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58行: 第258行:
 
   
 
   
 
  1953年在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曾模仿北宋官窑汝瓷烧制过贡瓷。
 
  1953年在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曾模仿北宋官窑汝瓷烧制过贡瓷。
 +
 +
'''景德镇的青白瓷'''
 +
 +
[[文件:91178.jpg|right|thumb|180px|中国陶瓷:景德镇的青白瓷酒壶和酒碗]]
 +
 +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当时的昌南镇置官监督进贡瓷器的生产,并在烧成的瓷器下书写「景德」两字,因而改名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瓷业和制瓷技术获得飞快发展,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瓷业中心。
 +
 +
  在宋代,景德镇最著名的产品是青白瓷。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青白瓷。其典型产品胎质细洁,色质如玉,光照见影,故又名影青瓷。它是景德镇利用其资源特点(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和技术上的创新(从风化较浅的瓷石加釉灰而配制的釉料),在宋代中期烧出了独具一格的青白瓷,有假玉器之称,深受大众欢迎,远销海内外。
 +
 +
'''汝窑'''
 +
 +
[[文件:91177.jpg|right|thumb|280px|中国陶瓷:汝窑青瓷碗]]
 +
 +
  汝窑是北宋名窑,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首,以烧造青瓷而称著。可能由于宫廷嫌定窑的瓷器口无釉,而且有毛口不便使用,便命令汝州烧造以供御用的青瓷,汝窑遂成为了官窑。
 +
 +
  汝窑青瓷主要模仿五代后周柴窑的秘色瓷,故产品特征为天青色釉。此外,因为釉和胎的热膨胀系数 之间的差别,而使瓷器出现较细的纹片。
 +
 +
  由于汝窑青瓷的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期的青瓷,故此在当时的北方实属最高水平的青瓷制品之一;到了北宋末、南宋初,汝官窑产品已属珍品。可惜目前汝窑青瓷的传世品极少,总数不超过百件,它们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
 +
  另外,北宋中期在今河南临汝也有青瓷的烧造,名字也叫汝窑,产品主要供民间日用。然而,其青瓷质量当然无法与属官窑的汝窑青瓷相比。
 +
 +
 +
 +
 +
 +
 +
 +
 +
 +
 +
  
  

2014年1月17日 (五) 20:02的版本

中国文化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唐代制陶家陶玉

  人类在与泥土打交道中,创制了陶器,这是人类智慧的初试,它不仅表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史前社会的主要见证。如果说古陶器的发掘对考古学十分重要,那么它对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更为重要。机械的雏形:陶轮,最早的人制乐器:陶哨,人工养猪的见证:陶猪,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陶文,最早使用的色料:氧化铁……等等都说明了解陶瓷的演进是必要的。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首批重要成果之一,因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十分关注制陶术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怎样发明的?

  通过考古发掘,虽然能得到一些早期制作的陶器,但是推测它的生产技术还得靠社会学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L.H.Morgan,1818-1881)通过对印地安人土著居民的实地调查,认为制陶术的发明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在没有陶器之前,人们烹煮食物的方法之一是把食物放在涂有黏土的木制或编制筐子里,通过加热把食物弄熟。后来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木制容器也可以用来烹煮,从而逐渐掌握了制陶术。

  这一观点获得众多学者的认同。当然这不是发明制陶术的唯一方法,但是许多民族确是经历了这一发现过程。

  似乎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在陶与瓷之间的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这就使中国瓷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问题,长期混淆不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众多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学术界就什么是陶、什么是瓷及瓷器发明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初步的一致认识。

  制瓷工艺是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的,瓷器不同于陶器之处首先表现在原料上。制瓷主要采用瓷土或高岭土,瓷土中高熔点的氧化铝、氧化硅含量明显地高于一般陶土。此外,瓷土中相应低熔点的氧化钾钠等化合物含量要比陶土低;第二点是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应在1200℃左右,胎质才能烧结致密,吸水率低,击之会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瓷器表面大多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釉,胎釉结合牢固。所谓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有了这个标准,瓷器发明的历史过程就清晰了。

  中国先民何时使用了陶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将提供最有力的说明。据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中国的陶器制作至少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北方地区,1962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以及1976年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出土的陶器,其年代根据碳14分析距今约有7100至7800年之久。

