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4个用户的1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center>
 
</center>
 
----
 
----
第9行: 第9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br>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br>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br>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br>
<br>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br>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br>
 +
<br>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br>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br>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br>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br>
第18行: 第18行: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br>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br>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br>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br>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br>
+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br>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br>
+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br>
 
</span></center>
 
</span></center>
  
第25行: 第2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
  
《古柏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采用比兴体,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诸葛亮。诗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咏物佳作。
+
  《古柏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古柏,此指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孔明庙(诸葛庙)前的古柏。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古柏,此指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诸葛庙前的古柏。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在夔州时作,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年轻时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四十八岁后弃官,携家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五十四岁在夔州时对夔州孔明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年轻时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四十八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五十四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
  杜甫对[[诸葛亮]]是怀着极大的敬意的,杜诗中凡是写到诸葛亮,无不倾注着自己的深情,由诸葛亮又联想到他和[[刘备]]。“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夔州十绝),于是连孔明庙前的树木也当作一种遗爱来纪念。动荡的时代自然更想起鞠躬尽瘁的老臣,想起刘备和他的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想起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读了这些诗篇,也确实使人消去鄙吝之心。
 
+
此大历元年至夔州作。
+
诗作于代宗大历元年(七六六)。前一年正值回纥、吐蕃入侵,大将浑瑊北御吐蕃于奉天(今陕西乾县),唐室还是纷乱。
+
 
+
杜甫对诸葛亮是怀着极大的敬意的,杜诗中凡是写到诸葛亮,无不倾注着自己的深情,由诸葛亮又联想到他和刘备。“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夔州十绝),于是连孔明庙前的树木也当作一种遗爱来纪念。动荡的时代自然更想起鞠躬尽瘁的老臣,想起刘备和他的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想起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读了这些诗篇,也确实使人消去鄙吝之心。末句的“古来材大难为用”,透露了自己怀才莫展之恨,即所谓“卒章显志”。要之,写诸葛,写松柏,写马,写与李白的友情,唐诗人中没有一个能胜过杜甫的。
+
 
+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48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54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
  
  
第44行: 第3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如青铜根柢固如磐石。
 
</span><br>
 
</span><br>
  孔明庙: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这是夔州的孔明庙。孔明: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br>
+
  孔明庙:指夔州的孔明庙。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孔明,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br>
  老柏:古柏,指夔州武侯庙的古柏。柏,柏树,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等。<br>
+
  老柏:古柏,指夔州孔明庙的古柏。柏,柏树,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等。<br>
 
  柯:树枝。<br>
 
  柯:树枝。<br>
  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br>
 
  唤:一作“劝”或“使”。<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树皮白而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有二千尺。
+
树皮苍白而润滑,树干有四十围,(古柏)青黑色朝天耸立有二千尺。
 
</span><br>
 
</span><br>
 
  霜皮溜雨:树皮白而润滑。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br>
 
  霜皮溜雨:树皮白而润滑。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br>
 
  四十围:极言其高大,犹下之二千尺。围,合抱曰围,古也以三寸或五寸为一围。<br>
 
  四十围:极言其高大,犹下之二千尺。围,合抱曰围,古也以三寸或五寸为一围。<br>
 
  黛色:青黑色。<br>
 
  黛色:青黑色。<br>
  参天:朝天。<br>
+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君臣的遇合既已如此融洽,至今树木仍被人们爱惜。
+
(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知相济既已过去,(庙前的)树木也至今仍被人们爱惜。
</span><br>
+
</span>孔明和刘备的遇合上应天时,下应民意,是两人的缘分所致。古柏就是孔明的化身,因而人们对古柏备加爱护。<br>
 
  与时:因时。<br>
 
  与时:因时。<br>
 
  际会:遇合。<br>
 
  际会:遇合。<br>
第70行: 第6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柏树高耸阴森气象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
古柏身上的云气向东和巫峡之云连接,月光下,古柏身上的寒气向西可与雪山之寒相连通。
</span><br>
+
</span>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有如此之大气魄,足见古柏之非凡。<br>
 
  巫峡:在今重庆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br>
 
  巫峡:在今重庆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br>
 
  雪山:在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泛指四川西部的岷山。<br>
 
  雪山:在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泛指四川西部的岷山。<br>
  黛色:青黑色。<br>
 
  参天:朝天。<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主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
回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成都草堂东边,先主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span><br>
 
</span><br>
 
  忆昨: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昨,泛指过去。<br>
 
  忆昨: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昨,泛指过去。<br>
第85行: 第74行:
 
