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4月23日 (六) 20:53阳春7号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阿洪口(莲海世界)


  博湖县(汉语拼音:Bóhú Xiàn;英文:Bagrax County),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博斯腾湖西岸。东北与和硕县交界,西北与焉耆县毗邻,西南与库尔勒市接壤,南与尉犁县相连。全县总面积3596.79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12年)。有汉、回、蒙古、维吾尔等民族。辖2个镇、5个乡:博湖镇、本布图镇、塔温觉肯乡、乌兰再格森乡、才坎诺尔乡、查干诺尔乡、博斯腾湖乡。境内有兵团二十五团。县政府驻博湖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430千米。

  地势低洼,南高北低,是属半封闭的盆地,县境地形分开都河三角洲、博斯腾湖、库代里克平原和库鲁克塔格山区四部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属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春季气温多变,干旱少雨,夏季干燥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年均气温7.9℃,年均降水65毫米。314国道、南北疆铁路过境。古迹有建于1866年的巴格希恩随木喇嘛庙等。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1971年建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2%。县辖5乡2镇,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近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占总人口71.3%。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旅游、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上连开都河,下接孔雀河,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1200余平方公里,小湖区面积为400余平方公里,分布有大小不等的16个小型湖泊,水体总容量近100亿立方米,湖水灌溉着巴州孔雀河流域万顷良田,被喻为“巴州的母亲湖”。同时,博斯腾湖还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水源地,从2000年至今,已先后八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累计调水23.8亿立方米。博斯腾湖拥有丰富的渔业、芦苇、食盐、蒲草等自然资源,是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现有鱼类品种32个,乌鳢、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赤鲈、鲫鱼、青虾、草鱼、螃蟹10个水产品种和大湖区150万亩水域分别通过国家有机鱼产品和产地认证,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达9052吨;芦苇产业链不断延伸,芦苇产量达21万吨。博斯腾湖自然风光秀丽,湖内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睡莲群、种类数量众多的候鸟,是适合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赤鲈、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等 32种人工放养和自然繁殖的淡水鱼品种。环湖芦苇面积达 40万亩,芦苇年储量 20 多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自然风光雄齐秀丽, 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4年被评为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大风景名胜旅游区,有著名的旅游景区莲花湖、白鹭洲、阿洪口、大河口、落霞湾等。博湖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食盐、芒硝、泥炭等,石油储量占焉耆盆地储量的 70%左右。全县交通便利,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柏油路面;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贯通全县,移动通讯覆盖全境;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 100%。初步建立了成人高、中等教育网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邮编:841400 代码:652829 区号:0996


行政区划

  辖2个镇、5个乡:博湖镇、本布图镇、塔温觉肯乡、乌兰再格森乡、才坎诺尔乡、查干诺尔乡、博斯腾湖乡。境内有兵团二十五团。县政府驻博湖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430千米。

博湖县成立后,按国务院、自治区、自治州的文件精神,博湖县接管博斯腾湖水产管理处和博斯腾湖管理委员会;将原属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及和硕县博斯腾湖管委会辖区、焉耆县五号渠公社下三号大队3个生产队,以及州种畜场划为博湖县辖区,辖区内还有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5团场、27团种马场、建筑工程第二团等单位。

