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国家)”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已恢复172.16.32.203讨论)的编辑至河池锦都的最后一个修订版本)
(u6ighhxm)
第1行: 第1行:
<font size=-1>'''→''' 这里是“'''苏丹共和国'''”条目,“苏丹”还有其他涵义,见'''[[苏丹(同义条目)|同义条目]]'''</font size>
+
wh0cd61296 <a href=http://glucophage247.us.com/>Glucophage By Mail</a> <a href=http://cheapsildenafil365.us.com/>cheap sildenafil</a> <a href=http://sildalis247.us.com/>Buy Sildalis</a>
[[文件:94346.png|right|thumb|300px|苏丹国旗]]
+
[[文件:94345.png|right|thumb|150px|苏丹国徽]]
+
[[文件:94342.jpg|right|thumb|280px|苏丹:首都喀土穆街景]]
+
[[文件:94344.jpg|right|thumb|280px|苏丹:首都喀土穆风光]]
+
[[文件:94343.jpg|right|thumb|280px|苏丹:青尼罗河的喀土穆]]
+
[[文件:94340.jpg|right|thumb|280px|苏丹:喀土穆国际机场附近大清真寺]]
+
 
+
  '''苏丹共和国'''([[汉语拼音]]:Sudan Gongheguo;[[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非洲]][[国家]],首都[[喀土穆]]。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为非洲面积第三大国。世界面积第16大国。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苏丹是一个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国家。农业被看作是进行各种各样经济活动的关键支柱。在畜牧产品和矿产品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资源。
+
 
+
  苏丹曾被失败国家指数列表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于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于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
+
 
+
  苏丹[[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亚人]]在苏丹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16世纪,苏丹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范围。[[英国]]于19世纪70年 代开始向苏丹扩张。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斗争,于1885年建立了[[马赫迪王国]]。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1953年建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 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至今。2005年,苏丹北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并据此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巴希尔任总统。
+
 
+
== 基本国情 ==
+
 
+
  '''国名''' 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
 
+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绿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 
+
 
+
  '''国徽''' 为一只舒展双翼的雄鹰。鹰上端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下端的饰带上写着“苏丹共和国”。 
+
 
+
  '''面积''' 1,886,068平方公里。
+
 
+
  '''行政区划''' 全国共设17个州,其中,中达尔富尔州、东达尔富尔州为2011年底新设。
+
 
+
  '''人口''' 3420万。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
 
+
  '''首都''' 喀土穆(Khartoum),人口600万(2011年)。最热月为7月(26-42℃),最冷月为1月(16-32℃)。
+
 
+
  '''国家元首''' 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Omar Hassan Ahmed Al-Bashir),1989年6月出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1993年10月改任总统,1996年3月、2000年12月、2005年7月和2010年4月四次连任。
+
 
+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节):1月1日;救国革命日:6月30日
+
 
+
== 历史 ==
+
 
+
  苏丹古称努比亚,这一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就建立了国家。埃及的入侵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
 
+
  公元前8世纪,苏丹人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抗运动,赶跑了埃及人,建立了库斯王国。
+
 
+
  公元前751年,库斯王国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持续了88年。
+
 
+
  公元前530年左右,库斯王国迁都麦罗埃(今喀土穆北),从此,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
+
 
+
  4世纪,麦罗埃的统治者们发生内讧,削弱了国家的防卫力量,曾一度被强大起来的阿克苏姆王国所征服。
+
 
+
  6世纪中叶,从埃及大规模传入基督教,并成为麦罗埃国家的正式宗教。不久以后,麦罗埃分裂为两个基督教国家:穆库拉和阿尔瓦。前者以东古拉为都,故又称东古拉王国;后者建都索巴。
+
 
+
  639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并从阿拉伯半岛带入了伊斯兰教。651年,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埃及开始侵入努比亚。之后,阿拉伯穆斯林从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大规模移民至苏丹,并不断向土著黑人施压,伊斯兰教便逐渐在大部分地区占据优势。
+
 
+
  13世纪,埃及以武力袭击南方。1276年穆库拉国亡,阿尔瓦亦渐趋衰落。
+
 
+
  15世纪末,丰吉人在吉齐拉地区游牧。后其领袖奥玛尔·冬卡与北部阿拉伯人首领阿卜杜拉·詹马联合。
+
 
+
  1504年,阿尔瓦国灭亡,建立丰吉苏丹国,首都森纳尔。
+
 
+
  1762年,科尔多凡总督、哈马杰人阿布·利凯立克起兵反叛,废除国王,立国王之子为傀儡。王权落入哈马杰人大臣手中。
+
 
+
  1821年,埃及人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
+
 
+
=== 马赫迪派统治时期 ===
+
 
+
  1873年,埃及总督赫迪夫邀请戈登出任苏丹赤道省的总督。
+
 
+
  1876年,戈登任整个苏丹的总督。他在苏丹的六年间,致力于打击奴隶贸易。
+
 
+
  1880年,戈登递交辞呈,离开苏丹。在他的继任拉乌夫治下,苏丹的奴隶贸易又恢复了过去的规模。
+
 
+
  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救世主),号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
+
 
+
  1883年11月,反抗军集中4万多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英军1万多人。英国重新起用戈登,戈登再次回到苏丹。
+
 
