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0月2日 (三) 15:00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郎溪县汉语拼音:Láng Xī Xiàn;英语:Langxi County),中国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南京市常州市、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州区广德县接壤。郎溪古称建平, 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区位优越。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现辖7个镇、2个乡,全县总人口33.39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3826.29公顷。

  地处长江下游平原与宣郎广丘陵结合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郎川河发源于广德,注入南漪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143毫米。矿藏有萤石、花岗岩、大理石、墨玉等。十字铺茶场和郎溪县茶场为茶叶生产基地。南漪湖特产银鱼。宣杭铁路、沪渝高速、214省道穿境而过。

  郎溪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建平土墩墓群、鸦山古徽道申报国家级文物单位。跳五猖、云舞、古南丰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等先后申报成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梅渚镇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郎溪县邮编:242100 代码:341821 区号:0563

行政区划

  郎溪县 辖4个乡、8个镇;93个村、15个居委会

  • :凌笪乡 姚村乡 飞里乡 幸福乡
  • :建平镇 梅渚镇 涛城镇 南丰镇 十字镇 毕桥镇 新发镇 东夏镇
  • 凌笪乡 辖 10村:汤桥、双庙、独山、凌笪、钱桥、候村、岗南、王桥、方里、下吴
  • 姚村乡 辖 10村:姚村、青山、潘村、袁村、永安、盛村、永丰、四青、西坡、夏桥
  • 飞里乡 辖 7村:秀水、三立、黄香、振兴、龙塘、湖滨、齐村;2居委会:飞里、茶厂
  • 幸福乡 辖 5村:三溪、王村、新法、塘埂、横闸
  • 建平镇 辖 10村:金牛、金桥、钟北、钟西、西郊、北郊、东郊、建桥、文昌、钟新;5社区:中港、祥兴、建平、中山、钟桥
  • 梅渚镇 辖 8村:黎明、复兴、镇东、大梁、定埠、周家、桃园、中房;2社区:定埠、梅渚
  • 涛城镇 辖 9村:管村、红星、长乐、合溪、凤河、庆丰、梅村、涛城、黄墅;1居委会:涛城
  • 南丰镇 辖 9村:万全、同庆、大杨、张钱、精忠、盆形、南山、南东、南西;1居委会:南丰
  • 十字镇 辖 9村:李村、大华、井明、十字、新和、双铺、水鸣、天子门、施吴;1居委会:十字
  • 毕桥镇 辖 5村:毕桥、灯塔、施宏、十井、长河新村;1居委会:毕桥
  • 新发镇 辖 5村:新发、官桥、北山、涧西、花园;1居委会:新发
  • 东夏镇 辖 6村:松林、朱候、三双、大圻、庄沿、东夏;1居委会:东夏

历史沿革

  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划广德县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设置建平县,隶属广德军,县治在郎步镇。郎步镇在县境中部,郎川河北岸。郎,县城居民之姓。步通埠,郎步,即郎埠,意为郎川河上泊船码头。郎步镇最早形成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建县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修筑城墙,周长780丈,设四门一水关。民国11年(1922年)设吉原保,属城厢区,区署及保办事处均设于城内。民国28年(1939年)设置在城镇,属第一区。民国29年(1940年)直属县政府。民国31年(1942年)12月10日仍改名郎步镇。民国34年(1945年)11月8日,更名吉原镇。何谓“吉原”?取《诗经·小雅·常棣》诗句“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之意,指水鸟跌落郊原,比喻兄弟友爱,有难相救。定镇名为“鹡原”,取其褒义。后因“鹡”字冷僻,书写也不便。

  1949年4月,郎溪解放,仍沿用吉原镇名。1950年2月,撤消了镇建制,直属在城区。1952年5月,成立郎溪镇。1956年1月,撤消区级建制,郎溪镇直属县人民政府。1959年7月,撤消郎溪镇建制,并入钟桥人民公社。1961年6月1日,将原郎溪镇及城西、文昌两个大队划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1月改称建平人民公社。1963年12月,郎溪镇从建平人民公社析出,恢复建制,更名城关镇。1982年1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4月18日将建平乡的城东村5个村民组和城北村10个村民组划入城关镇,建立镇辖东郊村和北郊村。1992年3月,城关镇和建平乡合并成立建平镇至今。

县名演变

  宋太宗赵光义于公元988年改元端拱,建县适逢改元,盛世承平,取其意定名“建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省新置一个建平县(今属辽宁省)。由于“两县同名,文递多误”。民国3年(1914年),建平县改名郎溪县。“因治南有郎溪水,取其意定名郎溪”。

地理

  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东与广德县为界,西至南与宣州区相连,西北与江苏高淳县毗邻,东北与江苏溧阳市相接。邻近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捷,318国道、214省道、宣杭铁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2009年末,辖8个镇、4个乡,全县总人口33.9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

  位于安徽省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的结合部,东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圩区占三分之一,郎川河自东向西横贯县境。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县茶园8万亩,年产干茶近万吨,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称号。主要土特产有“瑞草魁”茶、“古南丰”黄酒、金丝蜜枣、姚村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200万吨,居华东之冠。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石佛山、天子湖、南漪湖等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经济

  主要作物除水稻、油菜外还有茶叶,拥有亚洲第二,全国第一规模的十字铺茶场,是“中国绿茶之乡”。郎溪农业发达,但是工业相对落后,众多名优特产都是以原材料方式,销售至江浙地区。

特产

  “瑞草魁”是该县名茶,自唐代起就是贡品,1996年又荣获“中国茶叶金质奖”。除外还有“姚村闷酱、南湖银鱼、侯村蜜枣、钱桥吊瓜籽等”。

旅游

  “石佛山-天子湖旅游风景区”是该县唯一星级景区,该景区主体石佛山属于黄山余脉,山上石头造型各异、千奇百怪,又因传说地藏王菩萨在此处得道,故而此山名“石佛山”,每年的农历7月30是石佛山庙会。石佛山东西各有一个水库,站在山顶可以看见绿水环山、翠竹铺地,又因山上寺庙大多建在石头上,有诗云“一佛撑云石抱寺,两湖明镜水环山”。


文化

古建筑

  • 明代城墙:位于县城东南门郎川河北岸。
  • 独山砖塔:坐落于凌笪乡独山水库东畔,又名镇妖塔,是郎溪县现存唯一的古塔。
  • 侯村祠堂:坐落凌笪乡花树村的侯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几次修缮。该祠共3进,占地1200平方米。祠内雕梁画栋,保存精美砖雕石刻,后进保存四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建筑风格为徽派。天井院内两株牡丹相传至今200余年,每年初夏开花,花大如碗,艳丽夺目。
  • 张大千父母墓

胜迹

  据明嘉靖《建平县志》载,古代建平有8景,后雍正年间又增添4景。分别是:涛峰远眺、石涧春和、鸦山古迹、茅岭凝青、峡岭回峦、凤山胜景、石佛撑云、清溪漾月、赤埠蒸霞、平湖拍空、大岩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