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2行: 第22行: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
</span>后句,指梦中所见景物。<br>
 +
  谢家:对方不一定是姓谢人家,如元稹《遣悲怀》中的“谢公最小偏怜女”,就是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妻韦氏。<br>
 +
  回合:回绕。小廊而回合,曲阑而斜出,皆暗示相见在深隐处。<br>
 +
  阑:栏杆。<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
</span><br>
 +
  离人:指作者自己。<br>
  
  

2020年9月24日 (四) 09:17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寄 人

南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寄人》是唐末五代诗人张泌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描写梦境及梦醒后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的相思之深切与苦怨。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真切感人,动人心弦。

据清李良年《词坛纪事》,张泌早年与邻女浣衣(名)相爱,曾作《江神子》词。后经年不相见,却于梦中相遇,乃作此诗。诗其实是写感情上的干扰。

清人李良年《词坛纪事》云:“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词……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写七绝云云。”根据这条资料以及从这首诗深情婉转的内容来看,诗人张泌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但在封建礼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能够了解自己。这也是此诗以“寄人”为题的原因。


逐句释义: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后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谢家:对方不一定是姓谢人家,如元稹《遣悲怀》中的“谢公最小偏怜女”,就是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妻韦氏。
  回合:回绕。小廊而回合,曲阑而斜出,皆暗示相见在深隐处。
  阑:栏杆。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离人:指作者自己。


作品赏析: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7


作者简介:

  张泌,字子澄,淮南人。起初担任过句容(今江苏句容市)尉,南唐后主任为监察御史,历任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南唐亡国后,随后主李煜投降北宋,升迁为郎中,故基本上属于南唐词人。传说后主李煜死后,张泌每年寒食日都要去后主坟上祭奠,哭得颇为伤心。由此可见,他对李后主的感情是很深的。《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