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蜜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质量技术要求
第1行: 第1行:
[[文件:窑湾蜜桔1.jpg|right|thumb|260px|窑湾蜜桔]]
+
[[文件: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right|300px|link=中国地标产品数据库]]
[[文件:窑湾蜜桔2.jpg|right|thumb|260px|窑湾蜜桔]]
+
[[文件:窑湾蜜桔1.jpg|right|thumb|280px|窑湾蜜桔]]
[[文件:窑湾蜜桔3.jpg|right|thumb|260px|窑湾蜜桔]]
+
[[文件:窑湾蜜桔2.jpg|right|thumb|280px|窑湾蜜桔]]
 
+
[[文件:窑湾蜜桔3.jpg|right|thumb|280px|窑湾蜜桔]]
*'''窑湾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英文名称''':
+
*'''所属区域''':[[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
*'''公告号、时间''':
+
**[http://spe.zwbk.org/news/show.php?itemid=919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7年第166号](批准),2007年11月21日
+
**[http://spe.zwbk.org/news/show.php?itemid=917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139号](受理申请),2006年9月25日
+
*'''产地范围''':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现辖行政区域。
+
  
 +
'''窑湾蜜桔''',[[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span style="color:gray;"><small>(2007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窑湾蜜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166号批准)</small></span>
  
 
  '''窑湾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特产。窑湾蜜桔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因产于窑湾乡而得名。
 
  '''窑湾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特产。窑湾蜜桔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因产于窑湾乡而得名。
第17行: 第11行:
  
 
  宜昌市西陵区栽培柑桔的历史十分悠久,据《东湖县志》等志书记载,窑湾自古以来就适宜柑桔类植物生长,窑湾有柑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屈原的“后皇嘉树”时期。“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国难徙,更壹志兮……”这是《九歌》中的《橘颂》,意思是后土皇天的嘉树,受命降生到南国的土地上,不能迁移到别处去。窑湾盛产柑橘,屈原时代的红橘当地今天仍有种植。如今,窑湾蜜桔种植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自1958年引种“温州蜜柑”成功,已有近50年栽培历史。1965年以来一段时间,窑湾蜜橘曾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窑湾乡被外贸部门批准为柑桔出口基地;1999年被授予“中国蜜橘之乡”称号,同年“窑湾牌”柑桔获准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获湖北省“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的称号;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特色农产品”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续展。2012年,为保护窑湾蜜桔原产地,宜昌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窑湾蜜橘”原产地保护工作的决定》。2013年,宜昌市确定了共2000亩窑湾蜜橘原产地划定为保护区,实施永久保护。  
 
  宜昌市西陵区栽培柑桔的历史十分悠久,据《东湖县志》等志书记载,窑湾自古以来就适宜柑桔类植物生长,窑湾有柑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屈原的“后皇嘉树”时期。“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国难徙,更壹志兮……”这是《九歌》中的《橘颂》,意思是后土皇天的嘉树,受命降生到南国的土地上,不能迁移到别处去。窑湾盛产柑橘,屈原时代的红橘当地今天仍有种植。如今,窑湾蜜桔种植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自1958年引种“温州蜜柑”成功,已有近50年栽培历史。1965年以来一段时间,窑湾蜜橘曾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窑湾乡被外贸部门批准为柑桔出口基地;1999年被授予“中国蜜橘之乡”称号,同年“窑湾牌”柑桔获准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获湖北省“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的称号;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特色农产品”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续展。2012年,为保护窑湾蜜桔原产地,宜昌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窑湾蜜橘”原产地保护工作的决定》。2013年,宜昌市确定了共2000亩窑湾蜜橘原产地划定为保护区,实施永久保护。  
 +
 +
==产地范围==
 +
 +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关于明确窑湾蜜桔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宜西府发[2006]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现辖行政区域。
 +
 +
==专用标志使用==
 +
 +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 质量技术要求 ==
 
== 质量技术要求 ==
  
  '''一、品种'''
+
(一)品种。
  
  国庆一号。
+
国庆一号。
  
  '''二、立地条件'''
+
(二)立地条件。
  
  土层厚度大于100cm,土质为pH值5至6.5的紫色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
+
土层厚度大于100cm,土质为pH值5至6.5的紫色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
  