+
  1884年2月18日,戈登抵达喀土穆。一个月后,马赫迪军队完成对喀土穆的包围。
+
 
+
  1885年1月26日,反抗军攻陷首都喀土穆,杀死戈登。
+
 
+
  1885年6月,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约1846—1899)继位,称哈里发(伊斯兰教国家元首),他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封建国家──马赫迪王国,首都恩图曼。
+
 
+
  1896年,英国殖民军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
+
 
+
  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英国重占苏丹。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直至战死。9月英军在恩图曼战役中获胜。
+
 
+
  1899年1月,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关于共管苏丹的协定》,英埃共管苏丹,苏丹总督由英国人担任,只在名义上由埃及任命。
+
 
+
=== 20世纪 ===
+
 
+
  1945年底,苏丹民族党成立,主张通过与英国协商获得独立。
+
 
+
  1948年,苏丹人民抵制殖民当局所组织的立法会议选举。工人不断展开大规模罢工。
+
 
+
  1950年11月苏丹工会联合会成立。
+
 
+
  1951年10月埃及宣布废除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苏丹人民示威游行,要求英国撤军和苏丹独立。
+
 
+
  1954年1月民族联盟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苏丹民族政府。
+
 
+
  1955年12月苏丹议会上下院通过宣布独立的决议。12月31日议会通过临时宪法。南、北苏丹冲突,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
+
 
+
  1956年1月1日,苏丹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苏丹共和国。
+
 
+
  1969年5月25日,加法尔·尼迈里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
+
 
+
  1972年,第一次苏丹内战结束。
+
 
+
  1983年,南、北苏丹再度冲突,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
+
 
+
  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尼迈里政权,成立过渡军事委员会。
+
 
+
  1985年12月15日,将国名改为“苏丹共和国”。
+
 
+
  1986年,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
+
 
+
  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
+
 
+
  1993年10月,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
+
 
+
  1996年3月,巴希尔连任总统。
+
 
+
=== 21世纪 ===
+
 
+
  2000年12月,巴希尔连任总统。
+
 
+
  2003年7月,达尔富尔冲突爆发。
+
 
+
  2005年7月,巴希尔再次连任总统。第二次苏丹内战结束。
+
 
+
  2010年4月11日,举办24年来的第一次全国大选,虽然选举公正性备受质疑,但被视为转型为民主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南苏丹独立的一进程。
+
 
+
  2010年4月26日,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在11日至15日举行的苏丹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
+
 
+
  2011年1月9日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投,98.83%有效票赞成独立。
+
 
+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的苏丹,在南苏丹独立后,面积已缩减至188万余平方公里。
+
 
+
== 地理 ==
+
 
+
  苏丹是非洲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第3大国,邻国有埃及、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
+
 
+
  中部是苏丹盆地,尼罗河河谷贯穿,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汇合处一带土质最为肥沃,西部和东部是高原,最高部为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苏丹终年炎热,主要属热带莽原和沙漠气候,年降水量自北向南由20多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北半部多沙漠,南半部多草原、森林和沼泽;矿藏有铁、锰、铜、金、石油、云母等。
+
 
+
  另外,苏丹与埃及在东部沿红海部分的国界上有划分争议。
+
 
+
  自1898年到1956年,苏丹系由英国治理,名义上则为英埃苏丹。阿拉伯语苏丹的含义为黑人地区,西由大西洋岸,东到埃塞俄比亚高原,泛称为苏丹区。苏丹南部为黑人区,文化落后,生产亦低;中北部则为阿拉伯人,约占其全国人口的70%。苏丹拥有18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为全非第三大国,境内大致可以分为北、中两个地理区。
+
 
+
=== 地理区域 ===
+
 
+
  '''北部苏丹''' 本区约占苏丹面积的三分之一,年雨量只有50~100公厘,绝大部分均是沙漠,尼罗河以西为利比亚沙漠的延长,地表多为沙砾平原,间有奴比安砂岩构成的山岭,亦饱受切割风蚀;尼罗河以东称奴比安沙漠(Nubian desert),绿洲稀少,只有临近红海的山地,才稍多水草,仅可供阿拉伯人游牧为生,而不能在一地定居。只有沿尼罗河岸才有定居的农村及农业,这条绿带较下游的埃及更为窄狭,其宽度由数米至三、四公里不等,且常呈中断,不相连续。绿带宽处可有村庄,如仙迪(Shendi)、柏伯(Berber)、敦哥拉(Dongola)及瓦迪哈尔法(Wadi Halfa)等,于阿斯旺高坝完工积水时,哈尔法将被淹没,永沉水底,埃及己赔款三千四百万美元,以补偿苏丹的损失。
+
 
+
  '''中部苏丹''' 本区气候条件较好,雨量较多,有中部多雨地(Central Rainland)之称。本区极西为达尔富尔(Darfur)高原,高约700~1000米,岩层古老,其上又有火山熔岩堆积,以玄武岩为主,火山主峰为马拉山,拔海3350米,由于地势崇高,雨量特多,可有750毫米,高地上林木及灌木丛均多,并有短促的间歇性河发育;因之达尔富尔高原区有若干村庄,并重有小米、花生、玉米、芝麻等,亦可生产少量的芒果、柑橘及香蕉。
+
 