全县辖5乡2镇,29个村(居)民委员会,119个村民小组。

1、博湖镇:下辖查斯布呼居委会、哈尔古比居委会、查斯托勒盖居委会、滚哈尔居委会。

2、本布图镇:下辖劳希浩诺尔村、再格森诺尔村、本布图村、新布呼村、芒南查干村、乔鲁图木呼尔村、那音托勒盖村。

3、查干诺尔乡:下辖查干诺尔村、乌腾郭勒村、敦都布呼村。

4、才坎诺尔乡:下辖才坎诺尔村、莫盖图村、哈尔努敦诺尔村、赛罕乌敦村、拉罕诺尔村。

5、乌兰再格森乡:下辖乌兰再格森村、席子木呼尔村、乌图阿热勒村。

6、塔温觉肯乡:塔温觉肯村、敖瓦特村、克日木哈尔村、东大罕村、哈尔恩格村、科克莫敦村。

7、博斯腾湖乡:下辖库代力克村。


历史

  博湖,旧称宝浪苏木。县因临博斯腾湖而得名。“博斯腾”蒙古语为站立的意思,有三山屹立在湖中而得名。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 历史上均属焉耆。17世纪中叶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回国的蒙古族和硕特部落逐水草游牧于开都河下游及博斯腾湖湖滨地带。1941年迁住乌什塔拉,1946年属和硕县,此后一直隶属和硕县管辖。1970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博湖县,以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以及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公社的3个生产队为其行政区域,驻地为包拉苏木,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1971年4月正式设县。

博湖县1971年建县,建置历史较短。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汉西域都护府辖地。 唐代,受唐安西都护府管辖。 元代,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十三年(1218)年蒙古完全统治新疆,博湖属察合台汗国。 明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博湖属哈密都护府管辖。万历年间,居住在焉耆盆地的蒙古族鄂岳奇所属部分部落迁往俄罗斯额济勒河流域一带居住,博湖为准噶尔部库车王统辖。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游牧于俄国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和硕特部,因不甘忍受沙皇俄国统治者的压迫和奴役,在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冲破沙俄帝国的围追堵截,历经千难万险回归祖国。中路和硕特三旗被清政府安置于开都河中下游平原及博斯腾湖一带放牧,三旗自为一盟,名为巴启色勒启勒图盟,归伊犁将军节制。从此和硕特部就定居于博湖地区。 民国时期,民国10年(1921),杨增新统治新疆时,博湖地区属焉耆行政公署管辖。民国28年(1939),盛世才实行“改土归流”后,博湖地区属和硕设治局管辖。民国35年(1946),和硕县成立后,博湖地区为和硕县第三行政区(和硕滩区)。 新中国建立后,博湖地区属和硕县管辖,为和硕县的第三乡,后改为第三区。1953~1954年,为和硕县的第二区和第三区。1958年后,为和硕县的跃进公社(塔温觉肯公社)、光明公社(查干诺尔公社)。1970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博湖县,1971年4月20日博湖县正式成立,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


1996年,博湖县辖1个镇、6个乡:博湖镇、塔温觉肯乡、本布图乡、乌兰再格森乡、查干诺尔乡、才坎诺尔乡、博斯腾湖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博湖县常住总人口53528人,其中:博湖镇12531人、塔温觉肯乡7640人、本布图乡9354人、乌兰再格森乡3062人、才坎诺尔乡7271人、查干诺尔乡7286人、博斯腾湖乡922人、兵团25团虚拟乡5462人。 2003年,博湖县总面积3596.79平方千米,总人口56715人。辖2个镇、5个乡:博湖镇、本布图镇、塔温觉肯乡、乌兰再格森乡、才坎诺尔乡、查干诺尔乡、博斯腾湖乡。境内有:二十五团场。县人民政府驻博湖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博湖县常住总人口54788人,其中:博湖镇13057人,本布图镇9408人,塔温觉肯乡7357人,乌兰再格森乡2847人,才坎诺尔乡6166人,查干诺尔乡8933人,博斯腾湖乡1857人,兵团二十五团5163人。



地理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 ,全境总面积 3808.6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碟状谷地,开都河三角洲平原海拔 1047—— 1055米,平均坡降 1/4000。山地海拔 1074—— 2387米。博湖县深居内陆属于中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气候温和,热量适中,干热风少,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 9.1℃,年均降水量 93.3毫米,蒸发量为 1853毫米,年日照 2793.6— 3136.5小时,无霜期 219天左右。具有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等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


自然资源

  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赤鲈、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等 32种人工放养和自然繁殖的淡水鱼品种。环湖芦苇面积达 40万亩,芦苇年储量 20 多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自然风光雄齐秀丽, 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4年被评为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大风景名胜旅游区,有著名的旅游景区莲花湖、白鹭洲、阿洪口、大河口、落霞湾等。博湖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食盐、芒硝、泥炭等,石油储量占焉耆盆地储量的 70%左右。全县交通便利,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柏油路面;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贯通全县,移动通讯覆盖全境;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 100%。初步建立了成人高、中等教育网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水土资源】

