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8月10日 (一) 07:18西南组22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乐府诗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从军行》本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故曰“古”。内容多写军情边思。本诗借汉武帝的开边,讽唐玄宗的用兵,末两句感慨尤深,沈德潜云:“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逐句释义: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
  饮(yìn)马:使马喝水。饮,使动词。
  傍:顺着。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名。唐亦置县。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在风沙的昏暗中只听到刁斗的声音,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行人:指出征战士。
  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形似锅,白天作炊具,能容一斗。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西域国名)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琵琶,据刘熙《释名》,本胡人马上所弹乐器。
  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城郭: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大漠:大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胡雁:雁。雁来自北方胡地,故称。
  胡儿:指胡人。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拚命。
  闻道:听说。
  玉门:玉门关,古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和敦煌西南的阳关同为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六朝时关址东移至晋昌城(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倒塌废弃。
  遮:阻拦。
  逐:追随的意思。
  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这里泛指将帅。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宫而已。
  荒:边远地区。
  空见:徒见;只见。
  蒲萄:即葡萄,本西域特产,汉武帝时采蒲萄、苜蓿之种归,植于离宫旁。



作品赏析:



试题精选: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