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卢秦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40行: 第40行:
  
 
</span><br>
 
</span><br>
  无将故人酒:此句劝友人不要回绝送别之酒。无将:不要回绝。<br>
+
  无将故人酒:此句劝友人不要回绝送别之酒。无将:无使,不要使。<br>
 
  石尤风:阻挡行船的逆风,顶头风,也叫打头风。传说古代有位姓尤的商人娶了姓石的女子为妻。石氏多次阻止丈夫外出经商不能。石氏思念丈夫而死。临死前许愿:死后要变成大风,阻止商船前行,让天下的妻子能与丈夫在一起。此后,凡船行水中遇到迎面逆风,使船难以行进,称为石尤风。<br>
 
  石尤风:阻挡行船的逆风,顶头风,也叫打头风。传说古代有位姓尤的商人娶了姓石的女子为妻。石氏多次阻止丈夫外出经商不能。石氏思念丈夫而死。临死前许愿:死后要变成大风,阻止商船前行,让天下的妻子能与丈夫在一起。此后,凡船行水中遇到迎面逆风,使船难以行进,称为石尤风。<br>
  
第49行: 第49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首诗是作者在不得不和友人分别之际,因不舍与友人离别而写下的。
+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在不得不和友人分别之际,因不舍与友人离别而写下的。前二句写到虽然已知后会有期,却依然难舍难分,那份浓情,可想而知。后二句写出殷勤挽留的场面,还有意无意的祝愿天公刮大风,让友人不能成行,则友人便不能止留了,这是“不言惜别的惜别”。清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篇》云:“凡别友者,每祝其帆风相送,此独愿石尤阻客,正见其恋别情深也。”
  
这是一首送别诗(赠别诗)。又作《留卢秦卿》。唐人的赠别诗,风格 多异,又各具特色。或意韵悠长,或潇洒豪迈,或凄凉伤怨,或 絮絮切切等等。本诗的特色则是回环往复,婉转悠长。
+
前两句“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起句突兀。前期,即后会之期,重逢之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说,“后会有期”本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但诗人将它翻到前面,置于一个次要、陪衬的地位,意思是说纵然知道后会有期,但此夜之别,仍然难分难舍。
  
前两句在描写作者对卢秦卿难分难舍的情意中点明题意:正因为将要分别了,所以才“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前期,约定的后会之期。二人此次分别已有前期,已经说明情 谊深厚了,但仍然“难分此夜”,这就深化了题意。两句诗虽是 在直说白描,却既叫人感到了其情谊的深而又深,看似直接 平淡,实际上则是直中见曲、平中出奇、淡中寓厚。
+
后两句“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意思是说:我备下美酒为你送行,心中真想把你留住。可这毕竟不可能,你终还是要乘船远去。此刻真能使你停船的,只有那顶头逆风。如果真是这样,请千万不要以为我的情意深长的美酒反不如它了啊!作者在此用“故人酒”与“石尤风”(即逆风,顶头风)作比,构成了一个回环往返、婉转悠长的情势,通过对分别的无奈而又有所希望的情怀的描述,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卢秦卿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这两句写法上与前两句也很不相同。前两句基本上是直写分别之难舍难离,这两句的含义要隐深得多。末句收得平淡,然而借酒发挥之辞,却非同寻常。这里连用两个否定句式,造成对比、递进的语势,使言辞变得激切有力,情韵浓烈,直令人无言以对。作者设想之妙,言辞之巧,皆出自难分之情,留客之意。
  
  
后两句:“无将”,无使、不要使。故人,说明了二人的关系,也表现出一种悠悠的情意。石尤风,停船的打头逆风,如 飓风之类。
+
<small>《江湖纪闻》:“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尤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成病,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做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石尤风也’,遂止不行。”</small>
  
《江湖纪闻》:“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尤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成病,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做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石尤风也’,遂止不行。”
 
