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群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沙群岛:东沙岛航拍图

  东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之一,古有“月牙岛”之称,位于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环礁)、南卫滩(暗礁)和北卫滩(暗礁)所组成,附近海区还有不少暗沙和暗礁。是国际航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划归广东惠州管辖,二战时一度被日军占领;目前该群岛由台湾当局实控,划归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将该群岛划属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

  东沙群岛目前无常住人口,但有海巡署官兵常态驻守于岛上,台湾当局于2007年1月17日在此成立“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为台湾第七座国家公园,并于该年10月4日成立“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管理之。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包含南海的东沙岛与其环礁,及环礁向外延伸12海哩的附近海域,总面积为353,667.95公顷,是目前台湾总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陆域面积为174公顷,剩余部份为海域面积;国家公园管理处位于高雄市楠梓区,并于东沙岛上设东沙管理站/研究站。园区主要为东沙岛与包含前者的直径25公里的圆形环礁,为热带季风气候,距高雄市445公里。目前为了生态保育,并不对一般民众开放观光。

  东沙岛呈西北西至东南东走向,岛形如马蹄,东西长约2,800米,宽865米,陆地面积约1.74平方千米,内海(潟湖)面积约0.64平方千米,为珊瑚礁堆积而成。全岛周围十至十五浬为礁盘区。整个东沙群岛海域面积广达5,000平方千米,在南海诸岛中算是大岛之一。

地理

  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东沙岛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树。

  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湿热多风,又为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所经,对气象预报有重要意义。岛上气象台和灯塔、台风观测站等建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曾在岛上填土筑机场。

  东沙群岛地处东亚印度洋和亚、非、澳洲国际航线要冲,广州香港马尼拉或台湾高雄的航线由附近海域通过,具有重大航运意义。

  海产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海龟、墨鱼、海参、鲨鱼和贝类,特产海人草,为驱蛔虫特效药。东沙历为闽、粤、台渔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所和船舶停靠点。东沙岛上栖息大量海鸥,含磷很高的鸟粪堆积达数米之厚,为肥料和制药原料。东沙群岛清初名为“南澳气”。

位置

  东沙群岛位于南海,由三个珊瑚环礁构成,即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四面环海,环礁西侧为东沙岛,东沙岛与南、北卫滩相距约80公里。

  主岛东沙岛呈西北西至东南东走向,岛屿形状如马蹄、牙,俗名月牙岛;东西长约2,800米,宽865米,陆地面积约1.74平方公里,中间包围海水成为一个内海(潟湖),面积约0.64平方公里,为珊瑚礁堆积而成。全岛周围十至十五浬为礁盘区。

  整个东沙群岛海域面积广达5,000平方公里,在南海诸岛中算是大岛之一。为南海诸岛的最北境,距离东北方的高雄港240浬(444公里),南距南沙太平岛640浬(1,185公里)。东南距马尼拉420浬(778公里),西南距海南岛360浬(667公里),西北方距香港约170浬(315公里),北距汕头140浬(259公里)[3]。

  南卫滩及北卫滩为一连续浅滩,礁体呈椭圆形,沉没水中,无岛礁出露,乃一种沉水环礁。

环境

  东沙环礁地形完备,包含有礁台、潟湖、沙洲、浅滩、水道及岛屿等特殊自然地形,是属于标准的环礁地形。东沙环礁为一直径约25公里的圆形环礁,由造礁珊瑚所建造而形成。环礁周围的礁台在低潮时大部分会露出或接近水面,长约46公里,宽约2公里。环礁内部为一水深仅16米的水域区,内有许多珊瑚丘、小沙洲及浅滩暗礁等分布,环礁外水深25米以深则为陡坡或断崖,几乎呈垂直下降至深海。环礁的西北、西南各有一天然缺口,东沙岛恰位于此缺口中间,形成所谓的南、北水道,是进入内环礁水域的主要通道。根据学者估计,要形成这么大一座环礁,至少需要百万年以上的时间。

