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目连戏''',取材于[[佛教]]经典的目连救母故事,以求祛恶除邪。戏班称目连班。[[明朝|明代]]盛行于[[绍兴]]民间,演出常通宵达旦。[[祁彪佳]]在《祁忠敏公日记》中称,常因此使他夜不成寐。日记还称,亦有民家大族雇外地目连戏班来绍地演出,如[[张岱]]之叔[[张尔蕴]]所选之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连,凡三日三夜”。今存[[上虞]]的“[[哑鬼戏]]”,是目连戏的别派,无说无唱,纯以动作、舞蹈敷演,其表演形式似承袭[[北宋]]百戏中之“哑杂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府李亨以禁演目连为十禁之一,但因相沿成习,未能禁止。
+
  '''目连戏''',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原名'''弋阳腔''',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所以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中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
  
  今存剧本《目连救母记》,系民间俗本。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绍兴县绍剧搜集小组所编之《浙江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存目连戏剧目111出,系据绍兴目连戏民间抄本刊行。新昌胡卜艺人抄本存112出,藏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嵊县前良艺人抄本存165出,藏新昌调腔剧团资料室。此外,绍兴鲁迅纪念馆藏有民国6年(1917)柯桥目连戏场次匾一块,上镌出目132,多与上列三种不同。剧本以前良本最为完备,分仁、义、礼、智、信5册。各册出目,仁册:庆三官、魁星、小赐福、起殇、开宗、云头、放星宿、逼租、交租、别利、闹茶坊、诉父、焚斗秤、撇银、奏善、放飞金、降星、闹龙船、挂子、下凡、怨子、下降、试道、投生、钦赐、封职、焚香、回府;义册:贺正、男斋、女斋、出佛、四景、假霸、卖身、济贫、孝妇、弄蛇、背疯、天门、接旨、挂号、出鹤、收鹤、烧香、嘱子、成服、施食、地府;礼册:思凡、落山、相调、劝荤、遣子、偷鸡、回骂、出骗、舍钗、男吊、女吊、自叹、训父、投水、出雷、买牲、开荤、斋僧、拆桥、和合点化、起兵、遇盗、忆子、拜归、小团圆、埋骨、闹院、逼妓、追妓;智册:议奏、启奏、接旨、调五方、发牌、后挂号、扫地、启奏、接旨、调五方、发牌、后挂号、扫地、罚誓、白神、邋遢、悔愿、捉场、请医、逃台、盘叉、起兵、探子、争朝、起解、回书、望乡、起马、辞官、辞偶、元宵、描容、解粮、涂容初试、滑油山、辞婚、出猴、闹海、后天门、擒猴、主仆分、差猴、开路、挑经、试节、蜕化、沙鳅、见佛;信册:一殿、游春、二殿、上坟、回家、空思想、三殿、说媒、解殿、四殿、逼嫁、五殿、谢媒、剪发、追寻、六殿、后济贫、背父、借银、卖子、赠银、造桥、卖妻、劝赠、七殿、回庵、回朝、后见佛、归家、八殿、坐禅、九莲灯、打关、收鬼、九殿、后启奏、登仙、十殿、出猎、遇母、追荐、落降、封赠、大团圆、出黄巢。有的出目与目连救母事无甚联系,各可独立成段,表现世俗情态,如思凡、下山、相调、偷鸡、回骂、背疯、白神等。绍兴目连戏的主要情节为目连之母因作恶被打入地狱,遭受各种磨难、报应,目连不避艰险,遍历地府寻母,并祈佛相救。宣扬封建孝道、宗教迷信与因果报应。旧时以为演出此剧可以超度游魂野鬼,祛恶驱邪,以保村坊安宁。演出多在中元节前后举行,大致自旧历五月至七月十五日。俗以中元节为鬼节,目连戏为鬼戏,开台前按例于台上悬无常、牛头马面的纸帽头套。演员50余人,行当有老生、副老生、正生、副末、武生、武小生、小生、副小生、老外、大花脸、副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花脸、五花脸、杂、正旦、花旦、武小旦、老旦、小旦、彩旦、作旦、五旦,共24色;后场乐队则由鼓板、小锣、正吹、副吹、大锣、大钹、两支目连号头组成。目连戏唱腔属越中调腔一系,唯较粗疏,不若调腔班之规范。戏班亦为半职业性,演员平时多为道士或业渔、农者。目连班不演调腔戏,调腔班不演目连戏。绍兴目连戏有演三日三夜者,其排场如前良本;有演两日两夜者,从“贺正”始,如胡卜艺人抄本;亦有演一日一夜者,则极简略。场上搬演时的取舍、繁简,多按戏班、艺人的承传、习惯而定,并不一律。
+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表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
  