+
  达尔富尔高原东北及喀土穆正西地区,唯一个半干燥草原,年雨量只有100-200毫米,主降于夏季,人民以定区放牧为主,亦采集阿拉伯胶,作为副业。
+
 
+
  达尔富尔高原东南,尼罗河岸以西之区,为一波状起伏沙地,南部雨多故林木亦多,北部则多灌木及草类,苏丹人称此区为科兹(Qoz),本区冬季平均有六个月的干季,完全无雨,当地为克服此种困难,特利用地形,多建水塘,于雨季时贮水,干季时利用,故现已可种植棉花。
+
 
+
  白尼罗河以东地区称为粘土平原(Clay plain),本区两侧有白、蓝尼罗河两条河谷,形类一个长半岛,水源较充足,绿地稍多,故农田农庄分布亦密,埃及品种的长纤维棉花在本区栽种,为量颇多,次为芝麻、玉米及小米等。苏丹政府有计划的在本区推行三年轮灌轮种制,以15非丹(约15.5亩)为单位,第一年五非丹种棉花,5非丹休耕,另5非丹种小米及饲料豆类,三年为一循环。
+
 
+
== 行政区划 ==
+
 
+
  全国共设17个州,分别是:
+
 
+
# 喀土穆州
+
# 北方州
+
# 尼罗河州
+
# 红海州
+
# 卡萨拉州
+
# 加达里夫州
+
# 杰济拉州
+
# 森纳尔州
+
# 白尼罗河州
+
# 青尼罗河州
+
# 北科尔多凡州
+
# 南科尔多凡州
+
# 北达尔富尔州
+
# 西达尔富尔州
+
# 南达尔富尔州
+
# 中达尔富尔州 2011年底新设
+
# 东达尔富尔州 2011年底新设
+
 
+
== 政治 ==
+
 
+
  巴希尔1989年上台后,解散议会、内阁及地方政府;取缔一切政党,停止一切非官方新闻机构的活动;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南方部分省除外)实行伊斯兰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针和政策的准则。1996年3月,苏举行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希尔当选总统,原全国伊斯兰阵线(简称“伊阵”)领导人图拉比当选议长。1998年6月,苏颁布新宪法,明确规定言论、结社自由和政治协商等原则,承认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确立了独立、开放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同年底,政府制定并通过《政治结社组织法》,约30个党派注册成为合法政党。1999年底,巴希尔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图拉比随后宣布退出执政的全国大会党,另组建反对党人民大会党。
+
 
+
  2004年后,苏丹继续奉行全国和解政策,积极寻求与北方反对派和解与对话、与南方反政府武装和谈。在美国和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的直接参与下,苏政府与南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的和平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于2005年1月9日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至此,长达22年之久的苏丹内战宣告结束。苏于7月9日起进入为期6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由北南双方联合执政,巴希尔继续任总统,SPLM主席加朗就任苏第一副总统(加于7月31日坠机身亡,其副手基尔继任)。9月,民族团结政府成立。10月,南方成立以SPLM为主的自治政府,基尔任主席。
+
 
+
  2010年4月,苏丹举行全国大选。巴希尔和基尔分别当选连任。2011年1月9日至15日,苏丹南方就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公投。2月7日,苏丹南方公投委员会公布公投最终结果,在有效投票中,98.83%的选民选择分离,1.17%选择统一。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独立建国,苏丹即予承认。
+
 
+
  从2006年6月起,苏政府与东部反政府组织“东部阵线”开始在厄立特里亚举行和谈,双方签署了《原则宣言》等文件。2006年10月双方在厄立特里亚签署《苏丹东部和平协议》。2010年12月,“苏丹东部发展援助国会议”在科威特召开,与会国家和组织承诺向苏东部地区提供30多亿美元援助。
+
 
+
  2011年以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持续动荡,苏丹政局受到一定冲击。反对党鼓动民众走上街头表达政治诉求,喀土穆及多个城市出现小规模群众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实行改革。全国大会党努力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局势稳定,邀请主要反对党民主联盟党入阁,并陆续推出施政新举措,争取民众支持。
+
 
+
=== 宪法 ===
+
 
+
  1973年4月实行首部宪法,1985年4月废止。同年10月颁布过渡宪法,1989年6月30日废止。1998年6月30日,苏颁布并实行新宪法,规定苏丹是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国家,国家实行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非中央集权制;总统是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军队最高统帅,拥有立法、司法、行政最高裁决权,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届;议会为立法机构;司法独立;确立言论、结社自由原则和政治协商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处,南北方公民与义务平等。2002年4月,全国大会党协商会议就修宪问题作出决定,取消总统任期两届的规定,可连选连任。2005年7月,巴希尔总统签署了成立苏丹民族团结政府的过渡期宪法。过渡期为6年,过渡期内苏丹保持统一,实行“一国两制”,建立南北两套立法系统。南方成立自治政府,北方保持建立在伊斯兰法基础上的政府机构,过渡期后南方可行使民族自决权。南苏丹独立建国后,过渡期宪法已不再适用。目前苏丹国民议会正在讨论制订新宪法。
+
 
+
=== 议会 ===
+
 
+
  根据199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国民议会为苏丹国家立法机构,75%的议员由直选产生,25%由社团、组织间接选举产生,议长由第一次议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议会任期4年。第一届苏丹全国议会于1996年4月1日成立,共有议员400人,议长为哈桑·阿卜杜拉·图拉比(Hassan Abudulla Turabi)。1999年12月,巴希尔总统宣布解散议会,罢免议长图拉比。2000年12月,苏选举产生新一届议会,2001年2月5日,艾哈迈德· 易卜拉欣·塔希尔(Ahmed Ibrahim Al-Tahir)当选为议长。2005年8月31日,苏选举产生新一届过渡期国民议会,共有议员386人,塔希尔连任议长。2010年4月,苏进行了包括国民议会在内的全国大选,塔希尔再次连任。南苏丹独立后,原南苏丹籍议员自动离职。
+
 