   博斯腾湖水域总面积 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43%,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湖区总容量近 100亿立方米,对焉耆盆地的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缓和气温变化,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阻止干热风袭击,直接影响湖区周围生物组成,是焉耆盆地的天然调节水库。开都河流经博湖,年径流量 33亿立方米,流经宝浪苏木时分东西支河道,东支注入大湖区,西支注入西南小湖区。开都河总流域面积 22900平方公里,总汇水面积 613平方公里,汇水量 52亿立方米,其水系天山雪融水,水源丰富,水质优良,不仅是焉耆盆地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水源,而且对博斯腾湖及孔雀河流域水量的变化起着调节作用。除开都河外,博湖县还有 5条总长约 55公里,年径流量 0.062亿立方米的泉水沟。 
   博湖县土地总面积 200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3.92%,山地面积 68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 1360平方公里,沙漠总面积 691平方公里。其中:开都河三角洲土地面积 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0.2万亩,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便利、气候湿润温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南山地区土地面积 1590平方公里,有 40万亩宜农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呈东西走向,随山势起伏呈带状分布,平均坡降 1: 21。 

【特色农副产品】

   博湖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工业番茄、辣椒、甜菜、打瓜、棉花、各类蔬菜。 2007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3.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2.2万亩,其中工业番茄种植面积 5.1万亩,辣椒种植面积 1.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 10.5万亩。县内已形成中粮屯河博湖分公司、万福辣椒制品有限公司、红多多番茄制品公司、江皓工贸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湖泊资源】

   水产资源: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 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3808.6平方公里的 43.2%,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 1200余平方公里,小湖区面积为 400余平方公里,湖群密集,分布有大小不等的 16个小型湖泊,是新疆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博斯腾湖具有较丰富的饵料资源,具有适合多种鱼类生存繁殖的环境。湖中现有 30多个鱼类品种,主要有池沼公鱼、赤鲈、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品种,年捕捞量在 5000吨左右。沿湖周边已形成 5000亩的水产养殖开发带,主要从事螃蟹、南美白对虾、鱼云斑鱼回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目前,博斯腾湖出产的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河虾、河鲈、鲫鱼、乌鳢、草鱼九个水产品种通过了国家有机鱼食品认证委员会的评审认证,认证范围为 150万亩,博斯腾湖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博斯腾湖引种的莲藕、茭白、湘莲等水生植物相继获得成功。 
   芦苇资源:博斯腾湖是我国主要芦苇产区之一,苇区总面积 59.33万亩,其中自然苇区面积 39.72万亩 ,人工育苇面积 19.61万亩。主要分布为黄水沟 18万亩 ,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 41.33万亩。芦苇年储量达 20多万吨,芦苇年销售收入达 4869万元,芦苇品质好,枝干粗而长,作为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的优质原料,主要销往新疆博斯腾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巴州第一造纸厂、马兰造纸厂等州内造纸企业以及石河子天宏纸业等疆内造纸企业。 
   旅游资源:博斯腾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自治区级旅游开发重点景区,不仅是整个焉耆盆地的天然调节水库,而且是近百万巴州人民的生命水源,更是博湖旅游业的一个支柱。湖内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睡莲群、种类数量众多的候鸟和湖泊景观,是适合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沿湖有白鹭洲、阿洪口、莲花湖、大河口、金沙滩、银沙滩等 16个旅游景点。现有国家 3A级景区 3个,其中白鹭洲、阿洪口、金沙滩被自治州列为三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湖东南岸有面积为 691平方公里的艾勒逊乌拉沙漠,极端干旱的沙漠与巨大湖水及芦苇湿地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以干旱而著称的大西北,这样两种格格不入的景致交相辉映,湖沙交融的场景给人留下极为震撼和深刻的奇特印象,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还常伴有海市蜃楼现象出现。 3000多年历史的大湖与湖岸南面的大漠均保持了完整的原始自然风貌,水上苇荷连绵,珍禽异鸟相戏,陆上红柳、胡杨丛生,常有黄羊、野鹿等珍稀动物出没。目前全县各旅游景点总投资额约 3.2亿元,有各类游船(艇) 240只(艘),旅游直接从业人员 1500余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基本配套的服务体系,正逐步从“接待事业型”到“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方向发展。 