  1956年,前良目连班应邀赴沪,参加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演出,先后演出降星、贺正、出鹤、收鹤、烧香、嘱子、成佛、施食、出骗、拐钗、买牲、拆桥、后接旨、白神、邋遢、游殿、遇母等17出。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
  
  上虞民间有以哑剧形式搬演目连戏(片断)的,俗称“哑鬼戏”。演出团体称“太平会”。“太平会”由村社集本村男性农民组成,延师教习,以村名冠其会。“哑鬼戏”分“台下哑鬼戏”及“台上哑鬼戏”。台下哑鬼戏为迎神赛会中的巡行形式,饰无常捉刘氏,于广阔处表演;台上哑鬼戏多为祀土谷神,演出情节截取刘氏得病至五方鬼捉刘氏一段,分19场:观音开台、阎王发牌、请医卜课、夜牌渡河、送夜头、请无常、前捉刘氏、男吊、女吊、文武科场鬼、挑镣枷、斩子起解、饿鬼抢食、大头戏柳翠、阎王发五鬼、后捉刘氏、敲纸铜锣、吊孝出丧、鬼王扫台。哑鬼戏不作营业性演出,全为积德祈佑。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公布时间:2006年
 +
*类别:传统戏剧
 +
*编号:Ⅳ-87
 +
*地区:安徽,河南,湖南
 +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湖南省]][[溆浦县]];[[河南省]][[南乐县]]
  
  与目连戏演出目的相近的有绍兴乱弹班的“平安大戏”,简称“大戏”。此类戏在本戏中,插入目连戏一些仪式或鬼戏折子,以求起到祈禳平安的作用,如演《倭袍》、先须起殇、放星宿;增刁刘氏欲自刭情节,顺此插入男吊、女吊;至刁刘氏恶贯满盈,则又插入发牌、白神等场。
+
=== 历史溯源 ===
  
