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最高层。


【注释】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望眼:远望的眼睛;视线。
  自缘: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出处】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全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背景】

  《登飞来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这首诗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赏析】

  《登飞来峰》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风景来抒写作者的抱负。前两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耸,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后两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是困难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却又是登上之感。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们对登棱观感助无穷品味。

  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是说,飞来山上耸立着千寻高塔,听说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说,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最高层。有学者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这里的“浮云”即用此意。“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但前者表现电商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作者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注】“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时所引用,讲话原文是:①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我认为,回答这些时代之问,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海南博鳌)②我引用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发,继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发……——习近平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7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