  裴李岗文化是前仰韶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典型。从已发现的近百处遗址来看,当时的部落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并从事原始的农业,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生活。遗存中陶器种类不多,形制简单,薄厚不匀,质地松脆,火候不匀,以泥制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此外,陶器以手工制作为主,兼用模制,工艺尚较原始。烧成多数由无窑的覆烧技术完成,烧成温度在900℃左右。

  磁山文化也为前仰韶文化的又一代表遗存,出土的陶器在制作和烧成上与裴李岗文化相似,展示了制陶技术在初始阶段的状态。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大量的各种文物,特别在第四文化层出土了陶器多件和十万多片各种陶片。

  这些陶器具有鲜明的特性,是以夹炭黑陶为主,夹砂黑陶次之。器表有纹饰,胎心也有绳纹,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松散开裂而压挤过内壁。陶器基本上是手制的。

  据古陶瓷专家研究,这些陶器距今约有6360年左右。它们具有其他地区早期陶器所未见的鲜明特征:

  1. 出土的夹炭黑陶是在黏土中有意识地掺入炭化的稻壳或植物茎叶所造成。加入这些稻壳或植物茎叶是为了减少黏土的黏性,以及因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而导致的开裂。
  2. 陶器中含铁量较低,这因为当地的黏土是较纯的绢云母质黏土。
  3. 陶器的烧失量较大,这因为原料中含炭和有机质较多。

  此外,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原始社会遗址和广西桂林市郊甄皮岩原始社会遗址所出土的粗陶,分别反映了南方其他地区早期制陶术的状况。

  制陶一般是就地取材烧制,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都可能使各地区生产出各具特色的陶器。由于社会生活对陶制品的需求,在陶器生产普及扩大的同时,制陶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继粗陶之后,人们又陆续生产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及彩陶等,陶制品的使用才从日用扩展到生产和建筑领域。它们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红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大多是泥质或夹砂粗红陶。例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以后的仰韶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陶器的颜色和陶土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关系。假若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而且还有着色作用。

  若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或在陶窑充分通风状态下烧成,陶胎中的铁离子会呈氧化态,表现为砖红色,故烧成的是红陶。此外,还因陶窑的不完备与不能严格控制气氛,而致使陶器出现红褐色等杂色。

  红陶一般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前者选用含杂质较少,颗粒较细的易熔黏土为原料。后者则有意在黏土中掺入细砂,以提高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故夹砂陶常被用作炊具。

  红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不占主要地位,进入夏商时代后,已逐渐衰落了。

灰陶

  新石器时代,继红陶之后出现的是灰陶,这种陶色之变表示了烧成技术的进步。

  灰陶一般是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烧成,而且要控制在烧成的最后阶段。窑炉内如为弱还原气氛则要求陶窑不仅初具一定合理的窑形和能烧出较高的炉温,而且窑顶要能封闭和有排烟孔。在烧成后期,当封闭窑顶后,窑炉内氧气减少而使气氛呈还原态,在弱还原气氛中,陶胎内所含的铁离子就会成二价,颜色变为灰色。

  由此可见,能控制窑炉内的气氛是烧成技术的一种进步。此外,由于窑炉烧成技术的改进,促使烧成温度的提高,自然提高了陶器的质量。故在一般情况下,灰陶比红陶耐用。

  在新石器晚期,灰陶逐渐取代红陶而占主要地位。夏代时,陶器生产已经以灰陶为主。商周时灰陶已占主要地位。灰陶也分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它的日常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黑陶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类,其中以细泥薄胎黑陶最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仅有0.5至1毫米厚,采用精细黏土制成,烧成前先经过打磨,在烧成中有意让炭黑渗入胎体,所以通体乌黑发亮,又称蛋壳陶。它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产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工艺的关键在烧成中不仅要求有强还原气氛 ,而且封窑后有意制造炭烟进行渗碳。这与氧化气氛中烧成的红陶、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灰陶相比,技术上有更高的要求。

  黑陶主要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屈家岭文化等遗址。在此以前也曾有两种黑陶出土:一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夹炭黑陶,由于炭化的稻壳或植物茎叶存在陶胎内而显黑色;二是良渚文化常见的黑衣陶。黑衣陶的陶胎仍为红色或灰色,只是由于外层裹上一层黑色的陶衣而成黑陶。黑陶工艺在商代以后日趋衰落。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成白色的陶器。

  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表明,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白陶。浙江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曾发现少量白陶,其年代与河姆渡文化相近。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白陶,其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也有少量白陶出土,到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白陶已较多。