  潟湖水浅,随潮汐起落,平均深约1米,水多平静,风浪不兴,与环礁外之大涌大浪大不相同,潮汐时有泥沙向内淤积,近年更日渐变浅。此一潟湖在退潮时深不及1米,其出口处之宽度仅20米左右。湖底多为淤泥及有机残屑所覆盖,但水急之处仍为砂砾石所组成之底质。

  东沙环礁水深0.6-17米,但以5米以下者为多,环礁近于圆形,半经约10公里,环礁内水域约300平方公里。

  东沙岛地处热带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东北季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每年4至11月偶有台风来袭,但以8、9月最多,除台风来袭外一般风浪均属微弱。雨量以夏季及秋季较多,冬季较少。

  东沙海域表层水温约在21-30℃之间,春季为26℃、夏季为30℃、秋季为28℃、冬季则为24℃左右,年平均气温25.3度,12月份最低平均22.2度;最高温为6月,平均温为29.5度。海水的盐度大致上变化不大,全年都在千分之33.4至34.6之间,其中以台风季节略低,而冬季稍高。

水源方面

  岛上地下水甚为充裕,地下水位高,离地深约2.0至2.5米处即可获得水源,惟水质略咸,不宜饮用。岛中心附近则咸味较淡,岛上水源可供灌溉及洗涤之用。目前饮用水则靠天雨储水池(十余大型、小型储水槽)及水库,现在有了海水淡化机,一天可以制造7,500加仑,主要用来洗涤,饮用水还是得依靠台湾(多从高雄地区)的运补。

建筑方面

  设有机场、小艇码头、气象观测站、东光医院、东沙图书馆、渔民服务站、卫星追踪站。

生态

  东沙岛附近的海藻属于热带性海藻,与菲律宾北部海域的海藻相似性较高,与台湾南部的海藻则略有差异。由于海藻调查的范围大多局限在东沙岛周围,对于面积广阔的内环礁、外环礁和礁台区的海藻相所知仍很少,推估东沙环礁的海藻相可能比目前所知丰富甚多。目前可知的珊瑚有300种、海藻120种。动物方面,除珊瑚外,另有甲壳类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根据调查,珊瑚礁鱼类超过500种,其中数种极为罕见。

  因珊瑚覆盖率较好,因而常可见到大型无脊椎动物。礁台表面地形十分平坦,偶而有些大型礁块突起,大多数是以珊瑚碎屑和活珊瑚群体所构成;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潮地,潮池中的生物种很多,包括许多种大型藻类和海草。甲壳类动物的种类与数量较少,与珊瑚大量白化死亡而造成大型虾蟹无法栖住在珊瑚分枝间,及受到过渔的影响有关。

  2004年有前往东沙岛附近海域捕鱼的渔民,因误食软体动物有毒贝类橡子织纹螺(具有河鲀毒),6人中毒送医,其中2人死亡。

  东沙岛上相对于海上的动植物种类则稍微稀少,植物皆为热带性植物,主要植被以蔓性爬藤植物及布满矮小灌木:有林投树、桑树、麻风桐及野菠等参杂其间,平均高度约五米形成自然林荫。动物以蜗牛、蟹、昆虫、蜘蛛为主,多为稀有品种。鸟类约有140余种,多属候鸟,在1866年,发现有大量白腹鲣鸟的繁殖族群,如今已经消失,遗留下来的鸟粪也在日治时代开采殆尽。

  蔬菜栽培是由岛上官兵亲自种植,蔬菜种类大致分为:甘蓝菜(结球很小)、结球白菜、番茄、四季豆、萝蔔等,夏季则以栽培瓜类为主,如南瓜、丝瓜。偶而种植西瓜,其他如红豆、辣椒、苋菜、空心菜等亦有栽培。

历史

  从古至今,东沙海域就有许多不同时期的船舶搁浅和沉没,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东沙海域水下文化资产应该十分丰富。

