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都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5月29日 (一) 15:47燕赵组0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隋唐都市,中国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统一国家的重建,都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较著名的都市有长安、洛阳、开封、成都、扬州、广州、明州、泉州等,其中洛阳和开封在五代时曾是不同政权的都城。

  长安 隋唐两代首都。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命高颎、宇文恺等在汉代长安故城东南20里,龙首原之南规划创建新都,次年迁入,定名大兴城。唐初长安称京城,天宝元年(742)改称西京。全城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宫城居北,为皇宫所在;皇城居宫城南,为各官衙所在;外郭城(京师城)居宫城、皇城的东、南、西三面,为官民住宅及工商市肆所在。宫城居都城北部正中。太极宫(隋名大兴宫)居宫城中央,宫城东部为太子的东宫,西部为宫女居住的掖庭宫。太极宫前殿太极殿是皇帝日常接见群臣的“中朝”所在,两侧分设中书省、门下省等机构。北面的两仪殿(隋名中华殿)是皇帝和少数大臣议政的“内朝”处所,两侧为皇帝寝宫。皇城内有中央衙署及太庙、社稷。长安城中最重要的朱雀大街因朱雀门得名,因起于承天门,亦名天街。全城有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108个坊(隋称里,大明宫、兴庆宫建后为109坊)及两个市,形成棋盘式网形方格。坊(里)是居民住宅区。东市(隋称都会市)和西市(隋称利人市)为工商区,分设于皇城东南和西南。贞观八年(634)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城东北龙首原上建永安宫,供太上皇(即唐高祖李渊)避暑使用。次年改名大明宫。后大明宫取代太极宫,成为唐朝主要宫廷,除玄宗外,诸帝都在此居住听政。大明宫正殿为含元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地,宫西部的麟德殿是举行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之处。宫的北部中央有著名的太液池。兴庆宫在东郭。开元二年(714),唐玄宗李隆基于旧居兴庆坊置宫,因名兴庆宫。玄宗于此起居听政。

  隋唐长安城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会,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亚洲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经常往来于长安,国内各族及邻国常派子弟来留学。长安城的建筑规制也为国内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及外国所仿效,如渤海的上京、日本的平安京即系仿长安建造。长安自安史之乱以后迭遭兵燹破坏,往往在乱定后又基本恢复。但是到了昭宗天祐元年(904),朱温迫昭宗迁都洛阳,拆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因而遭到了毁灭性的彻底破坏。此后历朝不再在此建都,未再谋求恢复。在昭宗东迁的同年,朱温移佑国军于长安,以韩建为节度使,韩另筑一大大缩小了的新城于原皇城及部分宫城旧址,基本上即今西安城。

  洛阳 隋唐时仅次于长安的全国政治中心。隋炀帝和武周时,并曾取代长安成为首都。五代后梁、后唐也曾建都于此。仁寿四年(604)隋炀帝杨广即位,诏以洛阳为东京;大业二年移都于此。此后成为实际上的首都。五年,东京改称东都。唐显庆二年(657),置东都于此,官司准长安。武则天称制,光宅元年(684)改东都为神都,遂定为首都。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复称东都,次年才迁回长安。天宝元年(742),改东都为东京。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父子、史思明父子建号为燕,都曾以洛阳为都城。平乱后,唐仍以洛阳为陪都,称东都。天祐元年(904)朱温迫昭宗迁都洛阳,但其时中原的实际政治中心已在汴州(今河南开封),洛阳只作了三年名义上的首都。

  隋初,炀帝下诏营东京。大业二年正月建成。洛阳城阙宫室的壮丽,有过于长安。隋唐之际,宫殿多被战火焚毁。唐代自贞观至开元天宝间,城郭宫阙经修缮增筑而日益壮丽,居民迅速大量增加。居民中还杂有为数可观的外国商人。盛唐洛阳的繁盛遭到安史之乱的毁灭性破坏,以至“城中寂无鸡犬”、“四野俱无耕者”。后逐渐有所恢复。

