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试”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0行: 第2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士子们在金殿上考试)看见皇帝像日月一样放着光辉,(又见)砚池里的水有旌旗的影子像似龙蛇在舞动。
+
(士子们)在金殿上(考试)看见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又见)砚池的水里有旌旗的影子像似龙蛇在舞动。
 
</span><br>
 
</span><br>
 
  衮衣:皇帝穿的龙袍。指代皇帝。<br>
 
  衮衣:皇帝穿的龙袍。指代皇帝。<br>
 +
  明日月:指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br>
 
  动龙蛇:似龙蛇在舞动。<br>
 
  动龙蛇:似龙蛇在舞动。<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这时士子们的对策上)笔势纵横,有写礼的,有说乐的,不下三千字;(等到殿前献策)独自对着红色的台阶,却喜太阳还没有西斜。
+
(这时士子们的对策上)笔势纵横,有写礼的,有说乐的,不下三千字;(等到应试完毕出殿来)独自对着红色的台阶,却喜太阳还没有西斜。
 
</span><br>
 
</span><br>
 
  纵横:奔放自如。<br>
 
  纵横:奔放自如。<br>
  礼乐:即《礼记》和《乐记》。这里泛指关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的考试内容。<br>
+
  礼乐:即《礼记》和《乐记》,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这里借指儒家经典。<br>
 
  独对:宋朝设有特荐的科举,若对策者得到皇帝赏识,就赐进士及第,所以称为独对。<br>
 
  独对:宋朝设有特荐的科举,若对策者得到皇帝赏识,就赐进士及第,所以称为独对。<br>
 
  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涂成红色的台阶或台阶上的空地。<br>
 
  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涂成红色的台阶或台阶上的空地。<br>
第40行: 第41行:
  
  
  前两句“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描写殿试氛围。坐在殿堂上看见殿试的皇帝,如同日月一样光辉灿烂。砚中旌旗的影子似龙蛇般在舞动。“衮衣”,指代皇帝。“动龙蛇”,比喻形象而贴切,既强化了肃穆性,又增加了生动感。天子高坐,旌旗森森,答卷用的墨汁早已磨足备好,营造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
+
  前两句“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描写殿试氛围。参加殿试,看见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表达的意思是在参加廷试时能近距离地见到皇帝感到无比荣幸。“衮衣”,也指代皇帝。“动龙蛇”,是说天子高坐,旌旗森森,答卷用的墨汁早已磨足备好,旌旗的影子似龙蛇般在舞动;还有“笔走龙蛇”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应试顺利,一挥而就。
  
  
  后两句“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描写应试者功底扎实,才思敏捷。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奔放自如。所有的考对都完了,殿前台阶上的太阳还没有西斜呢。“纵横”、“三千字”、“日未斜”,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应试者的才华横溢,机敏出众。
+
  后两句“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描写应试者功底扎实,才思敏捷。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奔放自如。《礼》、《乐》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这里借指儒家经典,也是应试者文章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末句写应试者答完试卷出考场的情况,他独自面对红色台阶,当时太阳还高挂空中,尚未偏西。“丹墀”这里当指崇政殿的红色台阶。“纵横”、“三千字”、“日未斜”,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应试者的才华横溢,机敏出众。
  
  

2020年12月1日 (二) 23:53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宫词·其二/廷试

宋·林洪

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诗题与背景:

  《宫词》是宋代诗人林洪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此诗一说为夏竦所作,题目为《廷试》。


逐句释义:

  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士子们)在金殿上(考试)看见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又见)砚池的水里有旌旗的影子像似龙蛇在舞动。
  衮衣:皇帝穿的龙袍。指代皇帝。
  明日月:指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
  动龙蛇:似龙蛇在舞动。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这时士子们的对策上)笔势纵横,有写礼的,有说乐的,不下三千字;(等到应试完毕出殿来)独自对着红色的台阶,却喜太阳还没有西斜。
  纵横:奔放自如。
  礼乐:即《礼记》和《乐记》,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这里借指儒家经典。
  独对:宋朝设有特荐的科举,若对策者得到皇帝赏识,就赐进士及第,所以称为独对。
  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涂成红色的台阶或台阶上的空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帝殿试的情景。该诗通过对天子和人才的赞扬,从侧面对皇帝歌功颂德。


  前两句“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描写殿试氛围。参加殿试,看见皇帝龙袍上日月图案熠熠生辉,表达的意思是在参加廷试时能近距离地见到皇帝感到无比荣幸。“衮衣”,也指代皇帝。“动龙蛇”,是说天子高坐,旌旗森森,答卷用的墨汁早已磨足备好,旌旗的影子似龙蛇般在舞动;还有“笔走龙蛇”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应试顺利,一挥而就。


  后两句“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描写应试者功底扎实,才思敏捷。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奔放自如。《礼》、《乐》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这里借指儒家经典,也是应试者文章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末句写应试者答完试卷出考场的情况,他独自面对红色台阶,当时太阳还高挂空中,尚未偏西。“丹墀”这里当指崇政殿的红色台阶。“纵横”、“三千字”、“日未斜”,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应试者的才华横溢,机敏出众。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林洪,字梦屏,宋代莆田(今属福建)人,有《宫词》二首收录于《千家诗》,词内容或描述宫中琐事,或称颂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