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门(西区北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门(老北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广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教学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汉语拼音:Zhongguo Kexue Jishu Daxue),中国理工科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20日在北京成立。1969年12月迁到安徽省合肥市,1977年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创办了少年班,在全国招收15岁以下的优秀少年提前进大学学习。已形成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体制,建立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教学体系,成为中国科学院培养人才、出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由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为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也是“2011计划”中“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协同单位之一。学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九校联盟(C9)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2013-2014世界大学排行榜以及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分别为第201-225位和第174位,分别位居中国大陆第四和第六。办学目标定位于“ 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大实行的是独特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依托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一方面,科大注重基础课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自建校始长期实行五年制本科学制(上世纪末,商学院等少数几个院系本科学制改为四年,2000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学制全部改为四年制)。另一方面,中国科大也不断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例如,科大是全国第一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还于1978年创办了著名的少年班,让智力超常的少年进校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少年大学生。从1963年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科大已有50名本科毕业生(截至2012年)陆续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每千名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一名院士,比例之高为全国之最。

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使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等,使学校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成为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5个学院、30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4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572人,其中教授55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0人,“千人计划”38人,“青年千人计划”7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39人。同时,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名誉(客座)教授、“大师讲席”教授。

  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图书馆藏书197.1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及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校园环境

  科大本部(不含苏州、上海等各地的研究院)校园面积为1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61]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校区,科大的学生和老师习惯以东区、西区、南区和北区来称呼各个校区。校区之间通过免费的校园巴士(需刷卡)连接。学校的院系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个校区。

东校区

  东校区位于合肥市金寨路,是1970年代科大迁至合肥时的校区,常常又被称为老校区。目前东校区是学校行政单位、校医院和科大附属中学所在地,也包括了少年班、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教学单位。东区理化大楼是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主要所在地。

西校区

  西校区位于合肥市黄山路,在东校区以西,于1986年度动土兴建。西校区内有生命科学学院、数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西校区也是中科大标志性建筑——主图书馆以及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和“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的所在地。

北校区

  北校区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界处,和东校区隔金寨路相望。北校区内为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部分教职工宿舍。

南校区

  南校区位于合肥市徽州大道。该校区是从前的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校园,划入科大后成为科大的南校区。南校区内有软件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一部分(MBA/MPA中心)。其南侧的“科大花园”是科大教职工的主要居住区之一。

中校区(规划中)

  借合肥学院北校区2012年搬迁以及部分土地交市政府收储、筹措资金建设新校区的契机,合肥市政府将合肥学院北校区教学区中约120亩土地拨给中国科大,以支持她的发展,学校将在新征土地上建设中校区,使之成为衔接东、西校区的枢纽,有力促进不同学科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益,发展更为全面优秀的本科生教育。

科大文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风纪念碑

校名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出《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时在中国,最新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萌芽阶段,和这些新技术有直接联系的某些重要科学部门,如原子核物理、空气动力学、电子学、半导体物理等几乎还是空白,或十分薄弱,科技战线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而当时中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理工分家、教学与科研脱节的弊病,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规划》明确提出,“科学院与高等学校应该重视高级科学干部的培养工作,并不断为各产业部门输送新的高级科学干部。”“尤其在力量缺乏、急需发展的学科,如果研究所高级科学干部都同时负责高等学校的教学任务,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的矛盾。”于是,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1958年5月9日,中科院党组向聂荣臻副总理呈递办学报告。聂荣臻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获得总理首肯。6月2日,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研究后,亲笔批示:“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校徽

  中国科大校徽是在1980年代形成的“梅花型”校徽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2007年9月20日正式启用。其基本元素主要寓意如下:

  1、梅花:梅花是科大人勤奋刻苦、追求真知,百折不挠、永不言败和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精神品格的象征。

  2、火箭:腾空飞跃的火箭,表达了科大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担当国家使命、攀登科学高峰的壮志豪情。托起火箭的四根线条,代表了中国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科技英才。