  白陶与红陶、灰陶、黑陶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经过科学分析,认识到白陶的共同特点是其氧化铁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烧成后成白色。当时的白陶分两类,一类是以镁质易熔黏土为原料,它是某些富含镁的矿石,例如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含镁高达15%—24%。罗家角文化的白陶和大溪文化的部分白陶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白陶则是由与瓷石成分相近的黏土或高岭土制成,例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白陶。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瓷土的国家。

彩陶

  以彩绘作为装饰的陶器称为彩陶。它是在已成型的陶坯上,用不同的彩料绘画,然后再烧成,其色彩图案一般不易脱落。爱美之心使人们很早就在陶器上彩绘,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是在河姆渡文化遗址,此外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彩陶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一项重要的展示,它不仅标志着制陶工艺的新水平,同时反映了早期先民的审美意识和原始艺术。

  彩陶的陶质一般是泥制红陶,它选择那些可塑性和操作性能较好的黏土,经淘洗陈化后就成较细的泥料。轮制的陶坯在彩绘之前,先挂一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待烘干后再用天然颜料涂绘于陶器的表面,最后在950℃左右的陶窑中烧成。

  据分析,黑色颜料是含铁锰较高的红土,红色颜料是赭石粉(赤铁矿粉),白色颜料则是一种掺入方解石粉的白色瓷土。

  仰韶文化在中国分布很广,所发现的遗址也有千百处,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铅釉陶

  铅釉陶的烧制成功和铅釉的发明是汉代制陶工艺的重大创新。在诸多陶器中,翠绿色或栗黄色的铅釉陶十分引人注目。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铅釉陶首先出现在陕西的关中地区。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尚少见铅釉陶的出现,到了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以后,铅釉陶才逐渐多起来,并且得到发展和流传。

  铅釉陶不同于彩陶或原始瓷器,它是以低温釉,即铅釉,覆裹着陶器,并且在800—900℃的温度下烧成。铅釉陶不仅具有翠绿或艳黄等釉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明亮。这些明显的优点促使它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唐三彩釉陶的辉煌开辟了道路。

  在汉代墓葬出土的绿铅釉陶上,常看到一种银釉现象。这是由于铅绿釉在潮湿环境下,长期受水和空气侵蚀之故。当釉面受溶蚀后,便会产生一层对光线有干涉作用的新沉淀物,那些绿铅釉陶便会呈现银白色的光泽。

紫砂陶

  自从成熟瓷器步入人们的生活以后,一般的陶器很少会引人注意。但是,一种名叫紫砂器的无釉细陶制品,在宋代以后却犹如异军崛起,引起文人墨士的刮目相看。

  使紫砂陶闻名于世的首先是它的茶具制品。从唐代起,饮茶之风开始盛行,与此相配伍的当然需要好的茶具。由紫砂泥烧制的紫砂茶具不仅具有较好的、耐骤热骤冷的应变能力和低热导的特性,而且是保持名茶色香味,为品茶文人交口赞美的好茶具。

  紫砂茶具不仅造型别致多姿,由于它的装饰溶入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而有独特的韵味。当用紫砂泥制成文房雅玩和各种仿生珍品以后,更使许多收藏家爱不释手。紫砂器自北宋末年后,成为江苏宜兴的重要产品,到了明代,紫砂壶及其他紫砂产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名品,久誉不衰。

陶制品的用途

  陶器作为人类最早掌握的新材料,由于它具备坚硬、耐用、易烧制等优点,很快成为人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追求生活情趣的常见用品。制作的陶纺轮、陶哨及陶猪等,仅是史前社会人们生活的见证,而广泛地制作建筑材料和冶金用的陶范、陶炼锅则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陶制品在古代具有广泛的用,充分体现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一个城镇里,假如没有通水和排水的设施,生活和环境是难以想像的。考古的资料表明,用于城镇建设中最早的通水、排水设施就是陶制的水管。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商代早期大型宫殿夯土基址内,发现埋设有相互套接排水用的陶水管。

  它们为泥制灰陶,胎质细腻坚硬,形制为一端粗、另一端稍细的圆筒形水管,管长约42厘米,粗端口径约14.4厘米,细端口径约13.3厘米,壁厚约1.02厘米,是用泥条盘筑法 制成。同期类似的陶水管在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中也有出土。商代中、后期的陶水管也有不少发现,只是商代后期增加了类似排水管中三通管之类的圆水管。