  
 +
古人送别诗一般将“ 后会之期”置后诗后描写,如王昌龄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 ,明年春水共还乡。”(《送吴十九往沅陵》)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司空曙这首诗则一反常态,将“后会之期”置于篇首,造成一种突兀奇崛之势,把难别难分之情表现得深婉曲折,动人心魄。
  
第二句意思是说“我备下美酒为你送行,心中真想把你留住。可这毕竟不可能,你终还是要乘船远去。此刻真能使你停船的,只有那顶头逆风。如果真是这样,请千万不要以为我的情意深长的美酒反不如它了啊!” 同时这里还包含着作者的这样一种心理活动:“虽说我的美酒不能留住你,可是,石氏女兴起的专阻行船的打头逆风,却能使你不能上路,那样你就是想走也走不成了。”作者在此用特设真诚的送而欲留的故人之酒不能留下人来,与所想象盼望实际上是无意阻人的打头之风却能止其不行作比,构成了一个回环往返、婉转悠长的情势,通过对分别的无奈而又有所希望的情怀的描述,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卢秦卿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这两句写法上与前两句也很不相同。前两句基本上是直写分别之难舍难离,这两句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对卢秦卿提了个要求,但含义要隐深得多。
+
此诗题为别,诗中却无一字及“别”,反而留意甚浓地以留写送,寄意酒风,尤使诗意显得荡气回肠。
 
+
诗题为别,诗中却无一字及“别”,反而留意甚浓地以留写送,寄意酒风,尤使诗意显得荡气回肠。
+
  
 
送别是古代人生活中的常事,故而也成了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送别是古代人生活中的常事,故而也成了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诗写离别,首二句写到虽然已知后会有期,却依然难舍难分,那份浓情,可想而知。后二句,写出殷勤挽留的场面,还有意无意的祝愿天公刮大风,让友人不能成行,则友人便不能止留了,这是“不言惜别的惜别”。清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篇》云:“凡别友者,每祝其帆风相送,此独愿石尤阻客,正见其恋别情深也。”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起句突兀。前期,即后会之期,重逢之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说,“后会有期”本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但诗人将它翻到前面,置于一个次要、陪衬的地位,意思是说纵然知道后会有期,但此夜之别,仍然难分难舍。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末句收得平淡,然而借酒发挥之辞,却非同寻常。这两句意思是说逆风(石尤风)尚且能滞客留人,你可不要使“故人酒”反不及一阵打头的逆风。这里连用两个否定句式,造成对比、递进的语势,使言辞变得激切有力,情韵浓烈,直令人无言以对。作者设想之妙,言辞之巧,皆出自难分之情,留客之意,主人如此多情,客人是不忍推,也不能推的,那结果大概只能是宾主一杯又一杯,杯酒情胜石尤风,一醉方休了。
 
 
 
古人送别诗一般将“ 后会之期”置后诗后描写,如王昌龄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 ,明年春水共还乡。”(《送吴十九往沅陵》)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司空曙这首诗则一反常态,将“后会之期”置于篇首,造成一种突兀奇崛之势,把难别难分之情表现得深婉曲折,动人心魄。
 
 
 
一方要告别远行,一方是执意挽留。这在生活中是常有的,在唐诗中也是常见的一种题材。不过,要在这种常见的生活中,在这种已经被人写熟了的题材中,再发掘、再创造出一点新意,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前期,即后会之期,他日重逢之期。这在一般送别、留别的诗歌中,往往是放到后面写。比如:“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但是,司空曙的这首诗别具一格。“知有前期在”,发端便将后事说出,而且说得如此肯定、明确,不能不使人感到十分突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诗人这样说,当然也自有其妙处。本来“后会有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宽慰,可是诗人将它翻到前面,放在一个次要的、陪衬的位置上,那意思是说纵然知道后会有期,然而此夜之别,还是难分难舍。正是“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李白《江夏送张丞》),这样一退一进、欲擒故纵的笔法,不仅将难分之情表现得更为感人,而且这么一口说出后事,一步到底的办法,也就逼得对方毫无回旋余地,只能被这种“最人情”之言所压倒。所以这一二两句既强调了“难分”,更为“留”字在感情和气氛上创造了优势。
 