  先主:开国君主之意,指刘备。<br>
 
  先主:开国君主之意,指刘备。<br>
 
  武侯:诸葛亮曾封武乡侯。<br>
 
  武侯:诸葛亮曾封武乡侯。<br>
  閟(bì)宫:神庙。閟,幽深。成都的武侯庙附于先主庙,故云“同閟宫”。<br>
+
  閟(bì)宫:神庙。閟,幽深。成都的武侯庙附于先主庙,故说“同閟宫”。<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
(成都武侯祠前的)古柏枝干高大,挺拔在成都古老的郊野里;庙壁上的彩绘意境幽深颇有古韵味。
</span><br>
+
</span>这里写成都古柏是为写夔州古柏作陪衬。<br>
 
  崔嵬:高大的样子。这里指成都武侯庙前的柏树,即《[[蜀相]]》诗中“锦官城外柏森森”。<br>
 
  崔嵬:高大的样子。这里指成都武侯庙前的柏树,即《[[蜀相]]》诗中“锦官城外柏森森”。<br>
 
  郊原古: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br>
 
  郊原古: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br>
第99行: 第88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
(夔州孔明庙)古柏更显得挺拔耸立落落出群,根基扎得更为坚固,因为地势高,常遭到强风的袭击。
</span>夔州的古柏,虽地在孔明庙前而显得挺拔耸立,只是高处多风。是说夔州庙柏生在高山,苦于烈风,不如成都庙柏之生于平原。<br>
+
</span><br>
 
  落落:独立不苟合;另解为出群的样子。<br>
 
  落落:独立不苟合;另解为出群的样子。<br>
 
  盘踞:占据。<br>
 
  盘踞:占据。<br>
 
  冥冥,指高空。<br>
 
  冥冥,指高空。<br>
 +
 +
 +
[[文件: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古柏行》).jpg|center|thumb|600px|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古柏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
(古柏所以虽经烈风而能长存)这大概得之于神明的扶持吧,其正直的躯干则得之于造化之功(正是造物主赋予它以力量)。
</span>古柏所以虽经烈风而能长存,全靠神明扶持之力;它本身的正直,正是造物主赋予它以力量。<br>
+
</span><br>
 
  神明:这里指自然的力量。<br>
 
  神明:这里指自然的力量。<br>
 
  原因:原是因为。<br>
 
  原因:原是因为。<br>
第115行: 第10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可是古柏重如丘山,万头牛也难搬拽去作栋梁。
</span>大厦如果倾倒原要栋梁支持,可是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搬拽去作栋梁。<br>
+
</span><br>
 
  万牛回首丘山重:古柏重如丘山,万头牛也因搬不动而回头停步。<br>
 
  万牛回首丘山重:古柏重如丘山,万头牛也因搬不动而回头停步。<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
(古柏)没有花叶之美已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span><br>
 
</span><br>
 
  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实际是在说人。文章,华美的色彩。<br>
 
  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实际是在说人。文章,华美的色彩。<br>
第127行: 第119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
(它)虽有苦心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也曾经招来鸾凤栖息。
 
</span>古柏虽有此苦心,仍难免为蝼蚁(喻小人)侵蚀,但其余芳却为鸾凤(喻贤人)所留恋。<br>
 
</span>古柏虽有此苦心,仍难免为蝼蚁(喻小人)侵蚀,但其余芳却为鸾凤(喻贤人)所留恋。<br>
 
  苦心:柏心味苦。<br>
 
  苦心:柏心味苦。<br>
第136行: 第128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
天下志士仁人请你(们)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受重用。
 
</span><br>
 
</span><br>
 
  志士:有坚定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br>
 
  志士:有坚定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br>
  幽人:幽隐之人;隐士。幽,一作“仁”。<br>
+
  仁人:一作“幽人”。<br>
 
  怨嗟:怨恨叹息。<br>
 
  怨嗟:怨恨叹息。<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文件:58古柏行.jpg|center|thumb|400px|《古柏行》题图]]
 +
[[文件:清-李鱓-古柏凌霄图.jpg|center|thumb|400px|清·李鱓《古柏凌霄图》]]
  
  
诗作于代宗大历元年(七六六)。前一年正值回纥、吐蕃入侵,大将浑瑊北御吐蕃于奉天(今陕西乾县),唐室还是纷乱。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杜甫对诸葛亮是怀着极大的敬意的,杜诗中凡是写到诸葛亮,无不倾注着自己的深情,由诸葛亮又联想到他和刘备。“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夔州十绝),于是连孔明庙前的树木也当作一种遗爱来纪念。动荡的时代自然更想起鞠躬尽瘁的老臣,想起刘备和他的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想起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读了这些诗篇,也确实使人消去鄙吝之心。末句的“古来材大难为用”,透露了自己怀才莫展之恨,即所谓“卒章显志”。要之,写诸葛,写松柏,写马,写与李白的友情,唐诗人中没有一个能胜过杜甫的。
+
  《古柏行》借古柏以自咏怀抱(胸襟,抱负)。诗中古柏指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诸葛庙(孔明庙)前的古柏。此诗是比兴体。作者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咏物佳作。
  
