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7个用户的1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1-3年级)]]》<br><br>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span><br><br>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0%; color:re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初春小雨</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韩愈]]</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韩愈]]</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B8860B;">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B8860B;">
第30行: 第3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第一首。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早春,是春天刚来的时候。古人把春天被分为“孟春”、“仲春”和“季春”这三部分。“孟春”指的是春天的第一个月,“仲春”是第二个月,“季春”是第三个月,那么这首诗就应该是在“孟春”写的。
+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第一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初春小雨》。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早春,是春天刚来的时候。古人把春天被分为“孟春”、“仲春”和“季春”这三部分。“孟春”指的是春天的第一个月,“仲春”是第二个月,“季春”是第三个月,那么这首诗就应该是在“孟春”写的。
 +
 
 +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京城大道上丝雨纷纷,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京城大道上丝雨纷纷,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span><br>
 
  天街:京城街道。<br>
 
  天街:京城街道。<br>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酥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br>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酥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烟柳飞絮满皇都的时候。</span><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烟柳飞絮满皇都的时候。</span><br>
 
  最是:正是。<br>
 
  最是:正是。<br>
 
  处:时。<br>
 
  处:时。<br>
第48行: 第51行:
 
  皇都:这里指长安(唐朝京都)。<br>
 
  皇都:这里指长安(唐朝京都)。<br>
  
[[文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jpg|center|thumb|400px|<span style="color:red;">绘画要点:草色遥看近却无,图的空白处,画一些'''刚出芽的小草'''。</span>'''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临时用图)|link=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诗]]
+
 
[[文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jpg|center|thumb|400p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临时用图)|link=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诗]]
+
[[文件: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插图-2.jpg|center|thumb|400p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插图: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文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3.jpg|center|thumb|400p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临时用图)|link=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诗]]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第63行: 第66行:
  
 
  写春景的唐诗多吟咏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别出心裁,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更优胜,从非常独特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写春景的唐诗多吟咏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别出心裁,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更优胜,从非常独特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span></center><br>
 +
[[文件:千家诗025-2-600.jpg|center|thumb|400px|《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考试考点</span><br>
 +
 +
【试题】
 +
 +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
 +
  参考答案: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
 +
 +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2009年湖南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
 +
 +
 +
  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
 +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
 +
  参考答案: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
 +
  4.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
 +
  参考答案: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拓展阅读</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拓展阅读</span><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re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span><br><br>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re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00%;">[[韩愈]]</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00%;">[[韩愈]]</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第86行: 第126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年)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全唐诗]]》编其诗十卷,收录其诗作37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十卷,收录其诗作372首。(新、旧《唐书》本传、《全唐文》卷三六三)
 
+
  
== 参考 ==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唐诗三百首]]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学习软件|《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目录]]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Category:中文典籍文献]]
 
[[Category:中文典籍文献]]

2022年6月29日 (三) 11:34的最后版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初春小雨

唐·韩愈

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 
天 街 小 雨 润 如 酥,

cǎo sè yáo kàn jìn què wú 
草 色 遥 看 近 却 无。

zuì shì yī nián chūn hǎo chù 
最 是 一 年 春 好 处,

jué shèng yān liǔ mǎn huáng dū 
绝 胜 烟 柳 满 皇 都。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第一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初春小雨》。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早春,是春天刚来的时候。古人把春天被分为“孟春”、“仲春”和“季春”这三部分。“孟春”指的是春天的第一个月,“仲春”是第二个月,“季春”是第三个月,那么这首诗就应该是在“孟春”写的。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逐句释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京城大道上丝雨纷纷,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酥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烟柳飞絮满皇都的时候。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烟柳:柳树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甚美。当柳叶长得茂盛,柳絮飘飞之后,远远望去连成一片、如烟如雾,所以称“烟柳”。
  皇都:这里指长安(唐朝京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插图: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京城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

  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指当时京都长安的大道。这京都的大道上正下着如酥油一般春雨。作者以“润如酥”来形容春雨的细滑润泽。想象一下初春的小雨沾湿了平整洁净的长安大道,雨水象细滑的酥油一样泛着油油的润泽的光,清新优美之气沁人心脾。

  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紧承首句,写小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

  第三、四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飞絮满城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唐诗多吟咏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别出心裁,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更优胜,从非常独特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考试考点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2009年湖南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


  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参考答案: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拓展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

其 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 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十卷,收录其诗作372首。(新、旧《唐书》本传、《全唐文》卷三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