+
=== 政府 ===
+
 
+
  由总统直接主持,不设总理职务。2005年9月20日,由北南双方联合执政、其他党派参政的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并于2007年12月、2008年2月、2009年5月、2010年6月、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五次改组。现政府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Omar Hassan Ahmed Al-Bashir)、第一副总统阿里·奥斯曼·穆罕默德·塔哈(Ali Osman Mohammed Taha)、副总统哈吉·亚当·优素福(Al Haj Adam Yousouf)。总统助理5人:纳菲阿·阿里·纳菲阿(Nafie Ali Nafie)、穆萨·穆罕默德·艾哈迈德(Musa Mohammed Ahmed)、贾拉勒·优素福·达加尔(Jalal Yousif Al-Degair)、阿卜杜拉赫曼·萨迪克·马赫迪(Abdul-Rahman Al-Saddiq Al-Mahdi)、贾法尔·萨迪克·穆罕默德·奥斯曼·米尔加尼(Jaafar Al-Saddiq Mohamed Osman Al-Mirghani)。
+
 
+
  政府部长31人:总统事务部长巴克利·哈桑·萨利赫(Bakri Hassan Salih)、内阁事务部长艾哈迈德·萨阿德·欧麦尔(Ahmed Saad Omer)、国防部长阿卜杜拉希姆·穆罕默德·侯赛因(Abdul-Rahim Mohamed Hussein)、内政部长易卜拉欣·马哈茂德·哈米德(Ibrahim Mahmoud Hamid)、外交部长阿里·艾哈迈德·库尔提(Ali Ahmed Karti)、司法部长穆罕默德·巴沙尔·杜萨(Mohamed Bushara Dousa)、财政和国民经济部长阿里·马哈茂德·阿卜杜拉苏勒(Ali Mahmoud Abdul-Rasul)、农业和灌溉部长阿卜杜勒哈利姆·伊斯梅尔·穆塔菲(Abdul-Haleem Ismail Al-Mutaafi)、石油部长奥德·艾哈迈德·贾兹(Awadh Ahmed Al jazz)等。
+
 
+
=== 司法机构 ===
+
 
+
  全国设高级司法委员会。下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院。首席法官为贾拉勒丁·穆罕默德·奥斯曼(Jalaldin Mohamed Osman),总检察长欧麦尔·艾哈迈德·穆罕默德(Omer Ahmed Mohamed)。
+
 
+
=== 政党和组织 ===
+
 
+
  目前,苏丹全国约有30余个政党进行了登记。主要有:
+
 
+
  '''全国大会党'''(National Congress Party):苏丹执政党(简称全国大)。前身为苏丹全国伊斯兰阵线,由穆斯林兄弟会演变而成,1989年政变后成为执政党。1998年起用现名。1999年10月召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巴希尔总统任全国大主席,哈桑·图拉比为秘书长。2000年6月,全国大召开协商委员会会议,决定免去图拉比全国大秘书长职务。9月,易卜拉欣·艾哈迈德·奥马尔(Ibrahim Ahmed Umar)当选全国大秘书长。2005年11月,全国大二大召开,巴希尔总统连任党主席。2009年10月,全国大三大召开,巴希尔总统再次连任。
+
 
+
  '''乌玛党'''(Umma Party):由苏丹伊斯兰安萨教派第二任教长阿卜杜拉赫曼·马赫迪于1945年1月创立。1956年7月起开始走上执政舞台。该党领袖萨迪克·马赫迪 (Sadig Al Mahdi)曾任苏丹总理(1985-1989)。1989年,现任总统巴希尔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以乌玛党为主的政府。1996年12月,萨迪克带领部分乌玛党领导人逃亡厄立特里亚,后转至埃及。2000年11月,萨迪克结束流亡返苏,并开始参与苏政治事务。2011年底,其子阿卜杜拉赫曼·马赫迪被任命为总统助理。
+
 
+
  '''民主联盟党'''(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成立于1967年,由民族联合党和人民民主党合并组成。现在苏注册登记的民联党为民联党辛迪派,领导人为谢里夫·宰因·阿比丁·辛迪(Al-sharief Zainal-Abdin Al-Hindi),该党部分成员在联邦政府中担任部长职位。流亡埃及的穆罕默德·奥斯曼·米尔加尼(Muhammed Uthman Al-Mirghani)领导的国外民联党曾参与组建了包括加朗反政府武装在内的反对党组织联盟"苏丹全国民主联盟"。2001年,国外民联党副主席艾哈迈德·米尔加尼结束12年的流亡生涯返回苏丹。2002年,巴希尔总统、塔哈副总统及外长穆斯塔法等分别与流亡埃及的反政府联盟主席、民联党主席米尔加尼进行接触和对话。2011年底,民联党入阁参政,党主席之子贾法尔、民联党分离派领导人贾拉勒被任命为总统助理。
+
 
