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0442.jpg|right|thumb|280px|芝加哥:千禧公园有独特的雕塑、溜冰场,以及由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人行天桥和普利兹克音乐亭]]
 +
[[文件:94687.jpg|right|thumb|280px|芝加哥:城市夜景]]
 +
[[文件:94689.jpg|right|thumb|280px|芝加哥:南岸区城市风景]]
  
 +
  '''芝加哥'''([[汉语拼音]]:Zhijiage;[[英语]]:Chicago),[[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属[[伊利诺伊州]],五大湖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岸,[[芝加哥河]]河口。面积590.5平方千米。人口约299万,其中黑人约占40%。大市区包括库克等6县的许多小城镇和[[印第安纳州]]滨湖地区诸城,面积1.21万平方千米。城市沿滨湖平原向西、北、南展开,地势平坦。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
 +
 +
  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第二城”,“风城”,“芝城”等。
 +
 +
== 历史 ==
 +
 +
  18世纪时,现在的芝加哥地区是伯塔瓦托米(Potawatomi)印第安部落的领地。1770年代来到这里的一个海地人是第一个外来的定居者,他娶伯塔瓦托米人为妻,并在这里开设了这一地区第一家货栈。1803年,美国陆军在此建立了迪尔伯恩要塞,后在1812年的迪尔伯恩要塞屠杀中被毁。1816年,伯塔瓦托米和其他附近的印第安部落与美国政府签订圣路易斯协定,让出了土地。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镇成立,当时拥有350名居民。随着定居人口的增加,1837年3月4日这里成为芝加哥市。
 +
 +
  在它历史的第一个百年中,芝加哥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从19世纪初的空白起点增长到1900年已超过一百万。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中唯一在一个世纪前还不存在的城市。
 +
 +
  1848年沟通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建成,沟通了两大水道之间的航运。同年,芝加哥的第一条铁路开始修建。自此,芝加哥开始成为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便捷的水陆运输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外来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和新外国移民。1870年到1900年间,芝加哥的人口从29.9万猛增到170万。当地的制造业和零售业成为中西部经济的主宰力量,并很大程度的影响美国经济。
 +
19世纪的市中心景观,华盛顿街(Washington Street)和州街(State Street)
 +
 +
  1871年芝加哥大火之后,芝加哥得到快速的重建并很快恢复了增长。[2] 在重建期间,这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以此开始芝加哥不断创新的城市建筑陆续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93年,芝加哥主办了哥伦布纪念世界博览会,获得极大的成功,共吸引到2750万游客前来参观。[3] 在此前一年,芝加哥大学也在此创建。
 +
 +
  这一时期的芝加哥被频繁的劳资冲突和混乱所困扰,其中包括1886年著名的干草市场暴乱。下层居民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问题引发了一些象珍·亚当斯建立的霍尔馆(Hull House)一类的社会改革实验。芝加哥市也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了多个大型的城市公园。自1855年起,芝加哥就开始建设美国大城市中第一个完备的污水排放系统。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
 +
 +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歇根湖的边缘地带在此期间被严重污染。为解决饮水污染问题,市方在密歇根湖里两英里处建设了自来水厂的入水口,并通过水下管道将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系统。可是这样的努力效果被证明是有限的,由于雨水可能把芝加哥河的污水带到入水口附近。1900年,这一问题终于得到彻底的解决。人们通过建设水位提升设施和闸门,将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转,使其转而向南流入伊利诺伊河。从此,城市的污水不再注入密歇根湖。
 +
 +
  1920年代禁酒令时期,芝加哥黑社会势力横行,产生了像艾尔·卡彭这样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头子。这一期间,也开始有大量居住在南方的黑人迁入芝加哥和其他一些北方城市。1942年12月,世界上首次受控核反应试验在芝加哥大学成功,完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一环。
 +
 +
  1955年,前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理查德·J·戴利当选为芝加哥市长,此后担任此职位长达21年。1950年代起,中上层居民逐渐开始向城市郊区的迁移,导致城市中心很多地段的衰落和贫民化。这一期间,芝加哥曾主办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建成了标志性的希尔斯大厦,约翰汉考克中心,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和奥黑尔机场。
 +
 +
  现任市长理查德·M·戴利,是原老市长理查德·J·戴利的儿子,政策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环境质量,实施了一些复兴衰落街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观的项目。芝加哥于2009年申办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败给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芝加哥'''([[汉语拼音]]:Zhijiage;[[英语]]:Chicago),[[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五大湖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岸,[[芝加哥河]]河口。面积590.5平方千米。人口约299万,其中黑人约占40%。大市区包括库克等6县的许多小城镇和[[印第安纳州]]滨湖地区诸城,面积1.21万平方千米。城市沿滨湖平原向西、北、南展开,地势平坦。
 