  3、打开的书:书本是知识的象征,知识就是力量。一代代青年学子在这里勤奋学习,汲取丰富的知识素养,为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本经过修饰之后,像破土的嫩芽,又似飞翔的海燕,象征着中国科大这所充满新鲜活力的年轻大学展翅翱翔。

  4、正圆形外围轮廓:加工后的校徽增加了庄重典雅的外围轮廓和中英文校名全称,使校徽与国际化接轨。圆形轮廓将传统的梅花校徽包蕴其中,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元素,而显得更为突出。

  5、深蓝色主色调:校徽以深蓝色为主色调,体现了科技、理性、厚重、深邃、宽容的文化品格,与中科院院徽的色调一致,表明中国科大作为中科院所属的大学和母体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

校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旗分别以白、红、蓝三种色彩作为底色,其中以白底标准色校徽图案为正式旗帜,红蓝底色反白阴形校徽图案为一般图案。尺寸规格共有5种。

校训

  1958年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永恒的东风》歌词,并请校歌谱曲者吕骥先生到校教唱。从此,校歌中“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的句子在全校师生中广为流传。

  1959年开学典礼,郭老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为题作长篇演说,将中国科大校风概括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要求同学们坚决把抗大精神继承下来,“不仅要创建校园,而且要创建校风,将来还要创建学派”。

  1988年9月20日,名誉校长严济慈在庆祝建校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建校以来,老校长郭沫若倡导建立了‘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红专并进’的优良校风”。这是对郭老在中国科大创办初期不同场合关于校风提法的进一步概括,同时也是根据学校建设和发展实际对校风、校训作的新的提炼。

  2003年9月,时任校党委书记郭传杰在纪念校庆45周年《思贤哲,学校训,创一流》一文中指出:“我们科大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认真品味起来,不仅语言简约,文辞对称,且内涵深邃广博,入时合理,既含价值观,又有方法论。”

  综上所述,科大校训的文字表述,源于首任校长郭沫若作词的科大校歌和1959年开学典礼致辞,后经不同时期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而成。

  “红专并进”强调品行操守与业务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实交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八个字将为人、为师之要,治学、治教之道,尽含其中,寓意深广。

校歌

  1958年9月15日,正式开学之前,首任校长郭沫若欣然命笔,以饱满的创作激情亲自题写了校歌歌词《永恒的东风》。9月17日,郭沫若校长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的时候,总理仅改动了两个字,把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使文字的表达更为准确。

  经总理审定后,郭校长又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音乐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先生为之谱曲。郭老说:“我们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这就使得我们的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着抗大的传统。”两天后,郭校长又请吕骥先生来校,在大礼堂里教授全体师生们学唱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乐家和政治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激荡科大人的旋律,从此传唱不衰。

  《永恒的东风》,郭沫若/词 吕骥/曲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
  我们是中国的好儿女,要刻苦锻炼,辛勤劳动,
  在党的温暖抚育、坚强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先锋。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
  永远向人民学习,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

  科大校歌是学校创建历史的真实见证。仅就歌词而言,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同时有力地表达了一代政治家和科学家共建科大的办学理念的和崇高理想。

  歌词共三节。第一节中“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比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红过九重”指的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改变科技薄弱落后的局面,勇攀科技高峰。决心之坚定,溢于言表。

  歌词的第二、三节,进一步点明科大人——“我们”、“中国的好儿女”的时代责任、具体行动和自我要求,既要“刻苦锻炼、辛勤劳动”,也要“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还要“永远向人民学习,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领队先锋。

  50多年来,“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这雄壮激越的旋律,一直回荡在一代代科大人心中。

校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风光: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摄影 曹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风光: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摄影 杨志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风光:校史馆,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摄影 魏重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风光:理化大楼,来源:科大-历史文化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诞生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然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从高等学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