【畜牧资源】

   博湖县自古就是焉耆盆地的天然牧场,草场类型多,牧草种类丰富,全县有天然草场 100万亩。主要草场有南山山地草场、北山山地草场、平原草场。博湖地区广阔肥沃的草地、湖滨沼泽和山地草场植被种类繁多,宜食性强,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生猪、牛、羊等传统畜牧业同时,乌苏里貉、狐狸、鸵鸟、麻雁等特色养殖业逐步兴起,促使传统畜牧业不断向现代畜牧业发展。 

【矿产资源】

   博湖县地处焉耆盆地东部,地质构造属古生代天山海西褶皱带,由中新生代凹陷陆相沉积形成,又具有海相地质形态。焉耆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在博湖县发现宝中、宝南、本布图镇等三大油气构造带后,又探明“本东”千万吨级油气高产油田。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608× 108立方米,探明溶解天然气储量 45.23× 108立方米,可开采溶解天然气地质储量 12.05× 108立方米。 
   除石油资源外,博湖县还有芒硝、湖盐、泥炭、煤及储量不明的水晶石、云母、铁、铜、方解石、铅、石墨等矿产资源,分布广,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其中:芒硝和湖盐储量较大。



旅游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阿洪口(莲海世界)

  白鹭洲,位于博斯腾湖南岸,距县城40公里、库尔勒市60公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游览面积50平方公里,是1998年为响应自治区实施“两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推出的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王乐泉书记非常关注景区开发建设情况,曾两次到该景区视察。白鹭洲以“旷”“奇”“野”著称,南邻美丽的博斯腾湖,北邻艾勒逊乌拉沙漠,一边是极端残酷、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另一边是沙滩和湖泊的舒适宜人,浪漫的情调令人陶醉,形成强烈的反差。目前,白鹭洲开发建成金海湾、白鹭洲头、白鹭园、海龙度假村、双湾竞秀五个小区。

  阿洪口(莲海世界),是中国最大的野生睡莲栖息地,万亩野生睡莲遍布湖区。景区内集游览、观赏、娱乐、度假休闲为一体,野生睡莲观赏区内有各种水鸟的天堂,在芦苇荡里白鹭、沙鸥、野鸭、天鹅随处可见,从而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多么的美妙。在这里吃、住、行、游、购、娱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阿洪口(莲海世界)游客中心集投诉、咨询、购物、休憩等功能于一体,其投用将有力提升博斯腾湖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标准,加快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步伐。莲海世界(阿洪口)旅游景区是开展休假旅游、新婚蜜月旅游、家庭旅游、社会团体旅游、会议旅游、离退休职工、老干部疗养旅游等活动的首选地。莲海世界(阿洪口)游客中心的总面积580平方米,内部装修、设施完全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设有游客休息区、影视厅等多个功能区,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为游客提供各类旅游咨询服务。游客服务中心内部设施齐全,功能一流,能够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导游服务、特殊人群服务、小件寄存、旅游商品等十余项服务,同时还配有旅游线路指南、景点简介、导游语音提示系统等多种设施,提升了游客休息区、邮政服务区、特色纪念品专区和各种便捷服务,全方位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标准和接待能力,让游客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博斯腾湖湿地科普馆位于莲海世界—阿洪口景区。总投资300万元,面积900平方米,分为鸟类生态区、植物生态区、野生动物生态区、鱼类生态区、湿地文化区等八大功能区。游客置身其中,可充分了解博斯腾湖湿地科普知识,并通过目前国内最先进的5D无线传输技术,在荧幕上看到景区湿地保护核心区内鸟类、野生动物的觅食、繁衍等生活习性的场景,展示博斯腾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