  

2020年2月14日 (五) 06:59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前出塞 · 其六

唐 ·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题与背景: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一首,征夫诉说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练上一手;第三首,征夫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画像麟阁,这时看来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第九首,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馀”的经历。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前出塞九首》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左右,一说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左右,一说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前出塞》共九首,写于天宝年间,当时国家强盛,军事上持续对外扩张,杜甫对此并不认同。这首诗的前四句类似军中传唱的歌谣,通俗易懂。后四句出现转折,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争的批判态度。

诗人先后写了《出塞》九首和五首,加前、后字以示区别。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嫁祸契丹,于是征调天下百姓征讨攻伐外族,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前出塞》九首,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讨吐蕃的事件,借以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本书所选的为其中第六首。


《晋书·乐志》云:“《出塞》、《入塞》之曲,李延年造。”可见它是起于汉代的乐府诗体,内容大抵言出关征伐之事。在杜甫之前,王褒、薛道衡、虞世南、陈子昂、王昌龄等人均写过《出塞》诗。杜甫大概于乾元二年在秦州以《出塞》为题,按照传统题材的要求,一气写下了九篇作品。为和他后来由华州暂回东都时写的其他五首同题作品相区别,统名之为《前出塞》。

《前出塞》九首在内容上是连贯衔接的,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开边黩武。这里选录的第六首,借征夫之口诗人表抒了对战争的态度。所以前人评此诗,说它是“代为从征者之言”。

杜甫于天宝年间以五言乐府古诗的形式写出《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前者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后者在于揭露安禄山的阴谋以及酿成战祸的缘由。

唐玄宗穷兵黩武,战事频繁,强征关中百姓,屡到边塞从军。就其性质来讲,不都是防御性的,其中有的是为了向外扩张。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逐句释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应当拉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挽弓:引弓,拉弓。挽:拉,牵。
  当:应当。
  箭: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擒贼先擒贼的首领。
  射:放箭。
  擒:抓;捉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杀人也要有个限度,立国总归得有个疆界。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
  列国:各国,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疆: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侵犯边疆就可以了,何必还要去杀那么多人呢。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
  苟能:如果能。苟:如果,假使。
  侵陵:侵凌,侵犯欺负。
  岂:助词,表示反诘。哪里,难道。


汗血马(房兵曹胡马诗 参考图)


作品赏析: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一首,征夫诉说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练上一手;第三首,征夫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画像麟阁,这时看来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第九首,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馀”的经历。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前出塞》共九首,写于天宝年间,当时国家强盛,军事上持续对外扩张,杜甫对此并不认同。这首诗的前四句类似军中传唱的歌谣,通俗易懂。后四句出现转折,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争的批判态度。

诗人先后写了《出塞》九首和五首,加前、后字以示区别。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嫁祸契丹,于是征调天下百姓征讨攻伐外族,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前出塞》九首,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讨吐蕃的事件,借以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本书所选的为其中第六首。

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两个“当”和两个“先”,使 诗文节奏明快和谐,通俗易懂。这四句一气呵成,浅明有理,畅快淋漓,为下文诗人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正是因为作战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良好的策略,所以,诗人在接下来的四句中,慷慨陈词,提出自己的观点。诗人认为,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 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所以,在能够保卫国家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动用武力,更不要靠自己强大的武力去侵略其他国家。由此可见,诗人的最终观点是既要拥有武力,又不能穷兵黩武,要以“制侵陵”为限,这样才能使 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诗人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写这首五律的,浅明有哲理,气势恢宏,充满正义之气。


诗中拟用戍边士卒的口吻,一方面描述了士兵的勇武和智慧,一方面尖锐谴责了封建统治者嗜杀成性和不顾民生的开边政策,从中反映了唐代军营的种种黑暗和士兵的疾苦不平。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四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为第一部分。它以歌谣体开篇,强调拉弓当拉弓中之强,用箭当用箭中之长。连用两个“当”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了士兵的勇武和士气的高昂。接着,又连用两个“先”字,道出了用兵打仗克敌制胜的方略。

后四句“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为第二部分。诗人运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指出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列国分土应该有个边界。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那就不一定要进行战争,造成大量伤亡。这几句诗包含着诗人的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拥有自己的精兵强将,但那是为了制止侵略。如果自恃强盛而大动干戈滥加杀伐,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真是安邦宏论,治国良策。

浦起龙在《杜诗心解》中称赞这首诗道:“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的如此飞腾,是指前半部分的奔腾气势,忽然掠转指的是拥强兵而反黩武的丰富内涵。

统览全诗,它章法严谨,构思精密,前后连贯,层层递进。在语言的运用上,时而似谣似谚,饶有情趣,时而慷慨激昂,尖锐泼辣,使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驾驭语言的艺术功底。



诗的前四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顺手拈来,如谣如谚,又似歌诀。它既反映了一种报效于国的勇武精神,又体现了一种深入军心的战略思想。当挽强弓,只有强弓才能疾速弹射出强劲的飞箭;当用长箭,只有长箭才能引满强弓,穿透敌人的胸膛。这两句写征夫之勇,后两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则写征夫之智。二者结合起来恰将敌忾之勇与制胜之略完整地表现出来。前四句下笔飞腾,只是铺垫;后四句一转;进入主旨:“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行文至此,起了一个回荡。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不应以多杀伤为快。我们是尚武的,从不惧怕战争,如果敌人侵犯我们的疆界,我们就要强弓、长箭、射马、擒王;但我们又是热爱和平,崇尚人道的,决不用武力去侵略或吞并任何弱小民族。杜甫这首诗真切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信念和理想。

在艺术构思上,作者欲抑先扬,“上四作开势,下四归本旨”(浦起龙《读杜心解》)。先表现一种勇武精神,继则表现一种战争思想。在这样的前后联系中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刻主题。全诗以议论取胜,妙语迭出,饶有理趣。




“挽弓”四句:这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



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试题精选:

1.“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意思是?

参考答案:假如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略,不在于多杀伤人命。这一句其实要结合上文的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来解释。射人先射马,就使对方丧失了机动的战斗能力;擒贼先擒王,干掉敌方的首脑,敌人群龙无首,自然军心瓦解,就不用多杀伤士兵了。


2.诗人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参考答案:全诗很多人都认为是杜甫反战的名篇,其实不大准确。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当然有反战的意思,但,别忘了前面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两句。挽强弓,搭长箭,为的是什么?打仗是也。两句的意思很明确,修整武备,提高军事威慑力,以预防战争。战争来了,咱们就有能力使敌方丧失战斗力或一举击毙敌方军事首脑。像这样就可以把杀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而保持各国的疆界。只有有能力制止侵略,才能避免过多地杀伤人命。这就是整篇诗意。

那么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已经很明显了,咱们要反战,但绝不能畏战或者避战。能战,方能言和!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攻击能力,才能保全更多的人命。反之,你没有能力阻止战争,那就只能等着别人天天来打,何谈杀人有限?诗人的军事思想很有孙子兵法的战略观,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很深远的积极意义。


拓展阅读:

前出塞九首

唐代: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