+
=== 重要人物 ===
+
 
+
  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总统。1944年1月1日出生于苏丹北部尼罗河省一个农民家庭。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瓦迪西纳军事学院,1966年毕业后先后在西部军区、空降部队和独立第八步兵旅服役。曾获苏丹指挥参谋学院军事学硕士学位及马来西亚国家军事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6月30日发动军事政变前任第八步兵旅准将旅长,政变成功后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中将。1993年10月改任总统。1996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四次连任。曾于1990年、1995年和2011年三次访华,并于2006年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
== 经济 ==
+
 
+
  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工业落后,对自然环境及外援依赖性强。近年来,随着石油大量出口及借助高油价的拉动,苏丹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南苏丹独立对苏丹经济产生冲击,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民生有所下降。为消除消极影响,苏丹政府一方面逐步加大对水利、道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努力改变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情况,将发展农业作为长期战略。
+
 
+
  主要经济数据(2012年):
+
 
+
  国内生产总值(GDP):515.8亿美元
+
 
+
  人均GDP:2400美元
+
 
+
  货币名称:苏丹镑(Sudanese Pound,SDG)
+
 
+
  汇率:1美元≈4.4苏丹镑
+
 
+
  通货膨胀率:31.5%
+
 
+
=== 资源 ===
+
 
+
  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
 
+
=== 工业 ===
+
 
+
  基础薄弱,主要工业有纺织、制糖、制革、食品加工、制麻、烟草和水泥等。近年来苏政府积极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石油、纺织、制糖等工业。1999年,苏石油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成为石油出口国。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原苏丹75%石油储量被划归南方,苏石油产量大幅减少至8万桶/天。
+
 
+
=== 农牧业 ===
+
 
+
  农业是苏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农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大多数供出口。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占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年均产量约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左右。
+
 
+
'''苏丹的经济作物“可乐克蒂”'''
+
 
+
[[文件:94349.jpg|right|thumb|280px|苏丹的经济作物“可乐克蒂”]]
+
 
+
  苏丹盛产“可乐克蒂”,它是一种锦葵科木槿属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也可见到。“可乐克蒂”花色绛红,远看绚丽夺目,好似一个个小红灯笼。
+
  
+
  “可乐克蒂”是阿拉伯语译音,它的英文名字叫Roselle或Jamaica sorrel,中文我们称之为“玫瑰茄”;而长期在苏丹工作生活的中国人都亲切地呼它“苏丹红”,因为它产于苏丹,花是红色,冲泡成的饮料颜色也是红的。
+
  
+
  “可乐克蒂”浑身是宝,富含维生素C、D、B1、B2,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以及木槿属植物特有的木槿酸、青花素。作为炎炎夏季的饮料,“可乐克蒂”能清热消暑、生津止渴;作为保健品,它可开胃消滞、利尿解毒、扶正抗癌、敛肺止咳、降血压、防结石;爱美的女性把它视为美容品,因为它具有消斑平皱、润肤养颜的功能。经常饮用“可乐克蒂”泡制的饮料,有助于现代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值,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起到减肥作用。
+
  
+
  随着苏丹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乐克蒂”的保健价值得到深度开发,从过去简单地用干花泡饮,到被制成携用方便的袋泡茶、速溶颗粒、瓶装饮料,“可乐克蒂”身价倍增,登上了筵席的大雅之堂,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可乐克蒂”的保健价值决定了其经济价值,是苏丹名副其实的经济作物。
+
 
+
=== 交通运输 ===
+
 
+
  铁路:5978公里。(2010年)
+
 
+
  公路:3.7万公里。(2010年)
+
 
+
  水运:有远洋商船10艘,总吨位12.2万吨;内河航线总长5310公里,有轮船300多艘。苏丹港是苏丹的主要商港,年吞吐量800万吨,承担着90%的进出口运输任务。
+
 
+
  空运:空运在苏丹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苏国内90%的运输系通过空运进行。苏丹民航局有大型喷气客机10多架,全国共有100多个机场,喀土穆、苏丹港、卡萨拉、朱奈纳机场为国际机场。
+
 
+
  管道运输:苏丹港至喀土穆建有输油管道,全长815公里,年输油能力80万吨。1999年,苏中南部油田经喀土穆至苏丹港长1640公里的输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南苏丹独立后,南北双方就管输费等石油利益分配问题分歧较大,南于2012年1月关井停产,南方输油管道暂停使用。
+
 
+
=== 财政金融 ===
+
 
+
  苏丹共有银行26家。苏丹银行建于1959年,为苏中央银行。其它均为商业银行,其中双尼罗河工业发展银行和喀土穆银行属于国有。
+
 
+
=== 对外贸易 ===
+
 
+
  外贸在苏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苏对外贸易总额180亿美元,其中出口86.5亿美元,进口93.5亿美元。中国、日本、阿联酋、沙特、印度、埃及、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欧盟是其主要贸易伙伴。
+
 
+
== 人民生活 ==
+
 
+
  苏丹人口增长率5.53%,人均寿命57.73岁,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5%。一般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占工资的66.52%,住房占12.36%。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
 
+
== 军事 ==
+
 
+
  武装部队建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后,军队实行苏丹化。8月14日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18~30岁的苏丹人必须有两年服役期。武装部队总兵力约为19.65万人,由陆、海、空3个军种组成。苏还组织和训练军事部队性质的民防军,估计有10万人。军事院校主要有最高军事学院、参谋指挥学院和军事学院。
+
 
