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中国疆域史

添加573字节2023年12月29日 (五) 13:22
/*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原来的[[申后]]而立自己宠爱的[[褒姒]],又将褒姒之子[[伯服]]立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周的都城,幽王被害于骊山之下,申后之子[[宜臼]]在一部分诸侯的帮助下东迁至雒邑,史称他以后的周朝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者是将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后者则是来源于西汉学者刘向所编的《战国策》。[[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的直属领土尚有数百里,由于周室德衰,号令不通,只得以土地为筹码请求诸侯协助,使得畿内土地日益缩小。周天子的权威日益衰落,使之成为徒有虚名的共主。那么本是[[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则皆以扩张为第一要务。当时,见记史籍记载的诸侯约有140余个,其中国土较大者有[[楚国|楚]]、[[晋国|晋]]、[[齐国|齐]]、[[秦国|秦]]、[[吴国|吴]]、[[越国|越]]、[[燕国|燕]]、[[郑国 (诸侯国)|郑]]、[[宋国|宋]]、[[衞国|衞]]、[[陈国|陈]]、[[蔡国|蔡]]、[[鲁国|鲁]]、[[莒国|莒]]、[[中山国|中山]]等13国,加上已经沦为一小国的[[东周|周]]王国。经过长期的兼并,春秋末年的诸侯数约为30个,其中较强盛的鲁国初时有今山东曲阜、宁阳、泗水、金乡、鲁台、文上、济宁与嘉祥等地,后经过扩张,其境跨三省,约相当于今二十多县。秦国的西疆扩展至渭水上游。晋国攻灭狄戎,北疆达到[[山西]][[汾河]]中游,东部又取卫国的殷,南下获郑国的虎牢,周室的陆浑一带,其境东西长二千多里,拥有今山西大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山东一带。燕国占有了[[大凌河]][[流域]]。楚国控制了[[云梦泽]][[平原]]。越国占有[[浙江]]北部。是为当时疆界四至。[[文件:99977.jpg|right|thumb|400px|春秋后期东周与各诸侯国疆域(楚国在南岭以北、武夷山以东,燕国东界仅至辽东)]][[File:春秋诸侯大国简图.png|thumb|400px|center|[[春秋时期|春秋]]后期中国疆域(春秋诸侯大国简图)。玖巧仔 作]]西周末年,[[周幽王]]废原来的[[申后]]而立自己宠爱的[[褒姒]],又将褒姒之子[[伯服]]立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周的都城,幽王被害于骊山之下,申后之子[[宜臼]]在一部分诸侯的帮助下东迁至雒邑,史称他以后的周朝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者是将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后者则是来源于西汉学者刘向所编的《战国策》。[[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的直属领土尚有数百里,由于周室德衰,号令不通,只得以土地为筹码请求诸侯协助,使得畿内土地日益缩小。周天子的权威日益衰落,使之成为徒有虚名的共主。那么本是[[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则皆以扩张为第一要务。当时,见记史籍记载的诸侯约有140余个,其中国土较大者有[[楚国|楚]]、[[晋国|晋]]、[[齐国|齐]]、[[秦国|秦]]、[[吴国|吴]]、[[越国|越]]、[[燕国|燕]]、[[郑国 (诸侯国)|郑]]、[[宋国|宋]]、[[衞国|衞]]、[[陈国|陈]]、[[蔡国|蔡]]、[[鲁国|鲁]]、[[莒国|莒]]、[[中山国|中山]]等13国,加上已经沦为一小国的[[东周|周]]王国。经过长期的兼并,春秋末年的诸侯数约为30个,其中较强盛的鲁国初时有今山东曲阜、宁阳、泗水、金乡、鲁台、文上、济宁与嘉祥等地,后经过扩张,其境跨三省,约相当于今二十多县。秦国的西疆扩展至渭水上游。晋国攻灭狄戎,北疆达到[[山西]][[汾河]]中游,东部又取卫国的殷,南下获郑国的虎牢,周室的陆浑一带,其境东西长二千多里,拥有今山西大部,河北南部和河南、山东一带。燕国占有了[[大凌河]][[流域]]。楚国控制了[[云梦泽]][[平原]]。越国占有[[浙江]]北部。是为当时疆界四至。====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文件:99981.jpg|right|thumb|400px|[[秦始皇]]驾崩前夕秦朝疆域]][[File:前210年,秦朝疆域.jpg|thumb|center|400px|前210年,秦朝疆域]]==== 汉朝(前202-220年) ======== 汉朝(前202年-公元220年) ====在[[楚汉战争]]中取胜的汉王刘邦建立[[汉朝]],不久削除异姓诸侯,后又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由于[[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得西汉前期国力薄弱,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在秦汉之际复为[[匈奴]]所有(''《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南越国|南越]],闽越,黔中地区亦先后放弃。国土大幅减缩。[[文件:99982.jpg|right|thumb|400px|[[汉宣帝]]在位时西汉疆域]][[文件:99983.jpg|right|thumb|400px|[[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时东汉疆域]][[File:汉高帝十二年郡国.png|400px|center|thumb|前195年,汉高帝十二年的汉朝疆域(十国十五郡)。