  
 
'''建制沿革'''
 
'''建制沿革'''
第19行: 第45行:
 
  美国主要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大市区有95所高等院校。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有名芝加哥市容高等学府之一,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和西北大学也名闻全国  。此外还有各种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谢德水族馆、阿德勒天文馆等。芝加哥也是美国医学培训的主要中心之一,公立医院库克县医院是美国大医院之一。芝加哥交响乐团闻名世界。耸立在城中心的古老水塔是芝加哥城1871年火灾后幸存的历史文物。  
 
  美国主要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大市区有95所高等院校。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有名芝加哥市容高等学府之一,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和西北大学也名闻全国  。此外还有各种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谢德水族馆、阿德勒天文馆等。芝加哥也是美国医学培训的主要中心之一,公立医院库克县医院是美国大医院之一。芝加哥交响乐团闻名世界。耸立在城中心的古老水塔是芝加哥城1871年火灾后幸存的历史文物。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Z音词条]]
 
  
 
[[Category:美国]]
 
[[Category:美国]]
 +
[[Category:伊利诺伊州]]

2014年4月12日 (六) 03:48的版本

芝加哥:千禧公园有独特的雕塑、溜冰场,以及由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人行天桥和普利兹克音乐亭
芝加哥:城市夜景
芝加哥:南岸区城市风景

  芝加哥汉语拼音:Zhijiage;英语:Chicago),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属伊利诺伊州,五大湖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岸,芝加哥河河口。面积590.5平方千米。人口约299万,其中黑人约占40%。大市区包括库克等6县的许多小城镇和印第安纳州滨湖地区诸城,面积1.21万平方千米。城市沿滨湖平原向西、北、南展开,地势平坦。辖区内人口约290万。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人口超过900万,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

  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自1837年建市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见的别名包括:“第二城”,“风城”,“芝城”等。

历史

  18世纪时,现在的芝加哥地区是伯塔瓦托米(Potawatomi)印第安部落的领地。1770年代来到这里的一个海地人是第一个外来的定居者,他娶伯塔瓦托米人为妻,并在这里开设了这一地区第一家货栈。1803年,美国陆军在此建立了迪尔伯恩要塞,后在1812年的迪尔伯恩要塞屠杀中被毁。1816年,伯塔瓦托米和其他附近的印第安部落与美国政府签订圣路易斯协定,让出了土地。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镇成立,当时拥有350名居民。随着定居人口的增加,1837年3月4日这里成为芝加哥市。

  在它历史的第一个百年中,芝加哥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从19世纪初的空白起点增长到1900年已超过一百万。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中唯一在一个世纪前还不存在的城市。

  1848年沟通密歇根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建成,沟通了两大水道之间的航运。同年,芝加哥的第一条铁路开始修建。自此,芝加哥开始成为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便捷的水陆运输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外来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人口和新外国移民。1870年到1900年间,芝加哥的人口从29.9万猛增到170万。当地的制造业和零售业成为中西部经济的主宰力量,并很大程度的影响美国经济。 19世纪的市中心景观,华盛顿街(Washington Street)和州街(State Street)

  1871年芝加哥大火之后,芝加哥得到快速的重建并很快恢复了增长。[2] 在重建期间,这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以此开始芝加哥不断创新的城市建筑陆续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93年,芝加哥主办了哥伦布纪念世界博览会,获得极大的成功,共吸引到2750万游客前来参观。[3] 在此前一年,芝加哥大学也在此创建。

  这一时期的芝加哥被频繁的劳资冲突和混乱所困扰,其中包括1886年著名的干草市场暴乱。下层居民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问题引发了一些象珍·亚当斯建立的霍尔馆(Hull House)一类的社会改革实验。芝加哥市也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了多个大型的城市公园。自1855年起,芝加哥就开始建设美国大城市中第一个完备的污水排放系统。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歇根湖的边缘地带在此期间被严重污染。为解决饮水污染问题,市方在密歇根湖里两英里处建设了自来水厂的入水口,并通过水下管道将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系统。可是这样的努力效果被证明是有限的,由于雨水可能把芝加哥河的污水带到入水口附近。1900年,这一问题终于得到彻底的解决。人们通过建设水位提升设施和闸门,将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转,使其转而向南流入伊利诺伊河。从此,城市的污水不再注入密歇根湖。