+
== 文化 ==
+
 
+
=== 风景名胜 ===
+
 
+
[[文件:94348.jpg|right|thumb|280px|苏丹总统府]]
+
[[文件:94347.jpg|right|thumb|280px|苏丹小金字塔]]
+
 
+
  '''苏丹总统府''' 是一栋白色的三层楼建筑,别看它外观古朴、简洁,可它是苏丹最高权力的象征。总统府始建于1834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时期,当时土耳其人称之为呼克姆达里亚宫。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统治苏丹后,将这座行宫用作总督府,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总统府主体建筑呈“E”字形,取自英文英国的第一个字母。整个建筑座南向北,“E”字的一竖为底,面向绿树成荫的青尼罗河;中间一横是主楼,上下两横是两座配楼。主、配楼后面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花园,花园呈半圆形,是总督举行各种活动和庆典的场所。远观总统府,形似英国女王的王冠,一览无余地将英国殖民主义者建造总督府的良苦用心展现在世人面前。
+
  
+
  总统府饱经百年风雨沧桑,目睹了32名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总督和9名英国总督的亲政历程。1956年1月1日苏丹正式独立,成立了苏丹共和国,昔日总督府的上空升起了苏丹国旗。从年青的共和国诞生之日起,总督府获得了新生,成为共和国的总统府,是历届总统处理国事、会见贵宾、接受各国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的重要场所。历经百年变迁的总统府记载并见证了中、苏两国的传统友谊。1885年1月26日,曾血腥镇压过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时任英国总督的戈登,在总统府的台阶上被苏丹马赫迪领导的起义军用长矛刺死。
+
+
  '''苏丹小金字塔''' 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北240余公里处有一片小金字塔群,它们默默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金色沙丘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风霜,历史变迁。小金字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努比亚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从纳巴塔向麦罗埃迁移,并在麦罗埃建立了自己最后一个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麦罗埃的历代国王和王后们为自己建造了40多座金字塔作为陵墓,每座金字塔前都建有祠堂。随着麦罗埃的逐渐衰亡,小金字塔的历史也被人们淡忘了。直到19世纪后期,西方的考古学家才又揭开了小金字塔的神秘面纱,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
+
 
+
  苏丹的小金字塔没有埃及的古金字塔那么高大壮观,它们低矮陡峭,最高的有数十米,且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形成了一个建筑群体,在浩瀚的沙海中也是十分壮观的。数千年的荏苒岁月已使小金字塔表面风化,部分坍塌,尽管大部分塔前还保留着祠堂,但完整的不多,有些只剩下一圈墙基。小金字塔见证了苏丹的历史,传播着古老的文明,就像源远流长的青、白尼罗河一样,千回百转,奔腾不息,将历史推向未来。
+
 
+
  '''苏丹国家博物馆''' 建立于1971年,是苏丹最大博物馆。博物馆分两层,第一层展出的是从远古石器时代到公元7世纪苏丹实现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之前的文物;二层展出的是基督教早期文物。博物馆还保存了一些原位于苏丹北部靠近埃及边界的尼罗河两岸的神庙。由于埃及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阿斯旺水库,为保护神庙遗产,政府将它们化整为零搬迁到喀土穆,并按原样拼装起来。
+
 
+
  '''青、白尼罗河两河交汇''' 在喀土穆相汇成尼罗河后往北流入埃及。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塔纳湖,白尼罗河发源于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由于两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汇合时泾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犹如两条玉带,为喀土穆一大景观。
+
 
+
  '''丁德尔国家公园''' 位于青尼罗州东北角,占地面积647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二大天然动物园。园内有众多的狮子、羚羊、长颈鹿、雕、鹤等飞禽走兽及奇草异树。各种鸟类随雨旱季节变化,在园内成群迁徙,为一大自然奇观。
+
 
+
  '''马赫迪陵墓''' 位于恩图曼,原是马赫迪的寓所,1885年马赫迪病逝后,其继承人阿卜杜拉与1988年为其修建了这座陵墓。陵墓为穹形建筑,高约30米,银白色拱顶肃穆壮观,顶端有一月牙与长矛组成的报纸,象征伊斯兰教与圣战陵墓中央是一个方形小木屋,地下埋葬着马赫迪及其儿子和两个孙子。周围陈列着几面当年马赫迪的战旗及其使用过的一些物品。
+
 
+
=== 婚俗 ===
+
 
+
  苏丹人的传统婚礼以场面豪华、仪式繁多而闻名。现代婚礼在喀土穆这样的大城市已趋于简单化,不过同其他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相比还是显得奢华。举办婚礼要花上一大笔钱,并且要连续庆祝七天,以此炫耀自己的富有、地位和名气;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也会庆祝三天,尽显出自己的风光和体面。
+
 
