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苏轼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海 棠'''</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br><br>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海 棠'''</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海 棠'''</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2019年11月16日 (六) 12:38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逐句释义: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