  东沙岛是南海诸岛历史中最早被开发的,渔民前往东沙海域进行渔捞活动,可推到一千多年前晋朝裴渊的《广州记》,“珊瑚洲在(广东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珊瑚洲”即指东沙岛及其环礁。

  早在南越国(南粤国)之际,南越武王为求恢弘宣扬其文化、武功,而有交阯、九真、日南之开拓,是时四沙纳入南越国(南粤国)版图。据清代渔民梁胜供词,1860年代(清同治年间)广东、海南两地的渔民已大量前往该处从事捕鱼、采藻及捕捉海龟等工作,并于东沙岛搭建木制工厂进行腌晒鱼肉及海藻等加工。但因东沙岛稍小且地处偏隅,始终为无人长期居住的岛屿,仅供船家捕渔休憩之用。

  自明朝起开始有中国人开发和经营东沙群岛。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的郑和航海图中的石星石塘就是东沙群岛。1710年到1712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清廷派遣水师副将吴升,以及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派遣水师提督李准分别巡视查勘西沙和东沙两群岛后,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广东省惠州府管辖。

  相传在1866年间,英国人Pratas曾遇风避难于此,自以为首先发现此岛,便以其名命岛名为Pratas Island,至今却成为东沙岛沿用的英文名由来。

  1907年8月,日商西泽吉治聚众占领东沙,插旗改名为“西泽岛”,在岛上修筑码头、铁轨等建物,目的在开采磷酸矿物、海人草、鱼介贝类及海龟等水产资源,兴建木造房屋20余座,建海水淡化厂一间和水池供蓄及养龟,设电话线及吸水管路等设备。此事清廷未知,隔年因英国欲在岛上建置灯塔而所生之归属问题才迫使清廷正视东沙岛为日人所占之问题,于1909年向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交涉,最后清廷提出“中国江海险要图”一书等相关典籍,证实东沙确为中国领土,由清廷以16万银元偿还日商西泽开发之费用,扣抵3万元作为补偿渔民损失,实付13万元,并签订条款后于同年10月派员接收,正式收回东沙岛。11月19日,广东省府蔡康,在东沙岛举行立碑、升旗仪式,重申主权。同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曾巡海至这里。

  东沙当时所有地面历史建筑、碑记,旧“大王庙”等,在20世纪初被侵入的日本人捣毁,之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受重创,早已片瓦只字不存。现存早期中国先民遗物仅潟湖东北侧沙下之“东沙遗址”及数口古中国式水井而已。二次大战期间由日本占领,并兴建小型机场和海军罐头工厂。从1939年3月至1945年8月,东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均被日本占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管辖南海诸岛,后再将此地划归广东省管辖。1947年国民政府亦明令公布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范围,刊载报刊昭告世人,并树碑为志。1949年台湾海峡两岸分治以来,台湾当局继续控制东沙。

  1995年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仲玉教授所发掘的“东沙遗址”,位置在东沙岛内潟湖的北岸,该处在数百年前应可停泊小船或舢舨。虽然没有发现明显居屋的遗迹,但从出土的铁钉可窥知可能有临时性木造建筑。遗址至少有50米长,20米宽的范围,其有明显的火、火堆木炭、煤渣、打火燧石、动物骨骸等,显然有炊食的活动,绝非临时的小型露营场地。从出土大量陶瓷片及文化层约20厘米厚等现象推测,古代先民的占居时间并非短暂。另从出土的青花瓷器观察推断,约为清代中叶期间之遗物;调查亦发现岛外水深2米处有一批古钱币,且唐代至明初期间均有,推测为明朝船只触礁后所遗落。

  1999年5月,高雄市长谢长廷至岛上渔民服务站挂上“旗津区中兴里18邻东沙31号”门牌,以宣示主权。

  2007年,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成立,东沙岛纳入新成立的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的管辖。

