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民族:中国56个民族在北京天安门前合影照

  中华民族汉语拼音:Zhōnghuá mínzú;英文:Chinese nation),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生活在大中华地区境内各民族及海外华人。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中华民族的历史可追源到汉族的神话炎黄起源,而在现代则包含在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少数族群,有时还延伸包括中国境外的汉人或海外华人(未必有中国国籍)。中华民族因此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可能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变迁,著名的历史学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

  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此外,尚有少量未经识别的人口。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华”原意与中国相通,又与华夏相系。《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认为:“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这里强调中华一词乃区别文化高下之族的含义。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一词有关。华夏文化发达,遂以中华自称。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

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蜚声于全世界,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过程。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还说明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北方、中原、南方3种不同的系统特征。在华夏、夷、三苗等族开发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一带和长江流域的同时或稍后,诸族开发西北和西部地区,等族开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匈奴等族开发北部草原地区,肃慎东胡等族开发东北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战国800年的诸侯割据 ,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两千多年来,统一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汉族因在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所以他们所建立的中央王朝也最多。这些王朝都得到少数民族的支持。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也在部分地区以至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各民族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著称于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曾经互相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和剥削,但始终存在着逐步接近、互相依存、友好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并成为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流。至近代,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殖、反帝的共同目标和寻求民族解放的共同命运进一步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成一个坚强整体,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持续斗争。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击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西南和中东南地区,进行了反对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挫败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内容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人民生活大有改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面貌呈现于全世界。

“中华民族”一词的最初出现

  “中华民族”一词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世才出现的“民族”一词合构而成。

  “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时期,最初用于天文方面,乃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组成。在日后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具有了“中国”、中原文化和汉人、文明族群等内涵(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都曾选择其中的部分含义加以使用)(见王树民《中华名号溯源》,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另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第三章 民族称谓含义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明清以降特别是进入晚清以后,士大夫相对于外国特别是西洋而常言的“我中华”如何如何,表明“中华”一词已逐渐成为一个含国家、地域、族类和文化共同体认同意义的综合概念。这一点,对于日后“中华民族”概念的构成和流播也是重要的。

  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驱者。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5年初,梁启超发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文中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简称为“华族”),并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此词的含义,表明他已不再是偶尔的使用。梁启超还分析叙述了先秦时中国除了华夏族之外的其他8个民族,以及它们最后大多都融化进华夏族的史实,以论证“中华民族”的混合特性。在文中,他“悍然下一断案曰: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这里“悍然”一词的自我使用,说明梁氏对此一“断案”的作出,已然有着相当的价值自觉。而既然中华民族“自始”就是由各民族混合而成,那又惶论以后呢?

孙中山的“中华民族”理念

  孙中山在1919年9月所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10月所写的《八年今日》,以及同年所写的《三民主义》等文中,都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如在《三民主义》一文中,他就公开表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的目的也”。(《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187页)孙中山此后两年在一些演说和序文中,他继续满怀激情地倡扬“中华民族”理念,主张“我们要扩充起来,融化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成个中华民族”。(《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392页)他反复申说道:“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使成为世界上有能力、有声誉之民族,则莫如举汉、满等名称尽废之,努力于文化及精神之调洽,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的“大中华民族”观,甚至还保持着某种准备随时平等地包容其他外来自愿加入“我族”的民族开放性。由于孙中山巨大的思想和政治影响力,他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执定,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同时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生活在东北的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北部的俨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西域的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西北部的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区,南部的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等南蛮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区等,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在此后的两千年历史发展中,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者在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者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他们都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东北的东胡(鲜卑、乌桓)、夫余等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3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辽西、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9个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我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族的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元、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满族建立的清朝,曾坚决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在我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综观中国的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1851年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有壮、瑶、回、苗、蒙古、彝、白、傣、哈尼、傈僳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进行斗争。其中有不少著名人物就是少数民族,如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以及著名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等都是壮族。鸦片战争后,沙俄强占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英军和法军分别侵略我西藏和西南地区,激起各族人民的奋起反抗。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和西北、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人民积极组织抗战,英勇抗击侵略者。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团结和统一。

  在五四运动时期,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分别参加领导天津爱国运动和京津地区学生的联合会运动以及上海各界联合会的联合行动。后来,马骏、郭隆真等都加入了共产党。水族的邓恩铭参加领导了山东济南的爱国运动,后来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蒙古族的多松年、乌兰夫等加入共产党,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白族的张伯简、徐克家等于20年代加入共产党,并分别参加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壮族的韦拔群建立农民协会,在广西开展革命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并与韦拔群于1929年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在新疆,党领导各族人民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进行反帝斗争;红军长征期间,沿途各族人民群众为红军带路、传递情报、买粮运粮,还积极参加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抗日战斗。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建立伊克昭盟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冀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曾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于1947年创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至1950年8月间,内蒙古骑兵歼灭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1944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著名的“三区革命”。各地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者,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各族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56个民族的认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以至后来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名。到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

  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使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在本阶段,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对某些族体进行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中华民族的民族亲和力

  民族亲合力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之间整体上互相兼容、相互融合,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吸取彼此的文明成果,形成较稳定的民族亲附性,产生一种共同推进民族进化、民族发展的内在结合力。

  民族亲合力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其不同的历史内容;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地说,生产方式越先进,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处在相适应、相促进的阶段,而且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民族亲合力也就越强、越巩固;反之,如果处在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的历史阶段,民族亲合力就会削弱,甚至会丧失。

  就中国而言,民族亲合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基础形成阶段和全面完善地发展阶段。前者的民族亲合力是初级阶段,它又包括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始于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止于1840年。这一时期的民族亲合力主要体现在:以中原的汉族或中原的统治民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的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主要内容的、不稳定的民族亲合力。这是在落后的生产方式条件下产生的民族亲合力,它是在封建制度的中国社会,自然与专制结合的产物。此时的民族亲合力必然会打上封建制度的烙印。初级阶段的民族亲合力发展的第二时期是:1840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各民族在中原王朝的统治或影响下形成的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变成中华民族同外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矛盾和斗争的关系。与此同时,民族亲合力的内容和程度也发生了变化,由第一时期的以主体民族汉族和统治民族为中心,逐渐形成整体的,但不稳定的民族亲合力,发展成中华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所形成的统一的中华整体民族亲合力。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初级阶段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亲合力的特点表现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联合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形成的较为牢固的民族亲合力。民族亲合力发展的高级阶段,起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民族亲合力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民族亲合力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是共产党成为多民族国家的领导核心。

  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亲合力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根源,是多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了解、研究中华民族亲合力的形成、变化、发展的历史。对指导我们正确地处理民族关系、防止民族分裂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以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在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方面已转变成封建社会体制。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民族内部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形成的民族亲合力,不断变化,构成民族同化——民族融合——民族发展的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基本规律。在这里民族发展的意义是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民族之间凝聚力不断加强,民族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开明的政治制度是民族亲合力得以维护的重要条件。

  民族亲合力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和各民族内部进化的动力。各民族相互吸收彼此的文明成果,是民族进化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各个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论十大关系》)从汉族的形成——进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汉族的进化和发展离不开其他民族的支持与帮助。同样,其他少数民族的进化和发展也离不开汉族的支持与帮助。这种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民族兼容性使各民族互相融合,日益接近,差别逐渐缩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整体亲合力。而民族亲合力又推动了各民族进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