酝酿与审批

  1958年3月18日,在中科院第三次院务常务会议上,院长郭沫若提出,为了培养干部,可以考虑科学院附设高等学校,这样可以便于培养干部,挑选最好的学生。

  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代表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并提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副总理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科学院拟办大学一事,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5月21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日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校址科学院曾建议用原华北行政委员会旧址,我与彭真同志谈过,请市委予以调整,请中央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期招生。”

  1958年6月2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同志也审批同意了中央书记处的决定。

筹备过程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会议通过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简章,明确教学设备原则上由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负责。会议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联系协作关系。

  同年7月28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杜润生、郁文、晋曾毅、张新铭、赵忠尧、施汝为、华罗庚、钱学森等近30人。会议决定增设应用地球物理系,任命中国科学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为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为技术物理系主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为化学物理系主任,动力研究室研究员吴仲华为物理热工系主任,电子研究所所长顾德欢为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汝扬为自动化系主任,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为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承宗为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为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主任,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寿俊为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为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为生物物理系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为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会议决定成立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数学和政治课等四个小组。普通物理组组长由施汝为担任,普通化学组组长由柳大纲担任,数学组组长由华罗庚担任。会后,华罗庚、施汝为、柳大纲分别主持了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审定工作。

  7~8月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吴有训和副秘书长郁文、杜润生,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先后主持召开4次系主任会议,认真研讨了各基础课教学计划,讨论通过了吴有训、严济慈、华罗庚等37名任课教师名单,提出“苦战三年打下基础,奋战五年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既有坚实科学理论基础、又掌握最新实验技术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

  临近开学不到两个月,校舍、招生、教学安排、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在眉睫,需要及时解决。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决定将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但该址此前已商定交给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已进驻的工程兵设计院搬迁。郭沫若、张劲夫前往拜访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表示保证在一周内搬迁,绝不耽误开学。校内教室虽勉强够用,但宿舍不够,于是在马路对面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借了两座宿舍楼,从而基本满足了新生入学的需要。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

  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国科学院党组报请中央批准,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由中国科大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中国科大招生简章。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利用到各地作学术报告的机会,为学校作招生宣传。由于中国科大由郭沫若出任校长,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所长兼任系主任,许多声望很高的科学家在校任教,学校当年就吸引了全国许多优秀青年学生,各地考生报名踊跃,生源素质普遍很高。

  9月初,在北京考区录取的150名新生提前报到,参加整理校园和修建操场等义务劳动;9月15日,京外新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全校共录取1634名学生。学校正式开学前,聂荣臻副总理在郭沫若等陪同下到校视察,与学生亲切交谈。当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个个精神饱满,许多同学穿着补丁衣服,不少人还光着脚板,有些学生甚至从北京火车站用扁担挑着行李走到西郊玉泉路校址时,聂荣臻非常感动,连连点头赞许,勉励同学们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创立艰苦朴素的良好学风。

  开学前夕,郭沫若起草校歌歌词,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9月17日,郭沫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总理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周恩来总理还将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建设”改为“事业”。9月19日,郭沫若与全体学生第一次见面,并请校歌作曲者、全国音协主席吕骥为学生教唱校歌《永恒的东风》。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与支持,由于中国科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大批科学家投身教育的可贵热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向科学进军”的时代热潮中应运而生。

成立暨开学典礼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郭沫若作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聂荣臻副总理作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等代表兄弟院校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聂荣臻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方面,必须大力培养新生力量,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大学和研究机构结合在一起,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给以比较严格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训练,在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到相关研究机构中参加实际工作,迅速掌握业务知识,加快培养进度,以便在一段时期内使祖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兴的科学部分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筹办的。经过很短的时间,在郭沫若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筹备工作,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了。这将是写在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这段话勾画了党中央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的创新思路,也形成了中国科大50年来的办学方针和特色。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为题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科大的诞生。

  郭沫若在致辞中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学校是新建立起来的,前无所承,缺乏经验,这是我们的缺点,但也是我们的优点。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的学校如果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就请把它办成最美的学校吧!”郭沫若还要求师生员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在大胆创造的基础上实事求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创建校园,而且要创建校风,将来还要创建学派”。正是在求实创新的指导下,中国科大一问世便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崭新的风貌引人瞩目。