  2013年1月8日,东沙岛成立中华邮政代办所。

交通

公路

  东沙岛上主要道路为柏油路面,其余道路则用细砂路面,路况不佳。一般主要交通工具为脚踏车,环绕全岛时间约需30分钟。现有10吨半大卡车1部、小卡车3部(主要载运补给货物、水、垃圾及水肥)、箱型车3部、15吨吊车1部及叉动车2部,以及高雄市政府赠送了大客车以营运岛上的唯一公车“东沙1号”。

空运

  东沙岛上设有小型机场,即东沙机场,设有一个宽30米、长1,550米的跑道,跑道厚度约0.23米。岛上潟湖若逢朔望大潮或暴雨时,机场停机坪附近常发生淹水情形。另跑道混凝土受盐害影响,表面层劣化情形严重。目前往返台湾及东沙岛主要有军机和民航机来往。

海运

  由于东沙岛海岸为深度1-2米左右的浅礁地形,大型船只无法靠近,必须停靠外海再以小船接驳上岸,船只靠岸必须仰赖人力搬运货物上岸,重型机械则赖吊车支援。岛上有海巡署巡防艇码头,可停靠海巡署3艘20吨级海岸巡逻艇,但目前海巡署仅编制3艘10吨级海岸巡逻艇和3艘M8快艇的巡防能力明显不足,已规划未来将有9艘各式舰艇在东沙海域巡航。

  目前往返的船只有每年3、6、10月各一航次的军用补给舰,主运武器、弹药、汽油,协助海上查缉工作的巡逻快艇,以及30天一航次、载运民生物资的民用商船。

对外通讯

  透过卫星通讯,岛上设有公用电话。

  岛上可使用互联网。

  中华电信有计划评估在该岛建置卫星式基地台的可行性,以提供岛上良好的行动通信服务。

景点

  东沙岛在古代即是南海船只提供休息的避风港,现代因其位置而成为战略要冲,长期有军队进驻,因而有战地色彩。东沙岛也具有人文古迹,与部份的人为景观。

  • 东沙大王庙:1948年冬季,关大王神像,随独木舟漂流而来,神像滴水不沾,当时驻守的台湾陆战队官兵于是建庙奉祀,视为东沙的守护神。当年的独木舟仍保存于庙侧。庙柱的对联:“一片忠心贯日月,满腔义气薄云天。”;“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关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该庙亦祀“南海女神”妈祖(元代封),现今驻守的台湾海巡部队除了奉献香火外,亦为像前挂上金牌。
  • 东沙遗址:1995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发掘了东沙遗址,位在岛内潟湖的北岸,因潟湖属逐渐淤积的环境,数百年前应可停泊小船或舢舨,岸边可作为休息、储物、处理鱼货、避风的场所。由出土的文物推测,古代先民的占居时间并非短暂。
  • 南海屏障碑:位于东沙岛南侧,1989年由台湾当局兴建,介绍东沙岛之战略位置,并简述东沙岛地形、气候。
  • 汉疆唐土碑:位于南海屏障碑之周围,1992年由台湾当局所建,意在加强疆土之维护并显示主权。鉴于东沙岛日烈风强,为防风化、碎裂,加强了保固,并环碑兴建一座范围11米,高2.5米的琉璃瓦凹型回廊。
  • 东沙岛岛碑:东沙岛岛碑为海军东沙岛管理处处长杜震于1954年1月建造,叙述东沙岛的历史沿革。
  • 东沙精神堡垒:为日治时期建筑,在全岛各处均易见到,有奋发精神,激励军心之效。堡垒前立有蒋中正像,基座四周刻石除碑记外,另有“国民革命军之父”及“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等题字。
  • 东沙地籍测量纪念碑:位于指挥部前,1991年建成,高雄市长吴敦义题字,表示东沙岛由高雄市代管,旗津区管辖。
  • 东沙图书馆:2005年时,藏书已超越20,000册。
  • 长青亭:岛上树木最苍翠之处。亭上有对联:“沙坡云树象万千,独颂南疆不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