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视频解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封面)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字幕)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唐诗三百首》选录此诗,诗题为《出塞》,归类为乐府诗
(字幕,玉门关视频)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边的关口,汉朝时是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这里到处都是戈壁与沙漠。南北是阿尔金山和马鬃山,中间是一片平坦的走廊式平原,河流从此流过,汇入罗布泊盆地。玉门关就在一片大戈壁和冲积平原的交接处。 汉武帝元鼎或元封年间(公元前116年至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在此时随之设立。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 2014年,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题) 写作背景
(滚动) 王之涣早年及第(及第:指古代科举考试中选,一般指考取进士),曾担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被罢官。 据王之涣墓志铭,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标题) 逐句释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远远望去,黄河好像奔流在白云间,一座孤城(可能指玉门关),就在这万仞高山之中。

黄河:一作“黄沙”。
孤城:指玉门关。
万仞:形容极高。仞(rèn),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羌笛(qiāng dí):羌族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何须: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要。
杨柳:《折杨柳》曲。古人常以笛吹《杨柳》,喻别离之凄苦。


(标题) 作品赏析
(滚动)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首句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这首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标题) 作者简介
(滚动)
王之涣,唐朝著名诗人。字季凌。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后因受谤毁,辞官归乡里。15年后出任文安县尉,在任内去世,享年55岁。
王之涣的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六首。
他的另一首诗《登鹳雀楼》,极负盛名。成就了千古名楼鹳雀楼。现在鹳雀楼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经典名句,至今广为流传。


出塞/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唐诗三百首》选录此诗,诗题为《出塞》,归类为乐府诗

  据王之涣墓志铭,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逐句释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远远望去,黄河好像奔流在白云间,一座孤城(玉门关)就在万仞高山之中。
  黄河:一作“黄沙”。
  孤城:指玉门关。
  万仞:形容极高。仞(rèn),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羌笛(qiāng dí):羌族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何须: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要。
  杨柳:《折杨柳》曲。古人常以笛吹《杨柳》,喻别离之凄苦。
  玉门关:古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和敦煌西南的阳关同为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六朝时关址东移至晋昌城(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代以后倒塌废弃。


出塞 题图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遗址)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诗的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20


拓展阅读: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

其 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 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年),唐朝诗人。字季凌,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因受谤毁,去官归乡里。15年后出任文安县尉,在任内去世。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六首。(《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