  '''三、栽培管理'''
+
(三)栽培管理。
  
  1. 种苗培育:选用枳壳砧木,从品种纯正的无病毒国庆一号母本树上采接穗嫁接。
+
1. 种苗培育:选用枳壳砧木,从品种纯正的无病毒国庆一号母本树上采接穗嫁接。
  
  2. 建园:坡地种植,开成梯田,梯田宽3米。
+
2. 建园:坡地种植,开成梯田,梯田宽3米。
  
  3. 定植:山地种植株数每公顷≤900株,平地种植株数每公顷≤675株。
+
3. 定植:山地种植株数每公顷≤900株,平地种植株数每公顷≤675株。
  
  4. 整形修剪:采用抹芽、摘心、短截等方法修整成枝条分布有序、通风透光的开心形树形。
+
4. 整形修剪:采用抹芽、摘心、短截等方法修整成枝条分布有序、通风透光的开心形树形。
  
  5. 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每株每年不少于25公斤。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生长期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度控水。
+
5. 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每株每年不少于25公斤。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生长期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度控水。
  
  '''四、采收'''
+
(四)采收。
  
  9月底至10月初,果面着色达到60%至70%时开始采收,一果两剪。需贮藏的果实在雨停5天后采摘。
+
9月底至10月初,果面着色达到60%至70%时开始采收,一果两剪。需贮藏的果实在雨停5天后采摘。
  
  '''五、质量特色'''
+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
+
1. 感官特色: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
  
  2.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柠檬酸0.7%至0.9%,固酸比≥10%,维生素C≥26.3mg/100ml。
+
2.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柠檬酸0.7%至0.9%,固酸比≥10%,维生素C≥26.3mg/100ml。
  
 
== 参考 ==
 
== 参考 ==

2019年10月8日 (二) 20:34的版本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窑湾蜜桔
窑湾蜜桔
窑湾蜜桔

窑湾蜜桔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窑湾蜜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166号批准)

  窑湾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特产。窑湾蜜桔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因产于窑湾乡而得名。

  三峡独特的气候和窑湾的酸性紫色土质培育出了窑湾蜜桔的独特风味——果实整齐端庄,色泽橙红艳丽,皮薄光亮,肉质细嫩,化渣汁多,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可溶性固体物含量达16%,含糖量达12%以上,100克含Vc26.3--26.9毫克,特别适应维生素缺乏者食用。

  宜昌市西陵区栽培柑桔的历史十分悠久,据《东湖县志》等志书记载,窑湾自古以来就适宜柑桔类植物生长,窑湾有柑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屈原的“后皇嘉树”时期。“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国难徙,更壹志兮……”这是《九歌》中的《橘颂》,意思是后土皇天的嘉树,受命降生到南国的土地上,不能迁移到别处去。窑湾盛产柑橘,屈原时代的红橘当地今天仍有种植。如今,窑湾蜜桔种植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自1958年引种“温州蜜柑”成功,已有近50年栽培历史。1965年以来一段时间,窑湾蜜橘曾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窑湾乡被外贸部门批准为柑桔出口基地;1999年被授予“中国蜜橘之乡”称号,同年“窑湾牌”柑桔获准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获湖北省“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的称号;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特色农产品”称号,同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续展。2012年,为保护窑湾蜜桔原产地,宜昌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窑湾蜜橘”原产地保护工作的决定》。2013年,宜昌市确定了共2000亩窑湾蜜橘原产地划定为保护区,实施永久保护。

产地范围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关于明确窑湾蜜桔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宜西府发[2006]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国庆一号。

(二)立地条件。

土层厚度大于100cm,土质为pH值5至6.5的紫色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

(三)栽培管理。

1. 种苗培育:选用枳壳砧木,从品种纯正的无病毒国庆一号母本树上采接穗嫁接。

2. 建园:坡地种植,开成梯田,梯田宽3米。

3. 定植:山地种植株数每公顷≤900株,平地种植株数每公顷≤675株。

4. 整形修剪:采用抹芽、摘心、短截等方法修整成枝条分布有序、通风透光的开心形树形。

5. 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每株每年不少于25公斤。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生长期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度控水。

(四)采收。

9月底至10月初,果面着色达到60%至70%时开始采收,一果两剪。需贮藏的果实在雨停5天后采摘。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扁圆,皮薄、橙红光滑,平均单果重125g至150g,囊皮化渣,肉质细嫩,甜酸适口,风味浓,无核。

2.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柠檬酸0.7%至0.9%,固酸比≥10%,维生素C≥26.3mg/100ml。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