 +
  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
 +
 +
  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要数目连戏了。目连,又叫大目犍连,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据《佛说盂兰盆经》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饿,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佛在此经中教诫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孟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等等。这个故事在以后的《经律异相》、《目连缘起》、《撰集百缘经》、《杂譬喻经》、《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大庄严论经》等佛典中均有记载。佛教是非常尊崇孝道的,如《琰子经》中云:"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等等。目连救母故事中蕴含的浓重的孝亲思想,很符合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于是为汉地文化欣然接受,自南朝梁武帝倡办盂兰盆会之后,盂兰盆会成了汉地风俗,代代相传。
 +
 +
  有关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书中的"中元条"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众倍增"。据专家考证,目连戏缘起于敦煌变文,("变文"为唐代说唱体文学作品之一)。经不少艺人口头传唱,情节增删,插进杂技、百戏,汇众艺之长,不断丰富,始成为连台演出戏曲。当代戏曲界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戏曲,当首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的目连戏,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活化石"。后明代文人郑之珍编撰成《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共103出,是第一个付诸印刷的最完整的连台戏剧本。郑振铎曾称此书为:"出之以宗教的热诚,充满了恳挚的殉教的高贵精神"之"伟大的宗教剧"。
 +
 +
  目连戏宣扬的劝善止恶,崇德尊孝等佛教思想,不少统治者皆认为其有利于整肃宫庭、淳化民风、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很重视目连戏的编演与传播。如清朝就极重视目连戏的演出,据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云:"康熙癸亥,圣祖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载门架高台,命梨园子弟,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活马"。可见演出景况排场之盛大。乾隆皇帝命既懂法律、音律,又擅长书法的刑部尚书兼管理乐部的张照奉旨将民间流传已久的目连戏重新编撰为《劝善金科》,书中共载可供演出的目连戏240出,成为岁末必演的保留剧目。
 +
 +
  目连戏从民间走入宫庭,经过宫庭整理、提炼、完善、推广,又走向民间,深入地进入了民众的生活,成为不少地区民风、民俗必演的剧目。历史上不少地方,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灵,同时演目连戏三至七天;其它如祠堂落成典礼、修族谱、生儿"打三朝"等,也都是演几本目连戏表示庆贺;死人办丧事,亦演目连戏,祈求帮助死者免受地狱之苦;遇到洪涝、旱灾、战争、瘟疫,人们都要演目连戏以求消灾免难等等。
 +
 +
  该剧种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兴盛于清乾隆朝期间。在此之后的徽戏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连戏或能演一部分折子戏,目连戏因此历经300余年不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被戏曲界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
 +
=== 种类 ===
 +
 +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
 +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
 +
  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基础。
 +
 +
  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为单位组班,即一个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两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五年或十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一、四、七、十日不等。
 +
 +
====目连戏·辰河目连戏====
 +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溆浦县
 +
 +
  辰河目连戏主要分布在湘西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邻近的贵州铜仁地区、重庆东南的秀山、酉阳等地。辰河目连戏主要分为三大派:以怀化市沅陵县以及周边的湘西自治州为北派,注重动作造型;以怀化市辰溪、黔阳、洪江以及怀化南部诸县为南派,注重唱念;以怀化市溆浦县以及东边的诸县为东派,注重结合南北二派所长,形成圆融的剧种。
 +
 +
  辰河目连戏发展迅速、影响广泛,是我国戏剧历史上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剧种。辰河目连戏的内容,除了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要曲目以外,还发展出了表演目连祖父身世的"前目连"和虽与目连救母无关但表现忠孝节义等的"花目连",除舞台演出的形式外,还发展出了木偶剧演出、坐唱演出等不同的演出形式。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目连戏,对佛教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
 +
  辰河目连戏的主要剧目是《目连传》。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将剧目的范围扩大,将《前目连》、《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到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剧目组合,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在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演唱目连大戏,一直是辰河地区最盛大的全民文娱活动。
