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集》汉语拼音wàn yè jí ),(拉丁文:Man'yō-shū),日本现存最古的诗歌总集。共20卷,收录和歌4,500余首。此外还有汉诗4首、汉文1篇、汉文书简若干。编者和成书时间不明。据日本学者考证,它不是一次编纂而成的,大概在经过1卷本、2卷本、16卷本之后,于8世纪70~80年代经大伴家持之手形成了流传至今的20卷本。书名的命名时期不详,一般认为书名中含有祝愿歌集流传万世之意。

分类

  由于《万叶集》是在多次扩编后形成的,编辑体例不像后世歌集那样整齐划一,但从现存20卷的结构上看,在编纂的最初阶段(7世纪末至8世纪初),就已确立了根据内容将和歌分成“杂歌”、“相闻”、“挽歌”的三大分类法,并按照作品的时间顺序将当时汇集的杂歌收入卷一,相闻和挽歌收入卷二。杂歌的范围最广,包括行幸、狩猎、游宴、四季、自然、宫廷及日常生活等场合中所作的不属于后两者的各种内容;“相闻”一词的原意与相问相同,其中汇集着私人间相互问候的和歌,主要有夫妻、恋人之间的恋歌,也有一些表达父子、兄妹和朋友之间的亲情和友谊的作品;挽歌是追悼亡者的歌,既有在葬礼时为死去的皇子皇女所咏诵的殡宫挽歌,也有为悼念亡妻或其他人而写的作品。上述三大分类法在《万叶集》的扩编过程中(卷十六之前)一直被遵循下来,并派生出四季杂歌、四季相闻以及譬喻歌、问答、正述心绪、寄物陈情、羁旅发思、有由缘歌等根据表现方法和内容而定的小分类。20卷中只有后4卷不同,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收录的,有“家持的和歌日记”之称,由此可以推断后4卷可能是在前16卷形成之后才附加上去的。

形式

  万叶和歌的形式以长歌(261首)、短歌(约4,200首)和旋头歌(62首)为主,此外还有佛足石歌和连歌各1首。和歌的基本句型是五音句和七音句,歌体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组合顺序和句数的多少。短歌由5句共31个音(5、7、5、7、7)组成。长歌在短歌的基础上可以自由伸展,句式可以表示为5、7、5、7……5、7、7。旋头歌由6句共38个音(5、7、7、5、7、7)组成。佛足石歌因现存奈良药师寺佛足石歌碑所刻歌谣的歌体得名,由6句共38个音(5、7、5、7、7、7)组成。连歌采用将短歌的上句(5、7、5)和下句(7、7)由不同人咏出的形式,后来又由短连歌发展成多人联咏的长连歌并从和歌中独立出来。集中的这首短连歌可以说是连歌中最早的作品。由于平安朝以后长歌等歌体逐渐衰亡,和歌成了短歌的同义语,因此,歌集中所保存的各种歌体的和歌也成为十分珍贵的资料。

内容与风格

  万叶时代正值日本文学从口头文学步入记载文学的重要转折期。从集中所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歌是如何在以《文选》和《玉台新咏》等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影响下从不定型的古歌谣迅速发展成为多种歌体并存的定型诗的全部过程。因此,万叶和歌的内容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十分丰富。从歌风的变迁来看,通常可以将万叶时代这130年间划分为以下4个时期:①舒明朝到壬申之乱的平定(629~672)为第一期,又称万叶初期。和歌处于从不定型向定型发展的过渡时期,歌风朴素明朗,既保留着口头文学歌谣的集团性,又反映出大化改新(645)之后在汉诗文的影响下文学意识的觉醒。歌人以皇室成员为主,有舒明、齐明、天智、天武四位天皇、有间皇子等,代表歌人是女歌人额田王。②壬申之乱至奈良迁都之前(672~710)为第二期。这一时期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律令制的完成期。社会安定繁荣。以宫廷为中心的和歌创作进入最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宫廷赞歌和宫廷挽歌,同时作品的修辞性和抒情性也大大增强。长歌、短歌、旋头歌的形式臻于成熟,并形成了作为万叶和歌声调特色的五七调。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柿本人麻吕的作品中实现的。他的长歌气势恢弘、修辞华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枕词等传统手法与来自中国诗赋的修辞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长歌史上的顶峰之作。柿本人麻吕不仅是第二期的代表歌人,也是万叶和歌的代表。此外,这一时期的主要歌人还有以叙景见长的羁旅歌人高市黑人、擅长即兴歌的长意吉麻吕和持统天皇、大津皇子、志贵皇子等皇族歌人。③奈良迁都至天平五年(710~733)为第三期。此时,古代律令制度的弊端逐步暴露,和歌中的国家意识也开始减弱并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在中央歌坛山部赤人、笠金村等人继承了柿本人麻吕宫廷赞歌的传统,其中赤人的叙景歌风格清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九州的大宰府形成了以大伴旅人(家持之父)和山上忆良为中心的筑紫歌坛。二人均在汉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作品中汉诗文和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山上忆良,青年时代曾作为遣唐少录赴唐(702),创作了《贫穷问答歌》等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生疾苦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倾向。此外,高桥虫麻吕以民间传说为内容的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歌也颇具特色。④从天平六年至天平宝字三年(734~759)为第四期。长歌已经衰弱,短歌盛行。作品的游戏性、技巧性增强。代表歌人是大伴家持,他的作品带着斜阳下的忧伤与孤独,纤细优美的歌风已十分接近百余年后的《古今和歌集》的风格。活跃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歌人还有最后的宫廷歌人田边福麻吕,悲恋歌人中臣宅守、汤原王、大伴池主,以及大伴坂上郎女、笠女郎、狭野茅上娘子等女歌人。

  集中还收录了约230首“东歌”(卷十四)和约100首“防人歌”(卷十四、二十),这也是《万叶集》的一大特点。前者是东部地区的民歌,内容以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充满了野趣和泥土味儿;后者的作者是从东部地区被派往九州边陲的士兵及其父母妻子,内容大多是向亲人诉说离别和旅途之苦以及对前途的担忧。这类作品在后世的敕撰和歌集中是无法见到的。

作者

  集中所收作品产生于5世纪初的仁德朝至奈良淳仁朝天平宝字三年(759)约350年间。由于和歌的数量是从舒明朝(629~641)起才开始急剧增加,而舒明朝以前的作品只有8首,所以,万叶和歌的创作年代实际上是自舒明朝起的约130年间,文学史上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作“万叶时代”。这正是日本开始向中国大量派遣遣唐使、学问僧,积极吸收唐文化,模仿唐制建立并完善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律令制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和歌的作者中既有天皇、后妃、皇子、贵族、官吏、僧侣、专门歌人,也有庶民百姓、渔民、艺妓、士兵等,基本上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署名作者530余人,另外约有半数的和歌作者不明。作品所涉及的区域从京畿到九州边塞几乎覆盖了除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

影响

  《万叶集》是在日本文字诞生之前由7~8世纪的日本人借用汉字的音和训(通称万叶假名)记录并编辑成的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国已有多种译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