  陶井圈的发明和使用大约在战国时期,一般也为泥制灰陶。陶井圈的使用为人们在土质不好或流沙地区打井创造了条件。

  总之,陶水管和陶井圈的使用和生产是制陶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人们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举措。

秦砖汉瓦

  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形容古代的建筑材料,实际上砖瓦的出现比秦汉时期还要早些。

  到了西周,建筑用陶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陶水管外,人们又创制了大型宫殿用的板瓦、筒瓦及瓦当等陶制构件。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使用茅草铺屋顶的情况,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项重要的发展。西周的板瓦、筒瓦在陕西省扶风、歧山和长安等地的西周遗址中曾大量出土。如扶风出土的筒瓦长达45厘米,中宽30厘米。从这样大型筒瓦的使用中,可见当时宫殿建筑的规模也是相当宏伟的。

  板瓦是仰置于房屋顶部,筒瓦覆盖于两行板瓦之间,瓦当用以将筒瓦固定,至此中国木构瓦房的屋顶设施已臻完备。而砖大多始于战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长方形的小薄砖;另一类是大型的空心砖,主要用于台阶和铺路面,后来人们在砖面上拍印出美丽的图案,逐渐成为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画像砖。

陶制兵马俑

  陶塑艺术的起源很早,通过古代的遗存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既表达了精神上的寄托,又成为可供鉴赏的艺术品。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盛行厚葬之风的同时,减少了活人实物殉葬之恶习,人们纷纷以陶俑、陶塑取而代之,遂促使陶塑工艺获得重大的发展。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规模巨大的秦俑坑。目前,该地已经有七千多件巨型陶俑出土。这些陶制兵马俑威武雄壮,栩栩如生,活像秦始皇正在检阅他的军阵,非常壮观,令世人惊叹。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外,被誉为「世界奇观」。

  这些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烧制出来的呢!据研究,当时的人们以绢云母、伊利石为主要成分的易溶黏土,经过挑选和粉碎,在范模成型的基础上再对陶坯进行捏塑黏贴,刀刻画纹等技巧加工,然后在900℃下烧成素胎,再通过明胶水等分别涂黏上八种颜料而成。秦兵马俑是古代制陶工艺的一大展示。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产品有生活用具及明器(包括俑类)。它工艺精湛,造型奇特,色彩深厚,蜚声中外。它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的一支奇葩,也是唐代陶瓷工艺迅速发展的又一证明。

  1899年,在修建陇海铁路时,从河南洛阳的唐墓中出土了一批唐三彩釉陶器。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后的一百年间,考古工作者又陆续发掘出大量唐三彩釉陶器。据考古资料,三彩釉陶的生产大概始于唐高宗中期,到了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达到极盛时期。

  唐三彩的生产大都是就地取材,即选择那些与瓷土相近的黏土,坯泥成熟后,采用轮制、模制、雕塑、黏接等多种技艺,精雕细刻成型;待阴干后在1000℃的氧化焰中烧成素胎,再挂上多种色彩的铅釉;然后再经800—1000℃的烧烤,便得到相互浸润,斑驳灿烂的一层玻璃状铅釉,唐三彩即告烧成。

  唐三彩配制铅釉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琉璃

  琉璃在古代曾是玻璃、料器、珐琅、某些玉饰品,以及陶胎铅釉器的总称。随着铅釉陶胎制品被大量地运用于建筑,形成中国民族建筑的一种特色,人们才以琉璃专指那些用于建筑的铅釉陶胎构件材料。

  琉璃构件的制作大致是先将黏土模塑成型,然后烧成素胎,再施以琉璃釉(即铅釉)在900℃左右烧烤而成。琉璃釉制品最早出现在战国,其用途一是烧制成铅釉陶,另一是制作美观的装饰品。后来由于成熟瓷器的大量生产和使用,铅釉技术一方面用于生产唐三彩一类艺术品,另一方面即用来装饰砖瓦而生成琉璃的建筑构件。

  唐代是琉璃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人们不仅在宫殿建筑、宗教寺庙建筑上大量使用琉璃砖瓦,而且还专门应用琉璃技术建造了像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河北承德善宁寺内五颜六色的琉璃塔及各种琉璃照壁、琉璃花门、琉璃塔等标志性建筑。它们充分展示了悠久的中华文明。

