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8月31日 (六) 12:59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瑜伽汉语拼音:Yujia;英语:yoga,印地语:योग),佛教修行方法。也称瑜珈。梵文本义为“连接、接合”等。中国旧译为“相应”。中国佛教中用于表示总摄修心、修慧的法门。具体说是一种集中精神,调动内在生理以至心理潜能的修行方法。与佛教所说的禅相近,是佛教禅定的先前形式和基础。这一修习法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有采取,名目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会要求持守戒律,行以调息炼气,求达凝神观想。

  印度的《瑜伽经》(属婆罗门教瑜伽派体系)提出瑜伽有八支,即禁戒、持戒、坐势、制感、调息、持摄、静虑、三摩地(三昧)。佛教中各种以三昧为名的经典均属于瑜伽修法,《首楞严三昧经》、《月灯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后各宗提倡观法,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华严宗的法界观,法相宗的唯识观,净土宗的十六观和禅宗的各种参禅方法等,其有关著述也属于瑜伽。西藏密教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当中,除事部外,后三部都有瑜伽修法,内容为修风息、修明点,目的也仍然是小则求神通,大则求智慧,归趣于菩提觉悟。

  佛教认为瑜伽行者可证得三乘之果(阿罗汉、缘觉和佛三种果位),在证最后果位之前,因为瑜伽修炼,也可先得超人威力,即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前五种与婆罗门教瑜伽派相似,漏尽通为佛教所独有。神足通又分能变通、能化通两种。能变通有十八变,能化通有化为身、化为境、化为语三化。龙树在《方便心论》中还列举“瑜伽外道”有能小、能大、轻举、远到、分身等八自在。在《大智度论》中又列举有能轻、能自在等八神变。

  瑜伽修行是佛教求解脱智慧的重要途径,属定学范围。在南传佛教经典中,早就有《瑜伽抉择》一书。古印度的僧伽罗叉著的《修行道地经》即讲瑜伽禅定法。此经在汉地先有安世高译出略本,后由竺法护译7卷本。原来“瑜伽”是被译为“道”的。后来佛陀跋陀罗(觉贤)译“瑜伽”为“禅”。由《修行道地经》至弥勒、无著的《瑜伽师地论》,都联系到瑜伽禅定讲佛教三乘的修持法。最胜子的《瑜伽师地论释》中则说“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大乘佛教中有一派称瑜伽行派,就是在继承了中观派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在理论上对中观派有所抉择和批判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他们得自瑜伽禅定的心理体验而产生的。对于八识的陈述,除了理论上的分析,更有观想冥证的结果。毗钵舍那(“止观”的“观”)就是瑜伽实践之一的修持。它指修行者在心澄意静状态下,运用清明智慧,借观察外界事物于主体经验中唤起的表象,洞悉世界实相的直观活动。《瑜伽师地论》中有大量关于禅定发慧的论述,这就揭示了瑜伽实践与大乘瑜伽行派产生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