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1月24日 (日) 09:29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气预报(汉语拼音:tiɑnqi yubɑo;英语:weather forecasting),根据大气探测信息,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一区域或某一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概述

  天气预报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单站预报、天气图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

  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用简单生动的语言编成天气谚语,据此预测当地未来的天气。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观测仪器相继投入观测业务,依据温度、气压和湿度等单站气象要素的时间演变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这是天气预报的初级阶段。

  1851年,英国根据电报传来的各地气象观测资料,及时地绘制出地面天气图。在其上分析高、低气压等天气系统的位置和演变,据此制作出最早的天气图预报。20世纪30年代,利用无线电探空站网的观测资料,绘制出了高空天气图,结合当时气象科学研究的成果,如气团学说、极锋理论和长波理论等,使天气图预报方法更趋完善,预报效果不断提高。20世纪40年代,天气雷达投入应用。60~70年代,气象卫星进入业务运行,雷达回波图像和卫星云图直观而生动地显示出台风、暴雨、飑线、锋面、气旋和急流等天气系统的状况。把这些信息与天气图上天气系统的动力和热力特征结合在一起,使天气图预报方法的精度和时效均得到提高。

  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与动力气象理论、数学物理方法相结合,实现了数值求解经过简化的控制大气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组,使利用初始时刻的气象观测资料,客观地计算出未来的大气状况的数值天气预报成为可能。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成数量级的增加,对控制大气运动的物理因子更深入的理解,卫星遥感与常规探测相结合的大气探测系统逐步建成,更好的初值和更多物理因子的引入,到21世纪初,120小时的数值预报形势场达到了可用的水平。

预报种类

  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①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和中尺度数值预报场,对局地强风暴系统的动向进行的0~6小时的预警。②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72小时的天气状况。③中期预报。对未来4~15天的天气预报,主要预报有无天气过程及何种天气过程,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天气变化趋势。④短期气候预测。包括1个月至1年的预报和1~5年的气候趋势预报。主要应用统计方法、动力模式的延伸和海气耦合的气候模式等手段,对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的偏差量进行预报。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天气预报及其服务正在向全面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即从地球大气探测信息的获取、信息收集、气象信息加工和预测到分发服务,全部由计算机、服务器和通信网络来完成,工作人员根据屏幕显示,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各种预报服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