+
  苏丹人的婚礼先是男女方分别摆宴席,在自家院子或门前搭起大帐篷,请自己的亲朋好友载歌载舞都来庆贺。过往的陌生人如果感到新奇,靠近帐篷也会被热情地请入帐篷分享快乐。正式婚礼隔日在租用的俱乐部或酒店举行,同时还邀请乐队和歌手前来助兴。苏丹的音乐具有浓厚的阿拉伯韵律,热情、奔放、悠扬、婉转,歌手的歌声似尼罗河流水,奔腾中蕴含细腻。参加婚礼的男女宾客分席而坐,女宾坐在前部,男宾坐在后部;新郎家精心地准备了点心、饮料和盒饭,供来宾们随时享用。伴着优美动听的阿拉伯乐曲和女宾们颤动舌头,发出的高亢欢快的“啦啦啦”声,身着漂亮婚纱的新娘和西装笔挺的新郎挽臂出现在宾客面前,并肩走向用鲜花和色彩绚丽的饰品搭起的台子,并就坐其中。宾客们走上前同他们握手、拥抱和亲吻,表示热烈祝贺。稍许,和着欢乐的乐曲,新娘、新郎缓缓起身走下彩台,在红色的地毯上翩翩起舞。此时,男女宾客们也纷纷走上地毯,围绕新人跳起在苏丹婚礼上十分流行的“颈脖舞”。舞蹈的动作主要是模仿骆驼行进时脖颈晃动的样子,苏丹人认为骆驼行进时脖颈有节奏地晃动是最优美的动作。舞蹈中,姑娘们头向后仰,突出胸部,不停地晃动脖颈和双肩,小伙子们则围着跳舞的姑娘用手指打榧子,伴舞助兴。欢乐的场面通宵达旦,一直持续到次日黎明。婚礼的最后一天,一对新人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尼罗河畔,用清凉的河水净手净脸,让神圣的河水冲洗掉手上、脸上的污垢,然后采摘上几枚椰枣树叶带回家,表示吉祥和幸福永远相随。 
+
 
+
=== 新闻出版 ===
+
 
+
  主要报刊有《今日新闻报》、《新闻报》和《舆论报》,均为阿文日报。《新地平线》为英文报,《今日苏丹》为英文月刊。
+
 
+
  官方通讯社为苏丹通讯社,1971年5月成立,在内罗毕、摩加迪沙、恩贾梅纳、开罗、吉布提设有分社。现已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摩洛哥、叙利亚等国的通讯社以及中东通讯社、塔斯社、新华社等建立了业务联系。每日出版阿、英文新闻电讯稿各400多份。在印度、美国和联合国派有记者。
+
 
+
  苏丹国家广播电台,设在喀士穆以北的恩图曼,建于1940年,用阿、英、法、索马里等语言对国内外播音。在国内共有9个发射台,每日除用阿语播放19个小时的节目外,还用英、法等语言广播3个半小时。
+
 
+
  苏丹国家电视台,设在喀士穆以北的恩图曼,建于1963年12月,每天用阿、英文播送节目约15个小时,同各阿拉伯国家和一些外国电视台有业务交流关系,收视观众约1000万。
+
 
+
== 教育 ==
+
 
+
  1988年6月,苏丹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各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发展较快。全国人口的41%为文盲,25%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2003年全国有中、小学校13559所,综合大学6所,独立的高等学院14所,专科院校23所。在校学生约497万人,其中大学生约24万人,教师约13万人。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
+
 
+
== 外交 ==
+
 
+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反对西方强权政治,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密切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重视同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苏同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
 
+
  '''同南苏丹的关系'''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苏丹和平分裂。但由于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有关谈判进展缓慢,两国龃龉不断,并曾爆发激烈的边境冲突。2012年4月,非盟提出解决两苏问题“路线图”,安理会先后通过2046、2047号决议,主要援引非盟“路线图”内容,指出如有必要将有意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1条采取制裁措施。其后,两苏在非盟主持下进行多轮谈判。9月27日,两苏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但双方在边界划分及阿布耶伊地区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在非盟的积极斡旋下,2013年3月两苏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执行边界安全协议和非盟提出的执行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
+
 
+
  '''同美国的关'''系 1952年,美在喀土穆设联络处,苏丹独立后升为大使馆。1967年,苏丹为抗议美支持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同美断交。1972年复交。1989年巴希尔政变上台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93年,美将苏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并于1996年推动安理会通过决议,对苏丹进行外交和航空制裁。1997年,美国单方面对苏丹实施经济制裁。1998年8月,美国指责苏丹卷入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爆炸案,并以苏丹希法制药厂生产违禁化学武器为由,用导弹炸毁该药厂,苏美关系严重恶化。
+
 
+
  “9.11”事件后,苏丹政府在反恐问题上配合美国,两国关系较前有所缓和。2001年,安理会取消对苏制裁。但美至今仍未将苏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中删除,并单方面维持对苏经济制裁。2007年5月,美总统布什宣布对苏实施新制裁。2007、2008年,苏外交官员与美方多次接触,表示愿与美改善关系。但美坚持将改善美苏关系与苏落实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挂钩。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新任苏丹问题特使格拉逊上任后多次访苏,寻求苏丹问题的妥善解决,并表达了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10月,美国公布对苏丹新政策,由过去一味施压转为保持压力与进行接触并重,表示将与苏丹保持对话,推动达问题解决和《全面和平协议》的落实,并根据苏方表现予以奖惩。2010年8月,美国继续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10月,美国部分放松对苏丹经济制裁;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对苏丹经济制裁延期一年。2011年2月,苏丹外长库尔提访美,美表示如苏承认南方独立,将启动把苏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进程。3月,美总统奥巴马宣布任命资深外交官普林斯顿·莱曼为美苏丹问题特使,接替前特使格拉逊。2011年11月2日,奥巴马表示,苏政府持续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构成威胁,决定将对苏紧急状态延长一年,同时维持对苏制裁。2012年11月,美宣布对苏制裁再度延长一年。
+
 
