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center>
 
</center>
 
----
 
----
 
<br>
 
<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暮春即事'''</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暮春即事'''</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叶采]]</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叶采]]</span><br><br>
第13行: 第12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
  
 
  《暮春即事》是[[宋代]]诗人[[叶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
 
  《暮春即事》是[[宋代]]诗人[[叶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
第32行: 第33行:
 
</span><br>
 
</span><br>
 
  周易:儒家经典著作。<br>
 
  周易:儒家经典著作。<br>
 +
 +
 +
[[文件:42暮春即事6.jpg|center|thumb|400px|《暮春即事》题图]]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这是一首咏读书的诗。写的是古代读书人的读书场景。头两句表现书房的宁静;后两句写读书。诗的大意是:一对栖身在屋瓦的麻雀竟飞到读书的桌子上来了,还错杂着一点一点的杨花飘落在写字的砚池里。我清闲地坐在小窗下读《周易》,不知道春光归去,已有多少时候了。《周易》,也称《易经》,为“五经”之一,是封建士人必读的教科书。此诗虽未正面写自己如何专注读书,如何身心交融于内容淳厚的儒家典籍之中,但却用时光的流逝,觉而不察来巧妙地突现这一切。
+
  这是一首咏读书的诗。写的是古代读书人的读书场景。头两句表现书房的宁静;后两句写读书。诗的大意是:一对栖身在屋瓦的麻雀竟飞到读书的桌子上来了,还错杂着一点一点的杨花飘落在写字的砚池里。我清闲地坐在小窗下读《周易》,不知道春光归去,已有多少时候了。《周易》,也称《易经》,为“五经”之一,是封建士人必读的教科书。此诗虽未正面写自己如何专注读书,如何身心交融于内容淳厚的儒家典籍之中,但却用时光的流逝,觉而不察来巧妙地突现这一切。
  
此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古代读书人埋头读书而不觉时日流逝的情景活托了出来,笔调轻松,给人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趣。
+
  此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古代读书人埋头读书而不觉时日流逝的情景活托了出来,笔调轻松,给人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趣。
  
  
第47行: 第5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叶采]],[[南宋]]官员、学者、诗人。字仲圭,号平岩,建阳(今[[福建]])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授邵武尉。历景献府教授,迁秘书监,尝论郡守贪刻之害。迁枢密检讨,知邵武军,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讲。[[景定]]初卒。
  
  

2021年6月19日 (六) 03:33的最后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暮春即事》是宋代诗人叶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


逐句释义: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一对栖身在屋瓦的麻雀竟飞到读书的桌子上来了(或解为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还错杂着一点一点的杨花飘落在写字的砚池里。
  瓦雀:在屋瓦上活动的鸟雀,或为麻雀。
  行书案:瓦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书案,读书的桌子。
  杨花: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老熟时随风飘散,柳絮里面的小黑点就是种子。
  砚池:砚台,研墨的文具,有石头的,有瓦的。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我清闲地坐在小窗下读《周易》,不知道春光归去,已有多少时候了。
  周易:儒家经典著作。


《暮春即事》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读书的诗。写的是古代读书人的读书场景。头两句表现书房的宁静;后两句写读书。诗的大意是:一对栖身在屋瓦的麻雀竟飞到读书的桌子上来了,还错杂着一点一点的杨花飘落在写字的砚池里。我清闲地坐在小窗下读《周易》,不知道春光归去,已有多少时候了。《周易》,也称《易经》,为“五经”之一,是封建士人必读的教科书。此诗虽未正面写自己如何专注读书,如何身心交融于内容淳厚的儒家典籍之中,但却用时光的流逝,觉而不察来巧妙地突现这一切。

  此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古代读书人埋头读书而不觉时日流逝的情景活托了出来,笔调轻松,给人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趣。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叶采南宋官员、学者、诗人。字仲圭,号平岩,建阳(今福建)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授邵武尉。历景献府教授,迁秘书监,尝论郡守贪刻之害。迁枢密检讨,知邵武军,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讲。景定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