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寒山寺''',六朝古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年-527年),但它的闻名于世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张继]]。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寒山寺''',六朝古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得名。该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27年),但它的闻名于世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张继]]。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寒山寺古铜钟为[[唐代]]铸造,但后来被毁。[[明代]][[嘉靖]]年间本寂禅师重铸铜钟。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叙甚详,说此钟声音宏亮,声闻十里。但这口铜钟也不复存在。
 +
 
 +
  关于嘉靖铜钟的下落有一种说法:它被日本浪人盗去,为此曾酿起风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人士募捐铸仿唐青铜乳头钟两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于日本馆山寺,并有铭文镌刻其上:“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铜钟,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传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现今这口铜钟仍悬于寒山寺大殿右侧。
 +
 
 +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妇孺皆知。寒山寺拾得和尚曾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日本人相信,听钟声能驱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专程来寒山寺听钟声,以清除一年的烦恼,这已成为此地的一个特有的旅游项目。
 +
 
  
  寒山寺古铜钟为唐代铸造,但后来被毁。明代嘉靖年间本寂禅师重铸铜钟。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叙甚详,说此钟声音宏亮,声闻十里。但这口铜钟也不复存在。关于嘉靖铜钟的下落有一种说法:它被日本浪人盗去,为此曾酿起风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人士募捐铸仿唐青铜乳头钟两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于日本馆山寺,并有铭文镌刻其上:“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铜钟,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传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现今这口铜钟仍悬于寒山寺大殿右侧。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妇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得名。后来拾得和尚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日本人相信,听钟声能驱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专程来寒山寺听钟声,以清除一年的烦恼,这已成为此地的一个特有的旅游项目。
 
  
 
[[Category:旅游]]
 
[[Category:旅游]]

2020年2月16日 (日) 10:40的最后版本

  寒山寺,六朝古刹。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得名。该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27年),但它的闻名于世要归功于唐代诗人张继。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古铜钟为唐代铸造,但后来被毁。明代嘉靖年间本寂禅师重铸铜钟。六如居士唐寅在《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叙甚详,说此钟声音宏亮,声闻十里。但这口铜钟也不复存在。

  关于嘉靖铜钟的下落有一种说法:它被日本浪人盗去,为此曾酿起风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人士募捐铸仿唐青铜乳头钟两口,一口送往寒山寺,一口存于日本馆山寺,并有铭文镌刻其上:“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铜钟,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传入我邦,今失所在,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现今这口铜钟仍悬于寒山寺大殿右侧。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妇孺皆知。寒山寺拾得和尚曾东渡日本传道,在日本建“拾得寺”,与寒山寺为姊妹寺,同时,把佛家叩钟一百零八下的规矩也传到日本。日本人相信,听钟声能驱邪利吉,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专程来寒山寺听钟声,以清除一年的烦恼,这已成为此地的一个特有的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