领导体制

  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第80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郁文任党委书记。1959年4月15日,学校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郭沫若致开幕词,郁文代表党委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郁文、郭沫若、晋曾毅、张新铭、田夫、王卓等15人为党委委员。

  学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59年4月,成立校务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委员,委员共56人。1961年9月,成立校务常委会,由郭沫若、严济慈、华罗庚、郁文等15人组成。校务常委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严济慈、华罗庚于1961年4月担任副校长,分别主管全校教学、科研和负责协调有关系、室工作。两位副校长经常召集有关系、室教师座谈,征求校务工作意见,广开言路,民主治校。

新型的办学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创办伊始,就给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许多方面积累了积极有益的经验。

  1.创新设置的系科专业 尽快填补国内高校在新兴学科方面的空白,加紧建设一些力量薄弱的专业,是酝酿建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科大在系科专业设置上没有采用原苏联理工分家的模式,实行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特别是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化学物理、近代力学及其它相关的系和专业,都处于当前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领域。

  1959年,中国科学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大,设立科技情报系,1960年该系撤销,学生分别并入物理、化学、生物等系科专业。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同意将原来的13个系合并成数学系、物理系、近代化学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学系、无线电电子学系6个系。教育部核定学校设定专业24个,1966年减为23个,学制5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要求,系和专业调整后,专业课程基本不变,教研室继续保留,以便经常和研究所取得密切联系。

  中国科大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研究所录取的200名研究生也由中国科大负责基础课教学。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曾致函科学院领导,建议中国科大开办研究生院。科学院对由中国科大在中关村开办研究生院问题也曾提出方案,后因“文革”动乱而搁浅。

  2.独具特色的办学方针 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大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在我国高等教育界独树一帜,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状况,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建设。这不仅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先例,而且也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办校,所系之间对口合作,大批科学家到校讲课和开展合作研究。建校初期,科学院每年到校授课的科研人员达300人次。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吴有训、柳大纲、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授课,及时把最新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传授给学生。他们承担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以及讲义编写等一系列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建校初期师资缺乏的困难,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保证了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实力雄厚、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使得中国科大一诞生就以人才荟萃、群星璀璨而盛极一时。我国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亲自登台执教,给8个系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每周讲授3次,连续讲授6年。严济慈在礼堂授课时,其他高校的师生也慕名前来听课。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将突破重重阻力甚至身陷囹圄而从国外带回的加速器送给学校,并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为中国科大加速器专业的发展,以及后来承担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大科学工程项目打下基础,也为国家在相关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被称为中国科大数学系“三龙”,陈景润、王元等辅导学生作毕业论文。“三龙”学术观点和授课风格各异,学校兼容不同学派,提倡学术自由,安排华罗庚、关肇直同时给学生上课,不同学术观点联袂登台,在教育科技界一时传为佳话。

  “所系结合”使中国科大在研究工作方面也取得重要成就。如1960年中国科大与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107计算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中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60年2月,学校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工作报告会,钱学森、赵忠尧、侯德封、郭永怀、柳大纲等到会听取师生报告并作总结。华罗庚、施汝为等分别到校主持数学、物理研讨会,与师生一起开展科研活动。1963年9月,为纪念建校五周年出版的《科学论文集》,选入师生论文共80篇。郭沫若在《发刊词》中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尤其是四个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为国家多多培养人才,多多贡献出科研成果,这是本校建校的根本任务。”

