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3月20日 (五) 05:42云贵组0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题与背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逐句释义: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傍晚时分伫立在东皋村头纵目远望,心中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靠近。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依:归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每一棵树木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秋色:秋天的景色。一作“春色”。
  落晖:夕阳;夕照。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放牧的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归家园。
  牧人:放牧牲畜的人。
  驱:赶(牲口)。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猎马:打猎人所乘的马。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便只好放声高歌,追怀起古代隐居山中、采野菜(采薇)过活的伯夷、叔齐了。
  相顾:相视;互相看对方。
  无相识:没有相识的人。
  长歌:放声高歌。
  怀:追怀,怀念。
  采薇:古时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野望》(王绩诗)诗意参考图


作品赏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为习近平主席讲话所引用

【释义】 躺在床上听外面的风声雨声,在梦中就像听到战马的铁蹄踏在冰封的河面。写出了作者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夜阑:夜深;夜将尽时。铁马:铁骑,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属重型兵种,又称重骑兵,是古代战争中威力巨大的力量之一。冰河:结冰的河流。入梦:进入梦境,指睡着;有时也指别人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讲话原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逐句释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