+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 双方曾因相互支持对方反对派而长期交恶。1996年7月非统组织第32届首脑会议期间,巴希尔总统与埃塞总统梅莱斯举行会晤,双方均表示愿意和平共处,和平解决边界争端。1998年埃塞同厄立特里亚发生武装冲突后,苏、埃关系明显改善。近年来,苏埃关系进入全面正常化阶段,两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埃塞对苏和平进程予以支持 2005年4月,巴希尔总统参加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东非首脑会议”,并会见了埃塞总理,双方决定将部长级会议提升到首脑级会晤。12月,苏第一副总统基尔与埃塞总理泽纳维互访。2010年5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参加了巴希尔总统就职典礼。2011年6月,在梅莱斯总理的主持下,苏北南双方在亚的斯亚贝巴就阿布耶伊问题达成一致,同意解除在阿区的军事武装,并由联合国和埃塞俄比亚政府在该地区尽快部署维和部队。2012年1月,在第十八届非盟首脑会议期间,梅莱斯总理召集肯尼亚和两苏总统举行四方峰会,商讨解决两苏石油利益分配问题。9月27日,两苏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2013年3月,两苏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执行边界安全协议和非盟提出的执行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
+
 
+
  '''同乍得的关系''' 苏丹与乍得的关系因达尔富尔问题一直紧张。经有关各方努力协调,苏乍先后6次签署和解协议。2008年5月,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反政府武装“正义与平等运动”袭击苏首都喀土穆,苏丹指责乍得参与策划和实施了这一袭击行动,遂宣布与乍断交。8月,在利比亚斡旋下,苏乍同意恢复外交关系。2009年5月3日,在卡塔尔和利比亚等努力下,苏乍双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4日,反对乍政府的武装组织同乍政府军激烈交火。乍随即发表公报,指责苏丹支持对乍政府军的进攻。苏方对此予以否认。此后,乍军多次空袭达区,并派遣地面部队进入苏境内追捕叛军。苏对此保持克制。其后双方均有意改善关系,承诺不再支持对方叛军,乍得已停止向“正义与平等运动”提供基地和武器装备。2010年两国总统互访,双方关系实现正常化。
+
 
+
  '''同利比亚的关系''' 尼迈里时期,两国关系紧张。1975年和1976年,苏丹发生两起有利背景的未遂政变,苏同利断交。1978年两国复交。1981年,两国因乍得问题再次断交。1985年苏发生政变,利率先承认苏新政权。1989年巴希尔执政后,两国正式签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安全和思想等方面实现全面统一的一体化协议但无实质性进展。苏反对美借洛克比事件对利的制裁。1997年后,利积极调解苏与埃及、乌干达和厄立特里亚等国关系,还在苏政府与反对派之间进行斡旋。2001年5月,利领导人卡扎菲访苏。利积极支持苏政府为实现苏和平所作的努力。两国外长互访频繁。2002年3月,巴希尔总统赴利参加萨赫勒-撒哈拉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004年11月,巴希尔总统访利。达尔富尔问题发生后,利积极斡旋并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就达问题主持召开了两次小型非洲首脑会议。2006年2月,在利召开了解决苏乍问题的小型非洲首脑会议。2007年4月和7月,两次在利召开达问题国际会议。2009年,利积极参与达区反对派整合,推动部分反对派组成“的黎波里小组”参与多哈和谈。2010年6月,由于苏丹和利比亚两国在引渡“正义与平等运动”领导人易卜拉欣问题上分歧明显,两国关系出现紧张。2011年利局势动荡后,苏谴责卡政权对本国民众实施轰炸和屠杀,并向利提供食品、医疗等人道主义援助。2012年1月,巴希尔总统访问利比亚。2012年12月,利比亚总理访问苏丹。
+
 
+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
<tr style="vertical-align: top;">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8F8FF;border: 2px solid #8DB6CD;padding: 5px 5px 5px 5px;">
+
'''非洲国家'''
+
 
+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科摩罗]]  [[刚果(布)]]
+
 
+
  [[科特迪瓦]]   [[吉布提]]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肯尼亚]] [[莱索托]]  [[刚果(金)]]
+
 
+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利比里亚]]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
 
+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卢旺达]]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舌尔]]   [[塞内加尔]] [[塞拉利昂]]  [[索马里]]  [[南非]]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
+
 
+
  [[多哥]]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苏丹]]    [[南苏丹]]
+
 
+
</div>
+
</table>
+
 
+
[[Category:国家]]
+
[[Category:联合国会员国]]
+
 
+
[[Category:非洲]]
+
[[Category:非洲国家]]
+
 
+
[[Category:苏丹]]
+
 
+
[[Category:政治]]
+
[[Category:政治学]]
+
[[Category:政治制度]]
+
 
+
[[Category:国际政治学]]
+
 
+
[[Category:地理]]
+
[[Category:地理学]]
+
[[Category:世界地理]]
+
 
+
[[Category:自然地理学]]
+
[[Category:人文地理学]]
+
[[Category:历史地理学]]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S音词条]]
+
[[Category:S音条目]]
+

2017年8月26日 (六) 04:56的版本

wh0cd61296 <a href=http://glucophage247.us.com/>Glucophage By Mail</a> <a href=http://cheapsildenafil365.us.com/>cheap sildenafil</a> <a href=http://sildalis247.us.com/>Buy Silda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