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3月11日 (三) 17:40云贵组01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题与背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逐句释义: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夕: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贬: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潮阳:。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圣明:指皇帝。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的露水沾湿我衣裳。
  道狭:小路狭窄。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沾湿,打湿。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身上的)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归隐)的意愿就行了。
  不足:不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归园田居参考图


作品赏析:



逐句释义: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