 +
 +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
 +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乐县
 +
 +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
 +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
 +
  濮阳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集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体,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带彩特技,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等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面目。其唱腔初为花鼓调,清代改为大平调。
 +
 +
=== 表演特色 ===
 +
 +
  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净脸谱包括生旦)。用红、黑、白三色为主勾抹出花脸、标脸、鬼脸、元宝脸、三块头等样式。演出的规矩颇为繁多。如有稻旺戏(秋戏)、堂会戏、庙会戏(朝九华)、平安戏(平安神戏)、香火戏(还愿戏)五处演出场合(时令)。最普通的是三夜完结。还规定搭神、人(戏台)、鬼三层台。南陵、繁昌有搭一种叫"独脚莲花台"的,每逢甲子日演唱,各路名角云集。神台、戏台,有规定的对联。后台必供牌位。穿插节目自北宋时便有了,彼时谓"百戏"。安徽目连戏插入杂技、灯舞节目为多,一般多为"武戏" 。
 +
 +
  目连戏语言唱白质朴,多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蹿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
 +
 +
  目连戏的剧目主题都是以《目连救母》为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过山歌和徽剧的影响。在演唱上以高腔形式为主,唱腔有四平头、吊句子、念板、滚板等。曲牌有"娥儿郎"、"新水令"等等,伴奏部分以鼓击节,用锣、铙等乐器。
 +
 +
  安徽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故它在戏曲史上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
 +
=== 传承价值 ===
 +
 +
  目连故事出于佛经。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佛庙里有他的塑像。目连戏中的目连成了中梁代的和尚,俗名傅萝卜。戏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都是中国的。从中可探讨佛教传入后中国化的过程和原因。
 +
 +
  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后不认父母、不拜君王。佛教入中国后变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诸恶不作、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连僧是个孝子,历尽艰辛到地狱救母亲。这种变化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佐证。
 +
 +
  北宋演目连戏是农历七月初七到十五日。这天,民间祭祖报秋成。杜牧诗曰:"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道教说这天是为人解厄的水官生日,应该唱戏酬神。佛教说是僧自恣日,也是目连救母出地狱的日子。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这和欧洲、中东历史上宗教战争不断形成对比。因而也为研究宗教史、历史者提供帮助。
 +
 +
  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时由和尚在庙里宣讲说唱,继有变文流传,宋有杂剧搬演,明代才有文人整理成剧本,清乾隆时搬到宫廷剧演出。此后不久,张照奉旨将剧本扩大10倍,时间改为在唐代,将颜真卿、段秀实故事也包罗进去。突出"谈忠说孝"主题,可从没演过。这些,为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
 +
  目连戏保留了许多民俗民风,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被地方化。比如四川射洪曾有目连故居,湖南常德曾有傅母墓。戏中说目连的曾祖当过长沙太守,目连回家回到茶陵。湖南民间都愿养子如目连,骂最坏的女人作刘四娘(目连的母亲)……这些,是研究民俗和民俗史的学者所感兴趣的。
 +
 +
  目连戏保留了从戏曲初期开始积累的表演手段和表现手法。单说曲牌,有北曲、南曲、南北合曲和地方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众唱、众帮。祁剧、辰河戏的目连戏,都保存各自剧种的200多支曲牌,几乎包罗了所有的曲牌。其中原始曲牌很宝贵,变体曲牌反映出高腔变化规律,是研究戏曲艺术史不可少的资料。
 +
 +
=== 传承意义 ===
 +
 +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为中国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的研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材料。目连戏没有剧本,没有曲谱,一切唱念全靠老人们的口口相传。据称在当时,整出目连戏能连演九个通宵,在当地老百姓中流行一时。由于目连戏的演出成本太高,自民国末年的最后一次演出后,目连戏再也没有演出过,戏文唱腔几乎失传。解放后,目连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
  当前只在部分乡间保留的目连戏,民间艺人日渐老迈,愿意随其学艺的人很少。专业院团里最好的年轻演员几乎流失殆尽,由于缺乏保护和研究资金,大量珍贵的文字及录音录像资料逐渐散佚、损毁,有的还被外国专家学者罗致而去。另外,目连戏在有些地方被列为旅游观赏项目,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表演遭到割裂扭曲,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
 +
== 参见条目 ==
 +
<font size=-1>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戏剧]] [[戏曲]]
 +
</font size>
  
