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ugliness ),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违反社会目的是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性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丑所引起的审美经验是一种否定性情感,它使主体产生痛苦、压抑、惊骇、厌恶等等心理反应,主体对它持否定性态度。丑作为审美范畴之一,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又是其他审美范畴如悲、喜、崇高滑稽等的组成因素。丑的审美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美学史上曾有过长期争议。

  在欧洲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最早探讨了丑的问题。在中世纪,A.奥古斯丁神学形而上学出发否定了丑的真实存在。在16、17世纪的美学理论中,美的形式要求被规定得十分狭窄,认为不合P.高乃依的三一律和A.丢勒的“正确”解剖学比例的形式就是丑。到18世纪,多数人仍然认为美与丑是判然有别的两极。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系统性的学科,是在18世纪开始建立的,什么是专属审美的现象的问题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推动了对丑的探讨。1797年F.von施累格尔提出“丑的理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由此引出关于“审美价值之否定”的两种概念:①以W.T.斯泰斯为代表,认为凡是体现在对象中而能为感觉或想象所把握的某种感受主题,都是审美的,把不属于审美领域的超感觉对象称为“不美的”,而不称之为“丑”,并且认为,丑是美的一个品种,对它的感受所引起的痛苦是道德的而不是审美的,这痛苦通常被来自对象整体的审美愉悦所克服。②以B.鲍桑葵为代表,认为凡是能向观察者表现其情感特质的某种感性结构都是审美的,而属于其否定面的就是一些完全缺乏情感色调的东西。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通常被认为丑的东西,大多数是由于“观察者的软弱”而引起痛苦的感受,因此它们应更适当地称为“困难的美”。

  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艺术作品具有多层次的结构,这众多的层次可以区分为间接层和直接层两大类。间接层是艺术品所复现的、本来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形式。现实丑在间接层中出现,并不会使艺术品成为丑的,反倒往往成为艺术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丑转化成了艺术美的成分。直接层是艺术品借以呈现自己的、由表现手段所建立的形式。丑的形式在直接层中出现,必然成为艺术丑,比如艺术品的创作者审美理想卑下、审美趣味猥琐,或者表现技巧拙劣、表现手段贫乏,都形成艺术丑,从而只具有否定的消极意义。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小花脸三花脸。可分为文丑、武丑两大支系。文丑中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花丑、老丑等。袍带丑因身穿蟒袍、腰围玉带而得名,多演帝王将相、公卿大夫中的喜剧人物;方巾丑因常戴方巾得名,多扮儒生、谋士中的喜剧形象;褶子丑是川剧丑行之一支,常扮纨礌子弟、花花公子,故其他剧种又名公子丑;茶花丑为京剧丑行之一支,因穿茶衣腰包故名,多演下层人物,如酒保、樵夫等;老丑多扮心地善良、性格诙谐的老人;武丑俗称开口跳,讲究念白清脆流利,动作轻巧敏捷,着重翻跳扑跌的武功,介乎净、丑之间的叫“付”,为昆曲行当,多演奸诈小人。


 (魗 醜 丒) 【异体 古文】 (醜) 【繁体】

拼音:chǒu  部首:  总笔画:4  部外笔画:3  结构:独体字  五笔:NFD  倉頡:NG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2.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
  4. 相貌难看:~陋。
  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字书法
作者:王铎

(一) 丑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对应的属相为牛。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指农历十二月)、纪日、纪时(丑时,指凌晨1时至3时)。<注> 天干: ,共10个字。地支:,共12个字。
  2. 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三花脸”:丑角丨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3. 姓。

(二) 丑() chǒu

  1. 相貌难看:丑陋丨他相貌虽丑,但心眼儿好。<注> 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醜”的本义为貌丑。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让人厌恶的或瞧不起的:丑闻丨丑态。
  3. 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丨出丑丨丑行(丑恶的行为)。
  4. 指坏人、恶人:丑逆(叛逆的人)丨丑徒(叛逆之徒)。

《康熙字典》释义

  【子集上】【一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四】【丑部】 编号:9739   丑,[敕九切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

首字为“丑”的词语


  丑恶  丑化  丑陋  丑态  丑八怪  丑巴怪  丑宝  丑比  丑表功  丑博  丑叉

  丑诧  丑姹  丑差  丑侪  丑耻  丑辞  丑顇  丑诞  丑党  丑诋  丑地  丑点

  丑毒  丑乖  丑怪  丑话  丑秽  丑祸  丑角  丑脚  丑讦  丑羯  丑沮  丑剧

  丑剌剌  丑类  丑厉  丑詈  丑劣  丑漏  丑虏  丑慢  丑名  丑末  丑逆  丑奴儿

  丑虐  丑婆子  丑娸  丑气  丑肉  丑辱  丑扇  丑生  丑声  丑时  丑史  丑事

  丑饰  丑谥  丑俗  丑徒  丑土  丑闻  丑问  丑污  丑诬  丑险  丑相  丑亵

  丑媟  丑行  丑谑  丑言  丑仪  丑夷  丑异  丑裔  丑音  丑语  丑杂  丑贼生

  丑谮  丑正  丑质  丑状  丑拙  丑族  丑座


首字为“丑”的成语


  丑态百出  丑类恶物  丑声远播  丑态毕露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徽剧《借靴》剧照

  (京剧)(汉语拼音:chou;英语:clown; jester),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面部化装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与大花脸对比俗称小花脸,与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俗称三花脸

  丑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为插科打诨的角色。到近代戏曲中,丑的表演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剧种都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多用散白,表现上层人物时用韵白。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昆曲川剧汉剧等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在表演程式的规格上要求比较严格,民间小戏则比较灵活自由。可以表现幽默、机智的正面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灵魂丑恶、道德败坏的反面人物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武丑两大支系。文丑中有扮演帝王将相的袍带丑、扮演儒生及书吏之类的方巾丑、扮演花花公子的褶子丑、扮演下层百姓的茶衣丑老丑等分类。武丑俗称开口跳。讲究念白的吐字清晰真切,语调清脆流利。动作轻巧敏捷,着重翻跳跌扑的武功,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如《三岔口》的刘利华、《挡马》的焦光普等。昆曲特有的行当“付”,又称二面或副,多扮狡诈阴险的奸臣、恶吏、讼棍或无行文人,如《鸣凤记》的赵文华、《一捧雪》的汤勤、《水浒记》的张文远等,身份比小丑高,品性却比小丑坏。此外,着重做功的老旦有时由丑兼扮,如京剧《清风亭》的贺氏,昆曲《荆钗记》的王十朋母。彩旦亦为丑的本工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