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之间。又称关东平原松辽平原。山岭外侧被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所环绕。向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之称。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属寒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积雪日数大约60~100天,积雪深度10~20厘米,冰冻期约200天。地带性土壤黑土,土层厚35~60厘米,最厚在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产大豆、春小麦、甜菜、土豆,产量居中国首位,还出产玉米、高粱、小米、水稻等。这里的水稻种植已达北纬50°以北地区,成为世界上水稻生产的最北界限。有狼、獾、狐、獐子、黄羊等野生动物活动。人参、貂皮、鹿茸是这里的三宝。有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了钢铁、煤炭、石油、机器制造、发电设备制造、造纸、化学等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平原由东北角的三江平原、北部的松嫩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组成。三江平原沼泽荒地,过去为东北的北大荒,经过多年开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辽河平原南部,过去为东北的南大荒,遍布沼泽化湿地和盐荒碱滩,1949年后,修建了大型电力排灌站,开垦荒地3万公顷,生产水稻,平均亩产400千克以上,成为山海关外的鱼米乡。平原大面积未开发,仍是一片草原。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平缓地,草类繁多,当地称“五花草塘”;地势低平,地面无积水的地区,以小叶樟占优势,俗称“小叶樟塘”;地势低洼、地表常有积水的地方,以苔草为主;地势更低,地表经常有积水的沼泽地,生长各种水草,如乌拉草、芦苇、苔草、蒲草、荻草等。平原周围山岭水土流失严重,沙丘沙地分布广泛,近年来在北起黑龙江省的富裕县和甘南县,南到辽宁省新民县,营造了长800千米的防风固沙的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