在结构上,此诗不像多数送别诗那样,先写别情,最后说到后会有期。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到最后才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此诗将“后会之期”置于篇首。造成一种突兀奇崛之势,并着重写此夜的殷勤挽留,重在写透一点:即今夜的不舍。
 
 
 
全诗描写了诗人对友人卢秦卿的怀念与不舍之情,字里行间将自己和友人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2020年7月10日 (五) 06:34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别卢秦卿

唐·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诗题与背景:

  《别卢秦卿》是唐代诗人司空曙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一作《留卢秦卿》。卢秦卿: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前两句出语平实,写出了深情的人常常都有的共同人生感受;后两句别出心裁,以石尤风的典故写出殷勤挽留的场面,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逐句释义: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知道友人已经再次定好相见日期,这天夜里我们难舍难分期待重逢。 送别你时,明知我们已约好再相会的日期,然而在这离别之夜,还是难舍难分。 虽然我们早约定了往后的聚会日期,可是今个晚上还是难舍难离,


  前期:约好再见面的日期。
  难分:难以分手离别。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请勿回绝老朋友这杯送别的美酒,它远不及能把你吹回来的顶头风。 老朋友再留一留吧,我的这杯酒未必还不如那阻挡你船行的石尤风。

请不要回绝我进酒的挽留,或者,要挽留你,始终比不上刮起顶头的逆风。


  无将故人酒:此句劝友人不要回绝送别之酒。无将:无使,不要使。
  石尤风:阻挡行船的逆风,顶头风,也叫打头风。传说古代有位姓尤的商人娶了姓石的女子为妻。石氏多次阻止丈夫外出经商不能。石氏思念丈夫而死。临死前许愿:死后要变成大风,阻止商船前行,让天下的妻子能与丈夫在一起。此后,凡船行水中遇到迎面逆风,使船难以行进,称为石尤风。


题竹林寺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在不得不和友人分别之际,因不舍与友人离别而写下的。前二句写到虽然已知后会有期,却依然难舍难分,那份浓情,可想而知。后二句写出殷勤挽留的场面,还有意无意的祝愿天公刮大风,让友人不能成行,则友人便不能止留了,这是“不言惜别的惜别”。清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篇》云:“凡别友者,每祝其帆风相送,此独愿石尤阻客,正见其恋别情深也。”

前两句“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起句突兀。前期,即后会之期,重逢之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说,“后会有期”本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但诗人将它翻到前面,置于一个次要、陪衬的地位,意思是说纵然知道后会有期,但此夜之别,仍然难分难舍。

后两句“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意思是说:我备下美酒为你送行,心中真想把你留住。可这毕竟不可能,你终还是要乘船远去。此刻真能使你停船的,只有那顶头逆风。如果真是这样,请千万不要以为我的情意深长的美酒反不如它了啊!作者在此用“故人酒”与“石尤风”(即逆风,顶头风)作比,构成了一个回环往返、婉转悠长的情势,通过对分别的无奈而又有所希望的情怀的描述,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卢秦卿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这两句写法上与前两句也很不相同。前两句基本上是直写分别之难舍难离,这两句的含义要隐深得多。末句收得平淡,然而借酒发挥之辞,却非同寻常。这里连用两个否定句式,造成对比、递进的语势,使言辞变得激切有力,情韵浓烈,直令人无言以对。作者设想之妙,言辞之巧,皆出自难分之情,留客之意。


《江湖纪闻》:“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尤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成病,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做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石尤风也’,遂止不行。”


古人送别诗一般将“ 后会之期”置后诗后描写,如王昌龄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 ,明年春水共还乡。”(《送吴十九往沅陵》)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司空曙这首诗则一反常态,将“后会之期”置于篇首,造成一种突兀奇崛之势,把难别难分之情表现得深婉曲折,动人心魄。

此诗题为别,诗中却无一字及“别”,反而留意甚浓地以留写送,寄意酒风,尤使诗意显得荡气回肠。

送别是古代人生活中的常事,故而也成了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