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7行: 第27行: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虽然处境困顿,但知识却没有变少。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努力学习。  
 
虽然处境困顿,但知识却没有变少。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努力学习。  
 
+
为什么说生活窘迫但学问道德始终不能放弃呢?因为战乱年代和太平盛世(学问道德的作用)是一样的。
 
</span><br>
 
</span><br>
 
  何事:为什么。<br>
 
  何事:为什么。<br>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不顺利之境,但仍然注重道德修养。<br>
+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不顺利之境,但仍然注重学问道德修养。居穷:居住的地方贫穷,物质条件不好。道不穷:学问道德不会没有用。<br>
 
  乱时:战乱时期。<br>
 
  乱时:战乱时期。<br>
 
  静时:平静之时,指和平时期。<br>
 
  静时:平静之时,指和平时期。<br>
第38行: 第38行: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故乡虽然战火纷飞,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故乡虽然战火纷飞,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
我们的家乡虽然在打仗,但是弟弟和侄儿们,你们要时常修习儒家的礼乐文化啊。
 
</span><br>
 
</span><br>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br>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br>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br>
+
  干戈地:打仗的地方。干戈:干和戈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br>
 
  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中国古代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yuè):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br>
 
  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中国古代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yuè):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br>
  
第46行: 第4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
放着书的桌子上,还有窗外竹子的影子在不停摇晃。洗砚台的池塘边,还能听到山野中泉水叮咚的声音。
 
</span><br>
 
</span><br>
 
  书案:长形的书桌。<br>
 
  书案:长形的书桌。<br>
 +
  野泉:山野中的泉水。<br>
 
  砚池:砚台;也指砚端低洼储水处。<br>
 
  砚池:砚台;也指砚端低洼储水处。<br>
  
第54行: 第56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
年轻时候的辛苦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不要有丝毫的松懈和懒惰啊
 
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span><br>
 
</span><br>
  终身事:这里是说少年时辛苦是为了终身的大事。<br>
+
  终身事:有益终身的事情。<br>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时间。<br>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时间。<br>
 
  惰:懈怠。<br>
 
  惰:懈怠。<br>

2020年3月21日 (六) 17:37的版本

《唐诗一百首》、《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诗题与背景:

  《题弟侄书堂》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弟侄:弟弟的儿子。书堂:读书的地方。

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目的是勉励侄儿为了终身的事业,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

这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首联,“居穷道不穷”是说侄子虽然未达而人仕,但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乱时”指当时国家纷纭动荡,(875),发生了震撼李唐王朝的黄巢大起义,起义军转战十年。起义军失败后,秦宗权起来作乱,各自封王。乱世与静时一样对待学问,说明心态好。


逐句释义: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虽然处境困顿,但知识却没有变少。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努力学习。 为什么说生活窘迫但学问道德始终不能放弃呢?因为战乱年代和太平盛世(学问道德的作用)是一样的。
  何事:为什么。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不顺利之境,但仍然注重学问道德修养。居穷:居住的地方贫穷,物质条件不好。道不穷:学问道德不会没有用。
  乱时:战乱时期。
  静时:平静之时,指和平时期。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故乡虽然战火纷飞,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我们的家乡虽然在打仗,但是弟弟和侄儿们,你们要时常修习儒家的礼乐文化啊。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干戈地:打仗的地方。干戈:干和戈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中国古代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yuè):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放着书的桌子上,还有窗外竹子的影子在不停摇晃。洗砚台的池塘边,还能听到山野中泉水叮咚的声音。
  书案:长形的书桌。
  野泉:山野中的泉水。
  砚池:砚台;也指砚端低洼储水处。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年轻时候的辛苦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不要有丝毫的松懈和懒惰啊 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终身事:有益终身的事情。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时间。
  惰:懈怠。
  寸功,形容极小的功夫。


  【注】“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一句,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讲话原文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30日)


春望参考图


作品赏析:


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这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首联,“居穷道不穷”是说侄子虽然未达而人仕,但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乱时”指当时国家纷纭动荡,(875),发生了震撼李唐王朝的黄巢大起义,起义军转战十年。起义军失败后,秦宗权起来作乱,各自封王。乱世与静时一样对待学问,说明心态好。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


家山虽在千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千戈”借代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这联是说,家乡显在战乱中,然弟侄却能守礼自恃,不放弃道德修养,同时“何事”之问。


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卢入砚池中。 前一句从视觉上写,竹影子洒落在书案上,后一句从听觉上说,山野的泉水潺潺流人洗砚池中。


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这句是对侄子的勉励之词,无论世道怎样玄黄,“持危扶颠,皆出于学者”,有真才实学,总是能经世致用的。 前句是谭谆教海,年轻时不要害怕经历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否则,悔之已晚。后句是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终身事业也就寸寸丧失。“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


名家点评:

民国张静秋:这首诗如同黑夜里的繁星,在广袤的天空里熠熠生辉,能够振聋发聩,催人扬帆奋进。(《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


试题精选:



作者简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