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曾几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衢道中

宋·曾几

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诗题与背景: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j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衢县(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逐句释义: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黄(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山路上苍绿的树阴与来的时候差不多一样浓密;(绿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叫声(比来时更增加添了些幽趣)。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鸟,身体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嘴红色或黄色,叫的声音很好听。也叫鸧鹒或黄莺。


《三衢道中》插图: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作者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全诗明快自然,富有生活韵味。

  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作者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次句“小溪泛尽却山行”,作者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紧承“山行”,写绿树阴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

  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曾几(1084—1166年),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今江西赣州)。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致仕,指交还官职,即辞官)。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生活法与顿悟。陆游曾师事之。有《茶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