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缩写:SJTU),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07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国际留学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1488人;有专任教师3307名,其中教授108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9名,青年拔尖人才27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47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1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117名(青年项目获得者14名)。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个,含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3门,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27门,国家双语示范课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学校荣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入选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学在交大”正在成为新时期上海交通大学的鲜亮名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地位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学校有1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四;11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校25个学科入选A类。全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129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部级82个、国际合作11个、其它8个,包括: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据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国际合作联合科技创新基地,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7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0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7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目前,正在建设一批面向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机构。

2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408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将获国家科技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一项成果拟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专用项目)。教育部一等奖 7 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9年度达7203篇,2020年度达8239篇;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渐成常态;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历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沿革.png


南洋公学(1896-1904)

1896年,南洋公学诞生,这是中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一完整教育体系的学校,其中师范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学校经费半由商民(即招商局、电报局)所捐,半由官助,是为公学。清末称今上海地区为南洋,故学校取名为南洋公学。

图为南洋公学1897—1904年间的楼牌式校门。这一期间学校设置过师范班、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等。

南洋公学领导: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1)

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我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无疑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1912-1920年的校门,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1922)

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本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1922)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1942)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这样就把“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形成“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我校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1942)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1942-1946)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1942-1946)


国立交通大学(1946—1949)

1946年,沪校与渝校会合,教学秩序得以恢复。广大师生投入到反对内战的斗争之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困难与白色恐怖之中,学校仍坚持改进教学,并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直到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从此翻开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

国立交通大学,1946—1949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7—1959)

此时期学校提出今后长期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学习苏联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大胆创造,主要专业课的教材要自己编写。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交通大学,上海,1957—1959


上海交通大学(2005—)

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上海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原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学科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校门
上海交通大学校门

校领导

现任领导

  • 杨振斌 党委书记
  • 林忠钦 校长、党委副书记
  • 丁奎岭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 顾 锋 党委常务副书记
  • 范先群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江 帆 党委副书记
  • 张安胜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徐学敏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奚立峰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周 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毛军发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伟明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朱新远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吴 旦 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 仰 颐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胡 昊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张卫刚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 吴静怡 副教务长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历任党委书记

  • 李培南(1905-1993)
  • 彭康(1901-1968)
  • 谢邦治(1916-2008)
  • 余仁(1920-2006)
  • 杨恺(1920-1986)
  • 邓旭初(1921-2012)
  • 何友声(1931-)
  • 王宗光(1938-)
  • 马德秀(1947-)
  • 姜斯宪(1954-)
  • 杨振斌(1963-)
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风光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风光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风光

学院(系)设置

  • 工科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 理科
    • 数学科学学院
    • 物理与天文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致远学院
    • 海洋学院
  • 生命科学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医学院
    • 药学院
  • 人文社科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凯原法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人文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媒体与传播学院
    • 设计学院
    • 体育系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 教育学院
  • 国际化办学
    •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 研究院·基础研究
    •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 自然科学研究院
    • 海洋研究院
    • 李政道研究所
    • 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 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
    • 张江高等研究院
  • 研究院·应用基础研究
    • 能源研究院
    • 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 汽车工程研究院
    •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燃气轮机研究院
    • 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
    • 医疗机器人研究院
    • 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研究院·综合交叉
    • Bio-X研究院
    • Med-X研究院
    • 转化医学研究院
    • 个性化医学研究院
    • 董浩云航运与物流研究院(中美物流研究院)
    •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