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良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丛良弼(1868-1945.12),名丛廷梦,字良弼,以字行。山东蓬莱人。青少年时代在烟台东顺泰商号学生意。因勤于事业,精明诚信,被派往日本大阪,收购日产火柴,运往天津销售。在此期间,他热心华侨团体事务,被推为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民国初年,北京政府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为名,召集海外侨胞,共商发展国家实业。丛良弼以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身份参加会议,深受启迪,遂决定创办火柴工业。1912年,他出面集资10万元,在济南林祥门里石棚街创办火柴厂,定名“振业”,系取“实业救国”之意。翌年,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丛良弼任总理,是为山东省第一家民族资本开办的火柴厂。

  建厂初期,设备和原料大部购自日本,工序多为手工操作,火柴品种为硫化磷火柴,商标有“三光”、“山狮”、“推磨”等。是时,日本等国新产火柴,药头均采用冷胶,唯有“振业”采用热胶,虽用料较多,成本较高,却表面光滑,不易受潮,发火力强。一经面市,销路很大,迅速占领了津浦、陇海铁路沿线的广大市场。“振业”创办伊始,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丛良弼得遇发展民族工业良机。“振业”火柴供不应求,利润不断增加。1920年,他筹资10万元,在济宁设立第一分厂,1928年又在青岛设立第二分厂。产品除行销国内市场,还供出口。1931年,振业三个厂的总资本达100万元,工人达1000余人,为当时全国同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厂。

  丛良弼自创办“振业”始,即注重维护民族利益。建厂集资时,只征国人资金,以杜外人染指;其生产设备主要采用国内设备。1936年“振业”生产受挫,宣布停业。1937年底,日军侵占青岛,多次拉他出面做事,均被其拒绝。丛良弼乐善好施,1925年在家乡独资创办丛氏小学,后改为良弼小学,到30年代 初,已发展成全县规模最大的完全小学。晚年寓居青岛,1945年12月,在青岛病逝。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