 
[[Category:文化]]
 
[[Category:文化]]
 
[[Category:中国文化]]
 
[[Category:中国文化]]
  
[[Category:戏曲]]
+
[[Category:戏剧]]
 +
[[Category:传统戏剧]]
  
 
[[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
 
[[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
 
[[Category: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ategory: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Category: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Category:艺术学]]
 +
 +
[[Category:戏剧史]]
 +
[[Category:戏剧理论]]
 +
 +
[[Category:戏曲]]
 +
[[Category:戏曲史]]
 +
[[Category:戏曲理论]]
 +
[[Category:戏曲表演]]
 +
 +
[[Category:安徽省]]
 +
[[Category:安徽百科]]
 +
[[Category:祁门县]]
  
[[Category:历史]]
+
[[Category:湖南省]]
[[Category:历史学]]
+
[[Category:湖南百科]]
[[Category:中国历史]]
+
[[Category:溆浦县]]
  
[[Category:浙江省]]
+
[[Category:河南省]]
[[Category:浙江百科]]
+
[[Category:河南百科]]
[[Category:绍兴市]]
+
[[Category:南乐县]]

2021年1月10日 (日) 19:51的最后版本

  目连戏,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原名弋阳腔,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所以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中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表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溯源

  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它约从东汉初至明末,略经释典、变文、戏文的衍变,日趋完整而庞杂。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

  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要数目连戏了。目连,又叫大目犍连,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据《佛说盂兰盆经》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饿,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佛在此经中教诫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孟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等等。这个故事在以后的《经律异相》、《目连缘起》、《撰集百缘经》、《杂譬喻经》、《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大庄严论经》等佛典中均有记载。佛教是非常尊崇孝道的,如《琰子经》中云:"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等等。目连救母故事中蕴含的浓重的孝亲思想,很符合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于是为汉地文化欣然接受,自南朝梁武帝倡办盂兰盆会之后,盂兰盆会成了汉地风俗,代代相传。

  有关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书中的"中元条"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众倍增"。据专家考证,目连戏缘起于敦煌变文,("变文"为唐代说唱体文学作品之一)。经不少艺人口头传唱,情节增删,插进杂技、百戏,汇众艺之长,不断丰富,始成为连台演出戏曲。当代戏曲界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戏曲,当首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的目连戏,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活化石"。后明代文人郑之珍编撰成《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共103出,是第一个付诸印刷的最完整的连台戏剧本。郑振铎曾称此书为:"出之以宗教的热诚,充满了恳挚的殉教的高贵精神"之"伟大的宗教剧"。

  目连戏宣扬的劝善止恶,崇德尊孝等佛教思想,不少统治者皆认为其有利于整肃宫庭、淳化民风、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很重视目连戏的编演与传播。如清朝就极重视目连戏的演出,据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云:"康熙癸亥,圣祖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载门架高台,命梨园子弟,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活马"。可见演出景况排场之盛大。乾隆皇帝命既懂法律、音律,又擅长书法的刑部尚书兼管理乐部的张照奉旨将民间流传已久的目连戏重新编撰为《劝善金科》,书中共载可供演出的目连戏240出,成为岁末必演的保留剧目。

  目连戏从民间走入宫庭,经过宫庭整理、提炼、完善、推广,又走向民间,深入地进入了民众的生活,成为不少地区民风、民俗必演的剧目。历史上不少地方,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灵,同时演目连戏三至七天;其它如祠堂落成典礼、修族谱、生儿"打三朝"等,也都是演几本目连戏表示庆贺;死人办丧事,亦演目连戏,祈求帮助死者免受地狱之苦;遇到洪涝、旱灾、战争、瘟疫,人们都要演目连戏以求消灾免难等等。

  该剧种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兴盛于清乾隆朝期间。在此之后的徽戏班社,也大多能搬演目连戏或能演一部分折子戏,目连戏因此历经300余年不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被戏曲界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种类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剧情当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基础。

  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为单位组班,即一个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两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五年或十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一、四、七、十日不等。

目连戏·辰河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溆浦县

  辰河目连戏主要分布在湘西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邻近的贵州铜仁地区、重庆东南的秀山、酉阳等地。辰河目连戏主要分为三大派:以怀化市沅陵县以及周边的湘西自治州为北派,注重动作造型;以怀化市辰溪、黔阳、洪江以及怀化南部诸县为南派,注重唱念;以怀化市溆浦县以及东边的诸县为东派,注重结合南北二派所长,形成圆融的剧种。

  辰河目连戏发展迅速、影响广泛,是我国戏剧历史上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剧种。辰河目连戏的内容,除了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要曲目以外,还发展出了表演目连祖父身世的"前目连"和虽与目连救母无关但表现忠孝节义等的"花目连",除舞台演出的形式外,还发展出了木偶剧演出、坐唱演出等不同的演出形式。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目连戏,对佛教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辰河目连戏的主要剧目是《目连传》。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将剧目的范围扩大,将《前目连》、《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到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剧目组合,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在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演唱目连大戏,一直是辰河地区最盛大的全民文娱活动。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乐县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濮阳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集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体,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带彩特技,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等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面目。其唱腔初为花鼓调,清代改为大平调。