  隋洛阳宫城皇城位于全城西北隅地势较高处,布列街坊于其东南,格局不规整。唐洛阳城由宫城、皇城、东城、都城(外郭城)等几个城组成。宫城居西北。皇城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宫城。东城在宫城皇城之东。宫城正门为应天门,正殿为含元殿,另有殿、台、堂、院数十处和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廨署。皇城和东城内列置社、庙及省、寺、监、府、卫、坊、局等百司。宫城之北又有曜仪城、圆璧城以居妃嫔。东城之北是积贮粮食的含嘉仓城。城内纵横各10街。每两条直街和两条横街之间一般就是一个坊,全城共103坊。又有南、北、西三市。除洛水、伊水、瀍水外,城内又有通济、通津、运、漕等渠,故给水便利,航运通畅。

  开封 北周时名汴州。隋初因之,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天宝元年(742)改称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汴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升为东都开封府,是为都城。其后虽一度迁都洛阳,开封改为陪都,但都、府各称不废。后唐都洛阳,罢东京开封府,降为汴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复都汴州,又建为东京开封府。自此历后汉、后周入宋,因袭不变。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自隋开通济渠,汴州扼漕运要冲,而逐步发展成为联系南北漕运的枢纽,成为资用富饶的水陆都会。中唐以后,朝廷财赋多仰给江南,汴渠成了唐廷的生命线,其地位更加重要。为确保江南漕运畅通和备御强藩作乱,唐廷节度使驻此,汴州遂又成为中原的重要军镇。唐末,朱温以汴州为根据地,称雄中原,后篡唐称帝,建都于此。自此终五代,汴州长期为都置府,成为中原朝廷的政治中心。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建都于此。唐时汴州城仅周五里,为节度使的牙城。建中二年(781)增筑罗城,周20余里。周世宗于显德二年(955)“诏展外城”。三年正月,正式动工兴建,周48里。此外,又修复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道网。

  扬州 隋唐时东南水利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国内外贸易都会。隋开皇九年(589)平陈,改吴州为扬州;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唐武德时复为扬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扬州。五代吴、南唐时为江都府;周世宗取淮南,复为扬州。长期辖有今江苏扬州市和南通市部分地区,附郭为江都、江阳两县,故址即今扬州市区。隋统一全国以后,因扬州居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城市迅速繁荣。隋炀帝曾三次巡幸至此,营建江都宫等宫苑。隋唐的扬州代替了六朝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地位,成为长江下游最大的政治中心。唐末为杨行密所据,封吴王,入五代,吴尽有淮南及江南东西道之地,而权归徐温、徐知诰父子。天福二年(937)李昪(徐知诰)代吴称帝(南唐),定都江宁(今江苏南京),长江下游的政治中心又回复六朝之旧;但江都仍称东都。安史之乱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而江南的粮盐都先在扬州集中,然后起运北上或转输各地。扬州在唐代既是全国最大的物资转运站和集散地,又是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手工业产品以铜器,特别是铜镜最负盛名,丝织业、造船业也很发达。昭宗时经连续6年之久的兵火,使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景福元年(892)以后,在杨行密较稳定而宽缓的统治之下,不久又渐复旧观。唐代扬州有大小两城:小城即牙(衙)城,在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为官署所在;大城即罗城,在蜀冈之下,是市肆民居所在。

  成都 隋唐五代时期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都会。隋文帝时称益州,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蜀郡,唐武德元年(618)称益州,天宝元年(742)又称蜀郡,至德二载(757)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罢南京。长期辖有今四川成都平原大部分地区;附郭在隋为成都一县,唐分置华阳县(初名蜀县),即今成都市区。成都城既是腴美的成都平原,也是整个“天府之国”的巴蜀盆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历代如此。唐代以丝麻织物为主要贡品,又产蔗糖、金银器、瓷器,传统的蜀锦尤负盛誉。成都的繁荣在全国城市中可与扬州媲美,故有“扬一益二”之说。文学艺术高度发达,五代时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旧城相传筑于战国时张仪,隋文帝封子秀为蜀王,杨秀附旧城增筑西南二隅,通广10里。唐乾符三年(876)西川节度使高骈筑罗城,周25里,开10门。后唐天成二年(927)孟知祥又展筑至42里。后蜀孟昶时在城上遍植芙蓉,此后成都城遂有芙蓉城之称,简称为蓉。

