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5行: 第5行:
 
==产地范围==
 
==产地范围==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塔荣镇、普松乡现辖行政区大部分区域,北纬29.300°至29.517°,东经90.151°至90.362°。
+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塔荣镇、普松乡现辖行政区大部分区域,北纬29.300°至29.517°,东经90.151°至90.362°。
  
 
==专用标志使用==
 
==专用标志使用==

2019年10月1日 (二) 07:17的版本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12月11日,《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古荣糌粑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4年第136号)批准)

产地范围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塔荣镇、普松乡现辖行政区大部分区域,北纬29.300°至29.517°,东经90.151°至90.362°。

专用标志使用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的检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原料:柏木、榆树皮、水。水必须使用吞巴河水。

2.配料:藏木香、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甘菘、冰片、没药等植物。藏木香必须使用产自产地范围内的。

二、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选料、浸泡、去皮→水车研磨→香砖→加香料揉搓→成型→晾晒→成品→包装储藏。

2.工艺要点:

(1)研磨:将木段放入水中浸泡2天至3天后去皮后研磨成木泥。研磨必须采用当地水车研磨工艺。木泥含水量≥45%。

(2)香料配制:原料包括香草、沉香、豆蔻、甘菘、冰片等。手工制作:香砖与香料比例为3:1.3至1.6;机器制作:香砖与香料比例为3:1.8至2.1。

(3)成型:

①线香:打孔牛角挤压成型。

②塔香:磨具挤塑成型。

③粉末香:香砖研磨粉碎。

(4)晾晒:采用自然晾晒至水分含量≤15%。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颜色为土黄色、黑色、红色。形状分为条状、塔状及粉末状。气味呈现出幽婉、厚醇、清扬、高亢、触鼻清香、悠扬、甘甜的脂木香。

2.理化指标:线香长度≤50cm,直径≤4mm;塔香高度≤5cm,直径≤1cm。成品藏香必须含有柏木醇、2-茨酮、丁香酚、无羁萜、表木栓醇成分。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