蜀江水碧,丞相之树常青。伟大的诗人歌颂了应当歌颂的伟大的政治家。在这一点上,杜甫确实无负他这枝如椽之笔。
+
  全诗可分为三段。诗的前八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八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正意全在此段。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
 
+
 
+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 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
+
 
+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 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
 
+
 
+
这首诗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
+
 
+
 
+
全诗比兴为体,一贯到底;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
+
 
+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
+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
 
+
 
+
全诗可分为三段。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
 
+
 
+
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在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诗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
+
 
+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
+
 
+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两句宕开,以成都古柏作陪。这看似写景、叙事,实在抒情,是在背后抒发自己不能为当时朝廷理解重用,满腹的学问不能发挥,难以报效朝廷的感叹。
+
 
+
 
+
如果说前八联还只是在赞赏武侯的同时暗含着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叹,那么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材大难用的愤慨。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的危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万牛都因不能拉动而回首去看。“大厦”句以下又宕开,借古柏之难载,以喻大才之难为世用,暗指国家危亡之际贤能却得不到任用,这与武侯和刘备的君臣际会正是天壤之别。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作者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
+
  
  
 +
  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首咏夔州柏,而以君臣际会结之。铜比干之青,石比根之坚。霜皮溜雨,色苍白而润泽也。四十围,二千尺,形容柏之高大也。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正从高大处想见其耸峙阴森气象耳。君臣际会,即起下先主武侯。巫峡在东而近,雪山在西而远。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作者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
  
 +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
  
 +
  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作者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材大难用的愤慨。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的危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万牛都因不能拉动而回首去看。“大厦”句以下又宕开,借古柏之难载,以喻大才之难为世用,暗指国家危亡之际贤能却得不到任用,这与武侯和刘备的君臣际会正是天壤之别。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作者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
  
  
第211行: 第179行:
  
  
 +
[[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29.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29]]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2021年6月20日 (日) 05:43的最后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古柏行

唐·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古柏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古柏,此指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孔明庙(诸葛庙)前的古柏。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在夔州时作,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年轻时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四十八岁后弃官,携家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五十四岁在夔州时对夔州孔明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杜甫对诸葛亮是怀着极大的敬意的,杜诗中凡是写到诸葛亮,无不倾注着自己的深情,由诸葛亮又联想到他和刘备。“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夔州十绝),于是连孔明庙前的树木也当作一种遗爱来纪念。动荡的时代自然更想起鞠躬尽瘁的老臣,想起刘备和他的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想起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读了这些诗篇,也确实使人消去鄙吝之心。


逐句释义: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如青铜根柢固如磐石。
  孔明庙:指夔州的孔明庙。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孔明,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老柏:古柏,指夔州孔明庙的古柏。柏,柏树,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木材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等。
  柯:树枝。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树皮苍白而润滑,树干有四十围,(古柏)青黑色朝天耸立有二千尺。
  霜皮溜雨:树皮白而润滑。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
  四十围:极言其高大,犹下之二千尺。围,合抱曰围,古也以三寸或五寸为一围。
  黛色:青黑色。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知相济既已过去,(庙前的)树木也至今仍被人们爱惜。 孔明和刘备的遇合上应天时,下应民意,是两人的缘分所致。古柏就是孔明的化身,因而人们对古柏备加爱护。
  与时:因时。
  际会:遇合。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古柏身上的云气向东和巫峡之云连接,月光下,古柏身上的寒气向西可与雪山之寒相连通。 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有如此之大气魄,足见古柏之非凡。
  巫峡:在今重庆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雪山:在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泛指四川西部的岷山。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回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成都草堂东边,先主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忆昨: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昨,泛指过去。
  锦亭:杜甫成都草堂之亭,草堂近锦江,故云。孔明庙在亭东。
  先主:开国君主之意,指刘备。
  武侯:诸葛亮曾封武乡侯。
  閟(bì)宫:神庙。閟,幽深。成都的武侯庙附于先主庙,故说“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成都武侯祠前的)古柏枝干高大,挺拔在成都古老的郊野里;庙壁上的彩绘意境幽深颇有古韵味。 这里写成都古柏是为写夔州古柏作陪衬。
  崔嵬:高大的样子。这里指成都武侯庙前的柏树,即《蜀相》诗中“锦官城外柏森森”。
  郊原古: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
  窈窕(yǎo tiǎo):深远的样子。
  丹青:指庙内的漆绘。
  户牖(yǒu)空:从空旷中托出庙貌的幽深肃穆。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夔州孔明庙)古柏更显得挺拔耸立落落出群,根基扎得更为坚固,因为地势高,常遭到强风的袭击。
  落落:独立不苟合;另解为出群的样子。
  盘踞:占据。
  冥冥,指高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古柏行》)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古柏所以虽经烈风而能长存)这大概得之于神明的扶持吧,其正直的躯干则得之于造化之功(正是造物主赋予它以力量)。
  神明:这里指自然的力量。
  原因:原是因为。
  造化,万物的主人之意。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可是古柏重如丘山,万头牛也难搬拽去作栋梁。
  万牛回首丘山重:古柏重如丘山,万头牛也因搬不动而回头停步。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古柏)没有花叶之美已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实际是在说人。文章,华美的色彩。
  未辞翦伐谁能送:古柏虽不避砍削,又有谁能采送。剪伐,《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它)虽有苦心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也曾经招来鸾凤栖息。 古柏虽有此苦心,仍难免为蝼蚁(喻小人)侵蚀,但其余芳却为鸾凤(喻贤人)所留恋。
  苦心:柏心味苦。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弱小、无足轻重的动物或人。这里比喻小人。
  香叶:柏叶有香气,故曰香叶。
  鸾(luán)凤:鸾鸟与凤凰。比喻贤俊之士。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天下志士仁人请你(们)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受重用。
  志士:有坚定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
  仁人:一作“幽人”。
  怨嗟:怨恨叹息。