十个[[封国]]分别是[[燕国 (汉朝)|燕国]]、[[代 (西汉)|代国]]、[[赵国 (汉朝)|赵国]]、[[齐国 (汉朝)|齐国]]、[[梁国 (汉朝)|梁国]]、[[楚国 (汉朝)|楚国]]、[[吴国 (汉朝)|吴国]]、[[淮阳国]]、[[淮南国]]、[[长沙国]]。]][[楚汉战争]]取胜的汉王刘邦建立[[汉朝]],不久削除异姓诸侯,后又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由于[[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得西汉前期国力薄弱,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在秦汉之际复为[[匈奴]]所有(''《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南越国|南越]],闽越,黔中地区亦先后放弃。国土大幅减缩。====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 [[文件:99984.jpg|center|thumb|400px|曹魏蜀汉孙吴疆域]][[文件:99985.jpg|center|thumb|400px|晋灭孙吴至[[八王之乱]]爆发前夕西晋疆域]][[文件:99986.jpg|center|thumb|400px|[[淝水之战]]爆发前夕东晋疆域]][[文件:99971.jpg|center|thumb|400px|刘宋北魏疆域]][[文件:99970.jpg|center|thumb|400px|南齐北魏疆域]][[文件:99969.jpg|center|thumb|400px|南梁东魏西魏疆域]][[文件:99968.jpg|center|thumb|400px|南陈北齐北周疆域]]在[[漠北]]地区前后有多个游牧民族兴起,在[[拓跋鲜卑]]徙居中原建立[[后魏]]王朝,最大的势力即为[[柔然]]。北魏与柔然之间战争不断,但疆界大体稳定,少有变化。555年,[[突厥]]与[[北齐]]夹击柔然,柔然被攻灭。突厥成为了漠北新霸主。此外中原王朝也丧失了对于西域地区的控制。吐谷浑则在西部地区长期威胁着当时华北各政权的边境。在[[漠北]]地区前后有多个游牧民族兴起,在[[拓跋鲜卑]]徙居中原建立[[北魏]],最大的势力即为[[柔然]]。北魏与柔然之间战争不断,但疆界大体稳定,少有变化。555年,[[突厥]]与[[北齐]]夹击柔然,柔然被攻灭。突厥成为了漠北新霸主。此外中原王朝也丧失了对于西域地区的控制。吐谷浑则在西部地区长期威胁着当时华北各政权的边境。[[三国]]时代,蜀汉在今[[西川]]及[[陕西]]部分地区设置了不少郡县。南朝前中期一度控制西南地区,但是在[[侯景之乱]]后,西南地区各原住民势力纷纷反叛独立。南朝势力退出[[宁州]]。林邑国继续向北发展,侵占整个日南郡。[[陈 (南朝)|陈朝]]的南界北移到[[北纬]]18度。[[三国]]时代,蜀汉在今[[西川]]及[[陕西]]部分地区设置了不少郡县。南朝前中期一度控制西南地区,但是在[[侯景之乱]]后,西南地区各原住民势力纷纷反叛独立。南朝势力退出[[宁州]]。林邑国继续向北发展,侵占整个日南郡。[[南陈]]的南界北移到[[北纬]]18度。[[文件:99967.jpg|right|thumb|500px|隋朝高句丽战争爆发前夕隋朝疆域]][[文件:99967.jpg|right|thumb|400px|隋朝高句丽战争爆发前夕隋朝疆域]][[文件:99960.jpg|right|thumb|400px|唐朝高句丽战争与唐朝新罗战争之间的唐朝疆域]][[文件:99959.jpg|right|thumb|400px|武周代唐前夕唐朝疆域]][[文件:99958.jpg|right|thumb|400px|[[安史之乱]]至[[唐武宗]]在位期间唐朝疆域]][[文件:99960.jpg|right|thumb|400px|唐朝高句丽战争结束至唐朝新罗战争爆发期间唐朝疆域(此时室韦、靺鞨等部领有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外兴安岭以南、辽东以北的亚洲大陆东北部)]][[文件:99959.jpg|right|thumb|400px|武周代唐前夕唐朝疆域(此时唐朝疆域东北边境仅达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未达北冰洋沿岸)]][[文件:99958.jpg|right|thumb|400px|[[安史之乱]]结束至[[唐武宗]]在位期间唐朝疆域(此时唐朝疆域东北边境仅达外兴安岭一带,未达北冰洋沿岸)]][[党项|党项人]]于宋仁宗景佑五年即夏景宗大庆三年(1038年)建立[[西夏]],对宋辽两国称臣。一开始[[北宋]]对西夏采取绥靖的政治策略。宋神宗时期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期又进一步取得了今青海的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总体来看,北宋对西夏的战争没占到任何便宜。西夏全盛时代其疆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关]],南临萧关,北抵大漠。[[党项|党项人]]于夏景宗大庆三年即辽兴宗重熙七年、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建立[[西夏]],对辽宋两国称臣。一开始[[北宋]]对西夏采取绥靖的政治策略。宋神宗时期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期又进一步取得了今青海的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总体来看,北宋对西夏的战争没占到任何便宜。西夏全盛时代其疆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关]],南临萧关,北抵大漠。
6,51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