瓷器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对于掌握制陶技术与生产陶器都是独立发明的,发展时间上也相差不远。至于瓷器则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要比国外出现早1500年以上,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之一,「瓷器家谱」这部分将会介绍瓷器发明与发展的概貌,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瓷器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瓷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瓷器与陶器又有什么区别?制瓷工艺与制陶工艺有何关系?这些一直是学术界过去所讨论的问题,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考古、文物专家,科技史专家及陶瓷工艺专家合作研讨,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似乎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在陶与瓷之间的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这就使中国瓷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问题,长期混淆不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众多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学术界就什么是陶、什么是瓷及瓷器发明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初步的一致认识。

  制瓷工艺是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的,瓷器不同于陶器之处首先表现在原料上。制瓷主要采用瓷土或高岭土,瓷土中高熔点的氧化铝、氧化硅含量明显地高于一般陶土。此外,瓷土中相应低熔点的氧化钾钠等化合物含量要比陶土低;第二点是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应在1200℃左右,胎质才能烧结致密,吸水率低,击之会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瓷器表面大多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釉,胎釉结合牢固。所谓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有了这个标准,瓷器发明的历史过程就清晰了。

  制瓷工艺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因此寻找瓷器的发明应从相近的陶器入手。

  古陶瓷专家科学测试了数十件从商代到春秋战国年间的出土青釉器,他们发现这些青釉器基本上具备了作为瓷器的基本条件。但问题是当时的人们在原料加工、釉层感观及烧成上都比较原始,处处可见制陶工艺的痕迹,例如原料中混入了大量颗粒较大的石英沙,这显然与制造夹砂陶的经验有关,也可能是瓷土淘洗不够;又如釉层较薄,时有流釉现象。总之,该批青釉器离近代意义的标准瓷器仍有一定距离,专家们因此定义这些青釉器为原始瓷器。

  据考古发现,某些印纹硬陶常与原始瓷器同时出土,或甚至在同一窑址发现。专家们检测后发现,印纹硬陶在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方面都介于陶器与原始瓷器之间。由此可推断,原始瓷器是在印纹硬陶工艺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青瓷

  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的提高几乎经历了1500年之久,这时间既有工艺的发展,又有社会变更带来的曲折。

  秦汉时期,原始瓷器的生产逐渐在浙江地区复苏,勤劳的工匠在实践摸索中,逐渐使制瓷工艺有所提高,到了东汉晚期,成熟的瓷器终于出现了。

  考古资料表明,在浙江东部的一些地区都有汉代瓷窑遗址发现。此外,在浙江、江西、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一些年代可考的东汉墓葬或遗址中都出土了众多青釉器。据古陶瓷专家对浙江地区东汉晚期的窑址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该处出土的越窑瓷片科学检测报告中明确表明,东汉晚期的瓷器已达到了近代瓷器的标准。这就是说,至迟在东汉晚期,中国已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标准瓷器的过渡。

黑釉瓷

  就在东汉晚期窑址中发掘出成熟青瓷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出土的黑釉瓷。据研究,该批出土黑釉瓷所用的原料是烧结温度稍低的瓷土,表明当时的瓷土加工还不够精细。这些黑釉瓷烧制时先外敷一层石灰釉,然后在1200℃的高温下充分烧结,由于釉中的氧化铁(Fe2O3)含量高达4—5%,烧成时炉内气氛呈氧化态,故釉色呈黑色或褐色。

  虽然这些黑釉瓷与近代瓷器的衡量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但它那较为粗糙的灰黑胎在深色釉的覆盖下,倒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据此,瓷工们专职利用那些杂质含量较多,及较为粗放的瓷土来生产黑瓷。

  东晋时浙江的德清窑就以烧制黑釉瓷而闻名。人们为了提高黑釉的色调,还在瓷土中有意搀入适量的紫金土(含铁量一般达3%—5%),使烧制出的瓷器,胎呈砖红或紫色,釉面滋润,色黑如漆,深受人们喜爱。这种技术还影响了日后越窑瓷器的生产。

南青北白的瓷业

  在唐代,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瓷器生产出现了具有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即后人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南方的许多瓷窑以烧青瓷为主,北方的窑场主要烧白瓷。当时,这种界定也不是绝对的,南方的窑场还烧黑瓷和花瓷,北方的一些瓷窑也兼烧青瓷、黑瓷及花瓷,体现了一种进取精神。越窑青瓷代表南方青瓷的一流水平,邢窑白瓷展现了北方白瓷的最高成就。

越窑青瓷

  越窑的产地主要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一带,为古代越人居地。该地区出产的越窑青瓷自东汉开始,历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均是南方青瓷的重要产地。