表演特色

  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是因为它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再之,它只与京、徽二剧同台争艳。唱腔是联曲体制的,但在清末后,由于与京、徽剧的接触,艺人们迈出了突破曲牌向板腔体靠拢的步伐。脸谱以净、丑为主(净脸谱包括生旦)。用红、黑、白三色为主勾抹出花脸、标脸、鬼脸、元宝脸、三块头等样式。演出的规矩颇为繁多。如有稻旺戏(秋戏)、堂会戏、庙会戏(朝九华)、平安戏(平安神戏)、香火戏(还愿戏)五处演出场合(时令)。最普通的是三夜完结。还规定搭神、人(戏台)、鬼三层台。南陵、繁昌有搭一种叫"独脚莲花台"的,每逢甲子日演唱,各路名角云集。神台、戏台,有规定的对联。后台必供牌位。穿插节目自北宋时便有了,彼时谓"百戏"。安徽目连戏插入杂技、灯舞节目为多,一般多为"武戏" 。

  目连戏语言唱白质朴,多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蹿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

  目连戏的剧目主题都是以《目连救母》为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过山歌和徽剧的影响。在演唱上以高腔形式为主,唱腔有四平头、吊句子、念板、滚板等。曲牌有"娥儿郎"、"新水令"等等,伴奏部分以鼓击节,用锣、铙等乐器。

  安徽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故它在戏曲史上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传承价值

  目连故事出于佛经。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佛庙里有他的塑像。目连戏中的目连成了中梁代的和尚,俗名傅萝卜。戏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都是中国的。从中可探讨佛教传入后中国化的过程和原因。

  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后不认父母、不拜君王。佛教入中国后变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诸恶不作、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连僧是个孝子,历尽艰辛到地狱救母亲。这种变化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佐证。

  北宋演目连戏是农历七月初七到十五日。这天,民间祭祖报秋成。杜牧诗曰:"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道教说这天是为人解厄的水官生日,应该唱戏酬神。佛教说是僧自恣日,也是目连救母出地狱的日子。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这和欧洲、中东历史上宗教战争不断形成对比。因而也为研究宗教史、历史者提供帮助。

  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时由和尚在庙里宣讲说唱,继有变文流传,宋有杂剧搬演,明代才有文人整理成剧本,清乾隆时搬到宫廷剧演出。此后不久,张照奉旨将剧本扩大10倍,时间改为在唐代,将颜真卿、段秀实故事也包罗进去。突出"谈忠说孝"主题,可从没演过。这些,为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目连戏保留了许多民俗民风,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被地方化。比如四川射洪曾有目连故居,湖南常德曾有傅母墓。戏中说目连的曾祖当过长沙太守,目连回家回到茶陵。湖南民间都愿养子如目连,骂最坏的女人作刘四娘(目连的母亲)……这些,是研究民俗和民俗史的学者所感兴趣的。

  目连戏保留了从戏曲初期开始积累的表演手段和表现手法。单说曲牌,有北曲、南曲、南北合曲和地方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众唱、众帮。祁剧、辰河戏的目连戏,都保存各自剧种的200多支曲牌,几乎包罗了所有的曲牌。其中原始曲牌很宝贵,变体曲牌反映出高腔变化规律,是研究戏曲艺术史不可少的资料。

传承意义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为中国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的研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材料。目连戏没有剧本,没有曲谱,一切唱念全靠老人们的口口相传。据称在当时,整出目连戏能连演九个通宵,在当地老百姓中流行一时。由于目连戏的演出成本太高,自民国末年的最后一次演出后,目连戏再也没有演出过,戏文唱腔几乎失传。解放后,目连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前只在部分乡间保留的目连戏,民间艺人日渐老迈,愿意随其学艺的人很少。专业院团里最好的年轻演员几乎流失殆尽,由于缺乏保护和研究资金,大量珍贵的文字及录音录像资料逐渐散佚、损毁,有的还被外国专家学者罗致而去。另外,目连戏在有些地方被列为旅游观赏项目,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表演遭到割裂扭曲,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