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简称“东方明珠”。坐落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卓然秀立于陆家嘴地区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于1994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总投资8.3亿元。

  东方明珠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娱乐、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等多功能于一体,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门景点之一,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是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东方明珠塔体由三根斜撑、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五个小球、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组成。入夜,遥望东方明珠,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登塔俯瞰夜上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设计者富于想象地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串联到绿色如茵的草地上,远处看宛如两颗红宝石的巨大球体,晶莹夺目,描绘了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

建筑结构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多筒结构,以风力作用作为控制主体结构的主要因素。主干是3根直径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间有6米高的横梁连结;在93米标高处,由3根直径7米的斜柱支撑着,斜柱与地面呈60°交角。该建筑有425根基桩入地12米,上千吨的3个钢结构圆球分别悬挂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加3根近百米高的斜撑。

  电视塔的塔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此外,该建筑还有着良好的抗风性能。

景观设施

  • 观光层,直径50米的下球体室外观光廊标高90米。263米的上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主观光层。259米的悬空观光廊全长150米,宽2.1米,[13] 通过原第二球体观光平台的临边改造而成。该观光廊由24个可活动收放的“花瓣”状钢化透明夹胶玻璃组成,单元建筑面积17.29平方米。350米处的太空舱直径为16米,以未来主义的风格展现了太空场景的科幻魅力,是电视塔最高的观光层。
  • 旋转餐厅,位于东方明珠塔267米上球体,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位游客用餐。
  •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2001年5月,6000平方米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座开馆。陈列馆通过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6个展馆的80多个景点、数百件珍贵历史文物、上百幢按比例缩小的华美建筑、117个与真人般大小的蜡像、近千个小蜡像、小泥人,反映了上海的发展过程。

大事记

  • 1983年8月25日,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局长邹凡扬向市长汪道涵、副市长阮崇武和国家广播电视部领导分别写信,初次提出了利用外资建造新电视塔的设想。
  • 1984年3月25日,汪道涵市长在上海市八届二次人代会上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上海将新建一座电视发射塔。
  • 1984年,上海市外经贸委批复同意中外合作建设经营400米广播电视塔的建议书。经过反复勘察和研究,新建电视塔选址在浦东陆家嘴沿江至浦东公园一带。1984年8月23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正式上报《关于400米电视发射塔选址的意见》。1985年5月,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对上述报告作出批复,同意塔址选定在浦东陆家嘴。
  • 1985年下半年起,建塔工程的申请立项、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和资金筹措等实质性工作开展了起来,并得到了国务院和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 1986年10月,项目建议编写完成并报送国家计委,建筑高度定为450米。1987年1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同意将建塔项目列入上海“九四”专项。1988年1月,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提交了建造新广播电视塔的可行性报告,1988年7月获上海市计委批准。
  • 1991年7月30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 1993年12月14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350米立体结构封顶。
  • 1994年5月1日,发射天线钢桅杆安装就位。1994年10月1日,塔内底层大厅装饰竣工,登塔观光设施和主体照明系统投入运转。
  • 1995年5月1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正式启用。
  • 2013年9月—2014年1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进行了外立面清洗修缮,整体涂装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