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2月8日 (日) 13:04河池锦都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辩证法汉语拼音:Bianzhengfa;英语:dialectics),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以问答进行,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来源

  辩证法源自于古希腊的逻辑辩证过程,并因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对话录的记载而为人所熟知。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才是最重要的,惟有基于理性(类似于逻辑,而不是感情),才是说服别人与及发现真理的正确方法,并且,是一个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真理能够在讨论所使用的推理和逻辑中被发现。

发展

  各种不同形式的辩证推理在古印度和西方出现,渡过了漫漫历史长河。其三种基本形式为:苏格拉底方法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其它还包括:印度教辩证法,佛教辩证法,中世纪辩证法,犹太教塔尔穆德辩证法,以及新教辩证法等。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