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添加3,635字节2021年6月20日 (日) 09:07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柳州,今[[广西]][[柳州市]]。漳州,今[[福建]][[漳州市]],时刺史为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时刺史为韩晔。连州,今[[广东]][[连州市]],时刺史为刘禹锡。封州,今广东[[封开县]],时刺史为陈谏。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知府。柳州,今属广西。漳州,今属福建,时刺史为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时刺史为韩晔。连州,今广东连县,时刺史为刘禹锡。封州,今广东封川县,时刺史为陈谏。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知府。  此诗作于[[元和(唐朝)|元和]]十年(815年),时柳宗元初抵柳州(今属广西柳州市)任刺史。[[唐顺宗]][[永贞(唐朝)|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当他在赴邵州的途中时,又被改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司马。元和十年(815年)元月,他接到诏书,二月回到长安。但到三月,又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当年六月,柳宗元拖着病弱的身体到达更为荒辟的柳州。《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 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宗元和其余四人都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遣。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五人曾一同应召进京,大臣中也有想起用他们的,终因有人梗阻,仍被谪至边州。此诗即作于是年初任柳州刺史时。 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登上柳州高楼,向远处望去,只见平地连接着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哀怨愁苦油然生起。(我)登上柳州城楼(向远处望去)只见一片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愁思油然生起。突然狂风大作,吹起了水中的荷花;顿时暴雨来临,击打着墙上的薜荔。(突然)狂风大作吹起荷花塘水,密集的暴雨猛烈斜袭着爬满薜荔的墙壁。  芙蓉:指荷花。<br>  芙蓉水:荷塘水。芙蓉,指荷花。<br>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br>  薛荔墙:爬满薜荔的墙。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br>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目光长远的视线,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更添内心繁乱的思绪。山岭树木重重叠叠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九转千回如同我百结愁肠。我和同伴一起来到岭南荒蛮之地,仍然无法相互联系着实使人伤悲。我和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边远的百越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br>  共来:指和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br>  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br>  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越,一作“粤”。<br>[[文件:19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jpg|center|thumb|400px|《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题图]]  这是一首寄赠诗(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作者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州市]])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作者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点题,从“登柳州城楼”写起。境界开阔,感情深沉。首句写作者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接”,即目接之意。“大荒”,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即友人的贬谪之地)。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作者“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柳宗元和其余四人都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遣。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五人曾一同应召进京,大臣中也有想起用他们的,终因有人梗阻,仍被谪至边州。此诗即作于是年初任柳州刺史时。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登楼所见近景。这两句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急风骤雨中芙蓉”和“薜荔”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芙蓉”和“薜荔”还别有寄托,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作者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登楼所见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友人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这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面对重叠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友人;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友人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名家点评:'''  廖文炳: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唐诗鼓吹注解》)  查慎行:(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初白庵诗评》)  沈德潜: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唐诗别裁》)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俞陛云: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诗境浅说》丙编)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首联和尾联分析。(5分)   参考答案:首联,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高楼与荒野相接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尾联,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音书滞一乡”,音讯不通,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难免产生思念朋友之愁。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二者写景角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都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双关”“借景抒情”等)。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  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答出一个方面并能准确分析说明即可给分)  3.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颔联以“芙蓉”、“薜荔”象征其美好的品格(理想),而风飐芙蓉,雨侵薜荔不免让诗人产生美好人格(理想)被政治现实所侵的愁思。(或:诗人因看到自然景物遭受风雨侵袭而引发愁思,临水的芙蓉被疾风所打而更显娇弱,覆墙的薜荔也因密雨的侵袭而凋残。)②诗人因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而引发愁思(或因好友各散东西难以见面而引发愁思)。颈联作者心驰远方,远望四州,无奈却被重岭密林所遮断,内心未免如曲折江流般愁肠九转。③诗人因朋友音信互通困难而愁。尾联诗人先说他和四位朋友一起来到这莽荒之地,又彼此隔离,音书难达,惆怅之情不免更深了一层。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来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可见这是登高怀远诗,诗歌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诗人近处所见,写的是狂风中的芙蓉和密雨下的“薜荔”,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诗人以暴风雨中的芙蓉与薜荔来写遭受政治风雨的自己,诗人因美好的人格理想被政治上的风雨所侵袭而愁。颈联写的是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这就引发望而不见的愁思。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4.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名家点评:'''  参考答案:颔联写近景,诗人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或比喻或比兴)等手法(1分)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1分)芙蓉、薜荔,在此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1分)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1分)  廖文炳: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唐诗鼓吹注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可结合注释翻译颔联,抓住景物意象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景物。如果有运用写作手法,一定要点明手法。鉴赏诗歌蕴含深意一定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所以,“芙蓉、薜荔”历来被视为高洁之物。  查慎行:(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初白庵诗评》)  沈德潜: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唐诗别裁》)  5.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俞陛云: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诗境浅说》丙编)  参考答案:尾联写五人一同被贬谪于野蛮人居住的边远之地,已经够心痛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2分)抒发了诗人无辜获罪的怨愤之情,与友人音信不通的的无奈和惆怅及对好友的关怀和思念之情。(2分)  [[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画面反应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思考并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感情基调与主旨是什么?【注】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①惊风:狂风。 ②飐:吹动。 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小题1: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  6.这首诗以“愁”字总领全篇,试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诗从“愁”字着笔,层层下翻。首联写登楼纵目,愁思深旷;颔联写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风雨摧残,牵动幽肠;颈联写远望友人所在之地,岭树重遮,江河阻碍,加深了愁怀;末联感叹音信难通,以被贬万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结。参考答案:小题1:颔联写近景,诗人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或比喻或比兴)等手法(1分)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1分)芙蓉、薜荔,在此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1分)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1分)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小题2:尾联写五人一同被贬谪于野蛮人居住的边远之地,已经够心痛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2分)抒发了诗人无辜获罪的怨愤之情,与友人音信不通的的无奈和惆怅及对好友的关怀和思念之情。(2分)  A. 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小题1:  B. 诗歌颔联写出惊风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灵颤悸的情状。“飐”、“侵”二字在描写上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可结合注释翻译颔联,抓住景物意象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景物。如果有运用写作手法,一定要点明手法。鉴赏诗歌蕴含深意一定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所以,“芙蓉、薜荔”历来被视为高洁之物。  C.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小题2:  D. 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有实景,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画面反应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思考并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感情基调与主旨是什么?  E.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 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  参考答案:B、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评价不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意思是“狂风四起,惊动了水中荷花;暴雨骤下,抽打着墙上的薜荔”,“乱飐”意思是“吹动”,“乱飐”和“斜侵”写出风雨之大,同时也写出芙蓉和薜荔在风雨中的情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句中愁思弥漫。D项,错在“又有令人忧伤的虚景”,中间两联写的都是诗人登上柳州城楼所见之实景,并无虚景。
8,96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