《古柏行》题图
清·李鱓《古柏凌霄图》


作品赏析:

  《古柏行》借古柏以自咏怀抱(胸襟,抱负)。诗中古柏指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诸葛庙(孔明庙)前的古柏。此诗是比兴体。作者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咏物佳作。

  全诗可分为三段。诗的前八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八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正意全在此段。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首咏夔州柏,而以君臣际会结之。铜比干之青,石比根之坚。霜皮溜雨,色苍白而润泽也。四十围,二千尺,形容柏之高大也。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正从高大处想见其耸峙阴森气象耳。君臣际会,即起下先主武侯。巫峡在东而近,雪山在西而远。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作者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

  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作者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材大难用的愤慨。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的危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万牛都因不能拉动而回首去看。“大厦”句以下又宕开,借古柏之难载,以喻大才之难为世用,暗指国家危亡之际贤能却得不到任用,这与武侯和刘备的君臣际会正是天壤之别。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作者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


名家点评:

  宋·范温《潜溪诗眼》: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学林新编》云:《古柏行》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存中《笔谈》云:“无乃太细长?”某案: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岂有万丈城耶?姑言其高。“四十围”、“二千尺”者,亦姑言其高且大也。诗人之言当如此。

  明·陆时雍《唐诗镜》:稍带俚趣,力大可观。

  明·王嗣奭《杜臆》:成都、夔府各有孔明祠,祠前各有古柏……公平生极赞孔明,盖有窃比之思。孔明材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材似孔明而人莫用之;故篇终而结以“材大难为用”,此作诗本意,而发兴于柏耳。……雪山在成都,因“寒通雪山”遂想到锦城,其落脉如此。而“先主”、“武侯”又根“君臣际会”来……成都之柏在郊原,故云“盘踞得地”;然以“孤高”而多“烈风”,则与夔同也。故“扶持”二句,合言两处之柏,而实借以赞孔明之材与“神明通”、与“造化合”也。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古柏行》,起六句莽莽疏直,故以“云来气接巫峡长”二语承之。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情深文明,眼空笔老,千载而下,如闻太息之声。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中间时有整句,与《洗兵马》篇同格。大木寓栋梁意,人人有之。从君臣际会着笔,方见精采。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首段用直起法,是夔柏正文。四实拈,四咏叹……中段,追昔忆今,以彼形此,文势摇摆……末段,因咏古柏,显出自负气概,暗与“君臣际会”反对。“不露文章”,写得身分高;“未辞剪伐”写得意思曲……“容蝼蚁”,媒孽何伤;“宿鸾凤”,德辉交映:俱为“志士幽人”写照。结语一吐本旨,而“材大”两字,仍与“古柏”双关。

  清·杨伦《杜诗镜铨》:恰是孔明庙柏,增多少斤两(“扶持自是”二句下)。入后寄托遥深,极沉郁顿挫之致(“不露文章”二句下)。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四句以叙为写……“君臣”四句,夹议夹写,他人必将“云来”二句接在“二千尺”下;看他一倒,便令人迷,与《骢马》“卿家”二句同。……“忆昨”句是宕笔,一开拓势,礼己之所见。“扶持”二句顿挫住。“大厦”句换气,突峰起棱,忽借入双写。“志士”二句另一意,推开作收,凄凉沈痛,此似左氏、公羊、太史公文法。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张云:淋漓变动,开阖排奡,而其气尤为雄劲。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29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