  太原 唐五代时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唐开元以后的太原府,原为隋文帝时的并州,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太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并州。辖有相当今山西中部地区10余县之地,附郭为晋阳、太原两县,故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一带。武周长寿元年(692)因并州为武氏故里,置为北都。中宗复国号为唐,罢北都。开元十一年(723)复置北都,升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742)改北都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太原一直是左右中原大局的雄镇。唐末李克用据之与朱全忠相抗衡。五代时,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先后在此建立后唐、后晋、后汉政权。后周代后汉时,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又在此建北汉政权。唐太原城由西、东、中3城组成:汾水西为府城,是太原府、晋阳县的治所。城内又有大明城、新城、仓城3个小城。东城在汾水东,是太原县的治所。中城连接东西二城,汾水贯城南流。3城都在宋平北汉时被毁。府境饶铜铁矿,冶铸业发达。铜镜、铁镜为主要贡品。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地近边塞,突厥、沙陀常以马在此互市。

  广州 唐五代时中国对外贸易主要口岸之一。隋唐时期的广州,隋仁寿元年(601)曾改名番州,隋大业三年(607)、唐天宝元年(742)曾两度改名南海郡;五代南汉时改名兴王府。长期辖有今广东珠江三角洲及东、西、北三江下游地区;附郭南海、番禺两县,即今广州市区珠江北岸中部。广州城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以来即如此,隋唐五代时又有所发展。唐代的广州造船、纺织、陶瓷、造纸等手工业很发达。唐曾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专营对外贸易,征收舶脚税。外商多集中居住,设番长主领其事,协助政府解决有关纠纷。唐代州城有三重,乾符六年(879)毁于战火。天祐年间刘隐更筑,较前有所扩展。

  泉州 唐五代时中国对外贸易主要口岸之一。隋开皇九年(589)改丰州为泉州,时州治闽县(今福建福州),大致辖有今福建全省。唐圣历二年(699)分泉州南部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又改泉州为闽州,武荣州为泉州,因州北主山清源山(一名泉山)有孔泉而得名。天宝元年(742)曾改称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泉州。初治南安(今福建南安丰州),开元八年(720)移治今泉州市,并置晋江为附郭县。唐代泉州城周围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相继出现,农业生产有显著发展。制瓷业十分发达。属全国造船中心之一,又生产绢、纻,绵、丝、蕉、葛是该州的贡品。五代闽政权时,泉州的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等又有较大的发展。南唐灭闽后,留从效据有泉、漳二州,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扩建了泉州城。并且在城周环植刺桐树,此后,刺桐城和桐城成了泉州的别称。

  明州 唐五代时中国对外贸易主要口岸之一。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于鄮县(今浙江宁波东南15千米)置明州,因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天宝元年(742)改称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长期辖有今宁波市市区及其辖县和舟山地区。大历六年(771)移鄮县治于三江口(今宁波市区),长庆元年(821),又移州治于此。五代吴越改鄮县为鄞县。海港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造船等手工业有一定规模。骨木镶嵌工艺驰名国内外。五代时城郊郭家畤一带发展成为著名的青瓷主要产地。海上交通以与日本来往为最多,自明州放洋,到九州北部,为中日间最短航线。对日往来以开成为断,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政治来往与文化交流为主,日本遣唐使和宗教界、文化界人士常由此登陆或归国。后期以货物贸易为主。五代十国时除了对日贸易外,又开始与高丽(今朝鲜)、东南亚等20余国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