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8月29日 (四) 07:45Laura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luò,tà 部首:氵 总笔画:14 部外笔画:11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ㄌㄨㄛˋ,ㄊㄚˋ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ILX 输入法:〔万能〕ILX 倉頡:EWVF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漯 luò

  漯河,地名,在河南。

(二)漯 tà

  漯河,古水名,在山东。

《康熙字典》释义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他合切【集韻】【韻會】【正韻】托合切,𠀤音錔。水名。【前漢·地理志】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縣。 又漯隂,縣名,屬平原郡,漢有漯隂侯。 又滀漯,水攢聚貌。【木華·海賦】𣽴濆淪而滀漯。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水名。出鴈門。或作灅㶟。○按《說文》本作濕,或省作𤂽。後以濕爲乾溼之溼,而𤂽又轉爲漯字。𤂽字右从日下糸。

首字为“漯”的词语

  漯漯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