  3.注重基础课教学,拓宽口径培养人才 理工分家,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课教学,是19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一大弊端。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郭沫若指出:“希望我校的同学们人人都能成为多面手,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而且要有深厚的基础、广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技能。”中国科大建校伊始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5年内完成7年学业,教学上选用最深、最难的基础课教材,专业课教材一律新编,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华罗庚副校长亲自担任教材审委会主任,各系成立教材编审小组,做好教材编审工作。学校还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将外语列入全校基础课,数、理、化、外、电、图从此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子的理论基石。中国科大在教育界最早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五年学制中用三年半时间讲授基础课程,高年级学生到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作科研实践或撰写毕业论文,不仅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使学生较早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增强了他们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截至1966年,中国科大为国家培养了4710名毕业生,85%分配在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绝大部分成为业务和领导骨干。在前三届毕业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就有29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中国科大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模式和高水平、高起点的教学科研工作,在1959年5月中共中央的《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被列入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排名第四,成为这批重点高校中最年轻的大学。

  4.创建优良校风 中国科大继承抗大传统,树立优良校风,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郭沫若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强调,党的教育方针是办校的根本原则,并且用“三纲”作了具体阐述:坚持党的领导;勤工俭学,教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抓尖端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服务。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郭沫若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作了长篇讲话,希望科大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强调“勤奋学习”、“理实交融”,提倡“寓教于乐”,主张“学校应当有适当的文娱活动和弦歌之声”,以陶冶情操。

  为了使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抗大优良传统,郭沫若特意请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为校歌谱曲。郭沫若自己也经常为学生朗诵诗歌、题词,为校刊设计副刊并多次撰文,亲自给学生作报告。一有机会,郭沫若就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和英雄模范到学校作报告。“文革”前,陈毅、聂荣臻、谭震林、罗瑞卿等先后到校作报告和参加毕业典礼。1962年6月26日,陈毅到校作报告时曾风趣地说:“郭老两次邀请我来作报告,不能再推了,只得从命。”

  学校十分关心学生生活。郭沫若校长捐赠稿费2万元作为福利基金,帮助困难学生添置衣被。钱学森教授捐赠1.15万元,改善教学设备并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1960年春节,郭沫若等校系领导与在校学生一起吃午饭,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元“压岁钱”。校、系领导和科学家在校就餐时,都和学生吃同样的饭菜。郭沫若还用稿费给学校修建游泳池,购买放映机和影片,把自己创作剧本的首演票送给师生。

  在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中国科大“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的优良校风得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校领导

现任领导

  • 名誉校长:周光召
  • 党委书记:许武
  • 校长:包信和
    • 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向东
    • 副校长:陈初升
    •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晓剑
    • 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先意
    • 党委常委、副校长:朱长飞
    • 党委副书记:蒋一
    • 副校长(兼):江海河
    •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晓平
    • 总会计师:黄素芳
    • 校长助理:杨金龙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中国科大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其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设有少年班学院、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学,2002年新建立的软件学院则只进行硕士培养;具有科大独特风格的少年班学院,专门进行英才教育;设立有创新试点班,与少年班学院统一管理,且没有年龄限制;部分院系设有科技英才班。此外还有继续教育学院可进行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可进行远程教育。中国科大在苏州和上海还设有专门的研究院。

院系设置

  • 少年班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系(1系,校内编号,下同)
    • 计算与应用数学系
    • 概率统计系
  • 物理学院
    • 物理系(2系)
    • 近代物理系(4系)
    •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22系)
    •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38系)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物理系(3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4系)
    • 化学系(19系)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系)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8系)
    • 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21系)
    • 系统生物学系
    • 医药生物技术系
  • 工程科学学院
    • 近代力学系(5系)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9系)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13系)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6系)
    • 自动化系(10系)
    •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3系)
    • 信息安全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系)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原7系)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系(15系)
    • 管理科学系(16系)
    • 统计与金融系(17系)
    • MBA中心
    • MPA中心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外语系(18系)
    •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4系)
    • 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25系)
  • 核科学技术学院
  • 软件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网络教育学院
  • 苏州研究院
  • 上海研究院

国家级科研机构

  •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部)
  •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 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工程实验室

  • 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科院、安徽省、部级科研机构

  • 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高性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计算与通讯软件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高等学校先进功能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高等学校物理电子学省级重点实验室
  • 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生物技术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综合国力信息监测系统研究中心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