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劳动'''(汉语拼音:Laodong;英语:Labour),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劳动'''([[汉语拼音]]:Laodong;[[英语]]:Labour),[[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方面关系的统一。
+
  '''劳动'''(([[英语]]:Labour),[[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方面关系的统一。
 +
 
 +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它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史的一把锁钥。劳动是人按照自己预定的目的及由此决定的运用生产工具及其他劳动资料的方式和方法,来改变自然物以满足某种需要的生产活动。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劳动是劳动者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是他的创造力量,生产力就是属于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这种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处在不断完善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人也随之不断地发挥他内在的潜力,从广度和深度增进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支配。就此意义说,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人类自身。
 +
 
 +
  劳动过程包含三个要素,即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当过程结束时,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劳动对象被加工成产品,即适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从产品角度考察整个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一般地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因素,前者是生产过程的人的因素,是主体,后者是这一过程的物的要素,是劳动者从事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二者必须结合,才能生产出物质财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作为一种拥有自然力的[[物质]]存在,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使之符合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以有目的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外部自然,引起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一过程开始以前,劳动结果已预先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通过劳动过程,人不仅使自然界发生物质形态的变化,实现人的目的,而且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善和改变。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作为一种拥有自然力的[[物质]]存在,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使之符合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以有目的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外部自然,引起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一过程开始以前,劳动结果已预先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通过劳动过程,人不仅使自然界发生物质形态的变化,实现人的目的,而且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善和改变。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18行: 第22行:
 
  劳动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劳动的一般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劳动的性质是不同的。在生产资料氏族公有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集体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先后出现了奴隶劳动、农奴劳动、雇佣劳动,劳动成果绝大部分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劳动异化成异己的活动,成为劳动者的沉重负担。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主人。劳动成为服从于劳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成为使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自主劳动。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完善和向共产主义过渡,劳动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劳动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劳动的一般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劳动的性质是不同的。在生产资料氏族公有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集体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先后出现了奴隶劳动、农奴劳动、雇佣劳动,劳动成果绝大部分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劳动异化成异己的活动,成为劳动者的沉重负担。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主人。劳动成为服从于劳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成为使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自主劳动。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完善和向共产主义过渡,劳动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
===参见===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资源平台]]
  
 
[[Category:哲学]]
 
[[Category:哲学]]
 
 
[[Category:马克思主义哲学]]
 
[[Category:马克思主义哲学]]
[[Category: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理论]]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研究]]
 +
[[Category: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Category:西方哲学]]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ategory:西方哲学史]]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Category: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Category: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Category:中国哲学]]
+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世界哲学]]
+
[[Category:L音词语]]
 +
[[Category:劳]]

2021年3月2日 (二) 12:39的最后版本

  劳动((英语:Labour),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方面关系的统一。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它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史的一把锁钥。劳动是人按照自己预定的目的及由此决定的运用生产工具及其他劳动资料的方式和方法,来改变自然物以满足某种需要的生产活动。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劳动是劳动者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是他的创造力量,生产力就是属于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这种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处在不断完善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人也随之不断地发挥他内在的潜力,从广度和深度增进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支配。就此意义说,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人类自身。

  劳动过程包含三个要素,即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当过程结束时,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劳动对象被加工成产品,即适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从产品角度考察整个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一般地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因素,前者是生产过程的人的因素,是主体,后者是这一过程的物的要素,是劳动者从事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二者必须结合,才能生产出物质财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作为一种拥有自然力的物质存在,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使之符合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以有目的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外部自然,引起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一过程开始以前,劳动结果已预先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通过劳动过程,人不仅使自然界发生物质形态的变化,实现人的目的,而且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善和改变。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劳动也是社会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和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所特有的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同时劳动也促使人们形成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体系。劳动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和其他一切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表现为人的自我创造活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劳动把人从狭义的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劳动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是区分人的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最突出的客观标志。劳动的自觉目的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劳动不仅形成人的社会性,造就了社会化的人,而且把盲目支配人的社会力量置于人们的自觉控制之下。

  劳动过程最简单的要素包括:

  1. 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本身;
  2. 劳动对象;
  3. 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劳动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劳动的一般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劳动的性质是不同的。在生产资料氏族公有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集体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先后出现了奴隶劳动、农奴劳动、雇佣劳动,劳动成果绝大部分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劳动异化成异己的活动,成为劳动者的沉重负担。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主人。劳动成为服从于劳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成为使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自主劳动。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完善和向共产主义过渡,劳动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