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3月12日 (四) 06:13云贵组01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题与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逐句释义: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湖:此指洞庭湖。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气蒸:一作“气吞”。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摇动。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的露水沾湿我衣裳。
  道狭:小路狭窄。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沾湿,打湿。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身上的)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归隐)的意愿就行了。
  不足:不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归园田居参考图


作品赏析:



逐句释义:



1.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分)

【答案】(2分)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1分),(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2分)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四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诗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3.这两句写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蒸——蒸腾”“撼——摇动”,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4.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岁暮归南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比较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

8.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6分)

9.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8.不相同。《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又无可奈何。(1分)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

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

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不甘寂

寞,渴望被举荐。(1分)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

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2分)

9.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

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1分)既是对眼

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

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2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