  1920年代禁酒令时期,芝加哥黑社会势力横行,产生了像艾尔·卡彭这样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头子。这一期间,也开始有大量居住在南方的黑人迁入芝加哥和其他一些北方城市。1942年12月,世界上首次受控核反应试验在芝加哥大学成功,完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一环。

  1955年,前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理查德·J·戴利当选为芝加哥市长,此后担任此职位长达21年。1950年代起,中上层居民逐渐开始向城市郊区的迁移,导致城市中心很多地段的衰落和贫民化。这一期间,芝加哥曾主办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建成了标志性的希尔斯大厦,约翰汉考克中心,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和奥黑尔机场。

  现任市长理查德·M·戴利,是原老市长理查德·J·戴利的儿子,政策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环境质量,实施了一些复兴衰落街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观的项目。芝加哥于2009年申办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败给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建制沿革

  1673年有两名法国探险者到此。18世纪时当地被作为运输和贸易点。1795年美国在当地河口一带获得93平方千米的土地。1803年建立要塞,后在四周兴建居民点。1825年伊利运河通航后,向西部移民的路线北移,该地成为主要的西部中转站。1837年设市。1848年连接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水系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竣工,芝加哥作为水上门户的地理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1856年成为美国主要的铁路中心。19世纪下半叶成为中西部的主要城市。1860年在此举行共和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 ,林肯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871年发生火灾,10平方千米地区被毁。灾后按原城市布局迅速重建。至1900年已成为美国的综合经济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建筑创新的中心,有许多高层的新式建筑。1909年制定伯纳姆城市建设计划,内容包括沿密歇根湖建立公园区,建立环城林带、加宽主干街道和建立市政中心等。

经济

  是美国经济多样化的城市。美国最大的钢铁和肉类加工工业基地,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化学、石油化工、电机、印刷等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此外还有木材加工、造纸、电子、纺织、服装、面粉等工业部门。主要分布于芝加哥河南北及运河两侧,其中近城中心的卢普工业区多大型企业,为以钢铁为主的重化工区。商业、金融业繁盛,市内有巨大的谷物和畜牲市场。闹市区多大银行、工商业公司的办事处,还有中西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西尔斯·罗伯克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批发零售额在国内名列榜首,并为世界主要的邮购中心。旅游业发达,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500万。全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如党派、团体和全国性代表大会经常在此召开。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几十万工人举行罢工,之后作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发源地。

  全国铁路枢纽、重要港口和航空中心。有32条铁路线交汇于此,长度达1.24多万千米;公路交通网发达,有12条公路干线交汇,是州内公路系统的中心,以客运为主。船只可经伊利运河-哈得孙河或圣劳伦斯河出海,其中以卡柳梅特河河口港区为主。城西北的奥黑尔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客运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文化

  卢普区为城市中心,是最繁忙的商业区。市政大楼附近的市政中心广场,有毕加索的巨型钢铁雕刻作品,约5层楼高,用钢160多吨。西尔斯大厦高443米、110层,为美国最高建筑物。其他现代化高层建筑还有标准石油大厦、汉科克中心大厦、水塔广场大厦、第一国家银行大厦等。市内的芝加哥艺术馆、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科学和工业博物馆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他如乌克兰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波兰博物馆、巴尔泽克斯立陶宛文化博物馆等,也具有其民族文化特色。密歇根湖畔的格兰特公园,有世界最大的照片喷泉——白金汉喷泉。市内公园、绿地众多,占地近5000公顷,滨湖绿地为市民主要游憩场所,城郊还有大片森林保护地。

  美国主要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大市区有95所高等院校。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有名芝加哥市容高等学府之一,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和西北大学也名闻全国 。此外还有各种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谢德水族馆、阿德勒天文馆等。芝加哥也是美国医学培训的主要中心之一,公立医院库克县医院是美国大医院之一。芝加哥交响乐团闻名世界。耸立在城中心的古老水塔是芝加哥城1871年火灾后幸存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