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德氏菌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李斯德氏菌病'''(Listeriosis),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新生...”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李斯德氏菌病'''(Listeriosis),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孕妇体内病原菌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部分病人可因进食染菌肉类或牛奶、接触污染物而发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表现以脑膜炎最常见,还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腹膜炎及胆囊炎;有的为化脓性皮肤感染或结膜炎、淋巴结炎;胎儿感染后可发生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严重播散性李斯德氏菌病。确诊有赖于分离致病菌。治疗常用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预防措施主要是消灭带菌动物,积极治疗患病孕妇,牛奶应消毒、肉类应煮熟才能食用。
+
  '''[[李]]斯德氏菌病'''([[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lǐ sī dé shì jūn bìng</span>),(Listeriosis),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孕妇体内病原菌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部分病人可因进食染菌肉类或牛奶、接触污染物而发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表现以脑膜炎最常见,还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腹膜炎及胆囊炎;有的为化脓性皮肤感染或结膜炎、淋巴结炎;胎儿感染后可发生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严重播散性李斯德氏菌病。确诊有赖于分离致病菌。治疗常用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预防措施主要是消灭带菌动物,积极治疗患病孕妇,牛奶应消毒、肉类应煮熟才能食用。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L音词语]]
 +
[[Category:李]]

2018年1月8日 (一) 02:28的最后版本

  斯德氏菌病汉语拼音lǐ sī dé shì jūn bìng),(Listeriosis),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孕妇体内病原菌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部分病人可因进食染菌肉类或牛奶、接触污染物而发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表现以脑膜炎最常见,还可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腹膜炎及胆囊炎;有的为化脓性皮肤感染或结膜炎、淋巴结炎;胎儿感染后可发生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严重播散性李斯德氏菌病。确诊有赖于分离致病菌。治疗常用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预防措施主要是消灭带菌动物,积极治疗患病孕妇,牛奶应消毒、肉类应煮熟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