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庆全庵桃花

添加13,666字节2020年12月10日 (四) 10:45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诗人谢枋(fāng)得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诗人谢枋(fāng)得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 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诗人谢枋(fāng)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晋代隐逸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完全 与外界隔离的理想世界。他说,有一位捕鱼为业的武陵(今 湖南常德市)人沿溪水而行,“忽逢桃花林”,发现深山有一 村庄,并应邀作客,停留数日。当地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竟不知今 日何世。武陵人归去后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前去寻找时已找 不到入山之路,“后遂无问津者”。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唐代诗人王维的乐府长诗 《桃源 行》即专写此事,说“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而“世外桃源”更成了 常用的典故,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即是如此。         但是,谢诗中为什么又是这样一个写法呢?这就要联系 诗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身世来考察了。         谢枋得生活于宋元变革之际,正是民族危机严重的时 候。他为人豪爽,以忠义自许,曾因指责朝政腐败而一再受 到南宋统治集团的排挤和打击。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破 首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以恭帝为首的南宋统治者向元 军投降,当时,谢枋得的故乡江西弋阳也被元军占领,他的 妻子和两个儿子成了俘虏。谢枋得不甘屈辱,在家乡组织民 兵抗击敌人,后因兵败,死里逃生,隐居于福建建阳。从此, 他改名换姓,以卖卜教书为生,以图东山再起。这首诗大约 就是隐居期间所作。 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天上的碧桃调和了露水来种植,太阳旁边的红杏倚靠了云气得到栽培。我寻到了块像桃花源那样理想的地方,正可以同躲避秦朝的暴政一样躲避新朝;在这里,我早已忘记了节令,只是见了桃花又一次盛开,才知道又一年的春天来到。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当年的桃源人找到桃花源躲避秦末乱世,每次看到桃花盛开才知新的一年来到了。  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br>  桃源:“ 桃花源 ”的省称。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br>  和:调和,掺和在一起。<br>  桃红:桃花开放。<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桃花纷纷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溪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见了,顺着漂浮的花瓣找到这里,把我骚扰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个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倘若我在那里定不让桃花花瓣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找到入口进来啊!</span><br>  桃源:“ 桃花源 ”的省称。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br>  桃红:桃花开放。<br>  遣:让。<br>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的意思,这里指寻访。<br>《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诗人谢枋(fāng)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晋代隐逸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完全 与外界隔离的理想世界。他说,有一位捕鱼为业的武陵(今 湖南常德市)人沿溪水而行,“忽逢桃花林”,发现深山有一 村庄,并应邀作客,停留数日。当地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竟不知今 日何世。武陵人归去后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前去寻找时已找 不到入山之路,“后遂无问津者”。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唐代诗人王维的乐府长诗 《桃源 行》即专写此事,说“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而“世外桃源”更成了 常用的典故,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即是如此。         但是,谢诗中为什么又是这样一个写法呢?这就要联系 诗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身世来考察了。         谢枋得生活于宋元变革之际,正是民族危机严重的时 候。他为人豪爽,以忠义自许,曾因指责朝政腐败而一再受 到南宋统治集团的排挤和打击。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破 首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以恭帝为首的南宋统治者向元 军投降,当时,谢枋得的故乡江西弋阳也被元军占领,他的 妻子和两个儿子成了俘虏。谢枋得不甘屈辱,在家乡组织民 兵抗击敌人,后因兵败,死里逃生,隐居于福建建阳。从此, 他改名换姓,以卖卜教书为生,以图东山再起。这首诗大约 就是隐居期间所作。 陶渊明写过一篇《桃花源记》和一首《桃花源》诗,描叙了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谢枋得这首《庆全庵桃花》诗,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力图把他转徙山间的眼前现实转化为陶渊明笔下那个理想世界,以抒写自己比桃源中人更为决绝的谢世之志。诗题的是自己门前的桃花,但诗直接由题宕开,从桃花联想到桃花源。“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桃花源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溪边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水找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而迁移至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几经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诗首句就是借桃花源,说自己找了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新朝。诗人在感情上已经把自己等同于桃花源中躲避秦末暴政的人物,万事不关心,因此第二句说自己自从避世后,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方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这两句虽然读来觉得平易自然,实际上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他的避居,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在祈祷有人起来推翻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寻得桃源好避秦”——这里的“桃源”二字指其隐居之 处,言此地与外界隔绝,如同《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样秘 密,不易为敌人发现。“避秦”的“秦”字暗指南下的元军,当 时,元蒙的军队正在江南一带大杀大掠。         “桃红又是一年春”——桃树开红花,报告又一个春天 已到。可是,一年来形势大变,南宋政权成了流亡政府,岌岌 可危。这里表现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沉重叹惜。 “寻得桃源好避秦”,全用《桃花源记》原意。这里的“避秦”,当然是“避元”。作者避元入山,只身转徙,当然不会像世外桃源那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只在精神上有相通处:“桃红又见一年春”,就是这种孤寂中的“怡然自乐”了。三四两句陡然一转,翻出新意。当年那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不是因见落英缤纷才缘溪发现了避世达五百年的绝境吗?现在桃花又开,可不能让飞落的花瓣再随流水漂出。为什么呢?因怕又有一位渔郎循此发现自己的隐居处,这个当代的世外桃源啊!“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三、四句,把基调更降下一层。桃花源中的人,因为桃花随着流水而出,被渔夫所追逐而发现了隐避之所。诗人当时变姓埋名,更怕被人知道,因此他担心地提出,门前的桃花凋谢时千万不要随流水淌出,怕有人见到,跟寻而至,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这样说,不仅仅是表示不愿让人知,更多地是宣言自己绝不与新朝合作。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自己身世与当时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自然熨帖。不过,诗人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程文海、留梦炎等人交相荐举他出仕,他都严词拒绝,最后元世祖也下令他到京城大都去,在福建参政魏天祐的强逼下,他到了大都,不肯做官,绝食而死,实现了自己与新朝不两立的誓言。“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二句连读, 其意是说这儿一切都对外界保密,倘若走漏消息,说不定会 招来敌人的,故此向飞花提出警告。“渔郎问津”是用《桃花 源记》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和“后遂无问津(问渡口,寻找道 路)者”等句的意思,暗指敌人对抗战派人士的搜捕。 《桃花源记》中的那个武陵渔郎入桃源曾受到热情款待,挨家吃过酒食,临行时,桃源中人请求他“不足为外人道”。但渔郎无信,归途处处作标志,回去告诉了太守,还引人再来寻找。“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决意绝世之志。翻出这一层意思,并非为了求诗意的新奇。“渔郎问津”在当时确有所指。《宋史》本传载: 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二十四年忽必烈降旨召之,又不赴;二十五年,降元的老师留梦炎复出荐举,枋得遗《却聘书》绝之,终不行。最后,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为了邀功,竟将他强押入都,终至绝食而死。这些昭昭史事,正是“渔郎问津”的具体内容,谢枋得又焉得不“怕”呢!、此诗题为 《庆全庵桃花》。庆全庵是宗教徒们修建的寺 庙,其地大约即在作者隐居的建阳地方。望桃花而生感,借 故典以立意,暗写隐遁之事,抒发爱国之情,从而使此诗格 调全新,和王维《桃源行》的类乎改编《桃花源记》是大不相 同了。
2,16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