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曹睿(205-239),字元仲,沛国谯(今亳州)人,曹丕之子。他15岁被封为武德侯,黄初二年(221)为齐公,次年为平原...”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曹睿(205-239),字元仲,沛国谯(今亳州)人,曹丕之子。他15岁被封为武德侯,黄初二年(221)为齐公,次年为平原王。226年5月,魏文帝(曹丕)死,曹睿即位,历史上称作魏明帝。
+
  '''曹睿'''(205-239),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他15岁被封为武德侯,[[黄初]]二年(221)为齐公,次年为平原王。226年5月,魏文帝(曹丕)死,曹睿即位,历史上称作魏明帝。
  
  曹睿当皇帝不久,吴国孙权就派兵攻江夏,后又多次进攻合肥新城。蜀国诸葛亮北伐,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睿用曹真、司马懿镇守关中,抵御诸葛亮,用满宠镇守淮南,防备东吴,较好地执行了曹操以来所坚持的战略防御方针。
+
  曹睿当皇帝不久,吴国[[孙权]]就派兵攻江夏,后又多次进攻合肥新城。蜀国[[诸葛亮]]北伐,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睿用[[曹真]]、[[司马懿]]镇守关中,抵御诸葛亮,用满宠镇守淮南,防备[[东吴]],较好地执行了曹操以来所坚持的战略防御方针。
  
  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并联络鲜卑单于,不断侵扰魏的北部边境。曹睿在太和六年(232)以后,连续3次派兵伐渊,终于消灭了公孙渊父子,把辽东的广大地区并人曹魏的版图。
+
  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并联络鲜卑单于,不断侵扰魏的北部边境。曹睿在[[太和]]六年(232)以后,连续3次派兵伐渊,终于消灭了公孙渊父子,把辽东的广大地区并人曹魏的版图。
  
  曹睿在位时,鼓励文学创作。他自己擅长乐府,与曹操、曹丕合称魏之"三祖"。但在文学方面,他远远赶不上曹操和曹丕。
+
  曹睿在位时,鼓励文学创作。他自己擅长乐府,与曹操、曹丕合称魏之“三祖”。但在文学方面,他远远赶不上曹操和曹丕。
  
 
== 参见条目 ==
 
== 参见条目 ==

2015年2月10日 (二) 16:01的最后版本

  曹睿(205-239),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他15岁被封为武德侯,黄初二年(221)为齐公,次年为平原王。226年5月,魏文帝(曹丕)死,曹睿即位,历史上称作魏明帝。

  曹睿当皇帝不久,吴国孙权就派兵攻江夏,后又多次进攻合肥新城。蜀国诸葛亮北伐,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睿用曹真司马懿镇守关中,抵御诸葛亮,用满宠镇守淮南,防备东吴,较好地执行了曹操以来所坚持的战略防御方针。

  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并联络鲜卑单于,不断侵扰魏的北部边境。曹睿在太和六年(232)以后,连续3次派兵伐渊,终于消灭了公孙渊父子,把辽东的广大地区并人曹魏的版图。

  曹睿在位时,鼓励文学创作。他自己擅长乐府,与曹操、曹丕合称魏之“三祖”。但在文学方面,他远远赶不上曹操和曹丕。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