  从三国、两晋到南朝的越窑青瓷,人们习惯称它们为早期越窑青瓷,其胎质致密坚硬,釉层光滑发亮,还有多种纹饰,美观典雅。在此基础上,虽然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特征,但实际上青瓷的生产远远多于白瓷,当时出产的越窑青瓷代表了南方瓷业的最高水准。在工艺上不仅选料和加工精细,致使瓷胎细腻致密、形式规整。

  到了唐末,越窑青瓷的坯体减薄、减轻,釉层均匀。在烧成中不仅严格控制窑温和通风状态,确保了还原气氛,而且由于使用了匣钵装烧,使釉面可避免烟熏和灰尘污染,进一步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故釉一般呈青色,滋润而不透明,如冰似玉。

邢窑白瓷

  唐代北方生产的白瓷以河北邢窑的生产质量最好。过去许多人认为白瓷最早出现在隋代,但是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北方的白瓷实际上兴起于北朝,其生产工艺到了隋代已变得相当成熟了。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市发掘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的范粹墓时,发现了一批白瓷,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白瓷。其釉色虽呈乳白,但当中仍有乳浊的淡青色。这不仅表明白瓷工艺是从青瓷工艺的基础发展而来,也表明瓷工在排除氧化铁呈色干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唐代,北方烧造白瓷的窑址迅速增加,从而形成了白瓷主要产于北方的局面。当时白瓷的生产主要出现在北方是因为北方瓷土中的氧化铁(Fe2O3)含量较低,而氧化铝(Al2O3)含量较高。这就自然地减少了氧化铁的呈色干扰。特别是邢窑,它不仅瓷土较纯净,含铁量低,而且依赖瓷工的精工细作与配套齐全的窑炉和窑具,故烧出了类玉似雪的白瓷。

秘色瓷

中国陶瓷:秘色瓷碗,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它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形规整,釉色纯青,滋润有光泽,确属青瓷中的精品

  唐代诗人陆龟蒙 在《秘色越器》诗中,描写了当时精美的越窑青瓷为:「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到了五代,吴越国宫廷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庶民不得使用,甚至连官绅富贾也难得享用,于是越窑为宫廷烧制的青瓷就显得十分神秘,故有「秘色瓷」之称。

  据文献记载,秘色瓷「其色如越器,而清亮过之」,故可能是越瓷中釉色较美较特殊的一种。秘色瓷中还有「金扣瓷器」、「银扣瓷器」等,这表明秘色瓷有着多样化的装饰。

  在人们寻找和研究秘色瓷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于1986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塔基地宫中,发现了「衣物帐」中所记载的数件秘色粹瓷,从此人们总算认识了秘色瓷的真面目──其实它就是精美青瓷的一种。

窑系林立的年代

  考古发现,宋代瓷窑遗址遍布17个省的134个市县。由于资源环境和技术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窑系和各具特色的产品。

定窑

中国陶瓷:定窑白瓷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主要产品是白瓷。据考古研究,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定窑因地得名。

  在唐代邢窑的影响下,定窑在晚唐时开始烧造与邢窑白瓷相近的白瓷。到了北宋,定窑的白瓷生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以大量烧造别具风格的刻花、印花白瓷而著称于世,开创了中国日用白瓷装饰的先声,影响极为深广。

  根据对出土定窑瓷器的观察和测试,可以发现定窑采用的原料是当地的高铝质瓷土,烧成温度较高,应当在1300℃左右。定窑瓷器在五代以前曾采用还原焰烧成,故釉色白里泛青;宋代以后由于改用氧化焰烧成,故釉色变得白里泛黄。此外,当在釉里配些白云石粉后,釉便会呈现出光亮和微带乳白的现象,加上本身薄而透明的釉层,瓷器更显出牙白色的效果。此外,定窑的烧制在使用匣钵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覆烧技术,提高了瓷品的质量。

磁州窑

  磁州窑是北宋和金代的著名民间窑系,由于是民窑,宋代文献中不见记载,明代后文献介绍才多起来。据文献和考古资料,磁州窑位于今河北邯郸市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宋属磁州,因地得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装饰手法众多,以白釉釉下黑彩和白釉釉下酱彩为代表作。由于彩绘题材来源于民间生活,笔调简练,格调清新,充满乡土气息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磁州窑的诸多特色产品中,白地铁锈花是常见的一种佳品。它是在敷有白色化妆土 的坯体上,用一种黑色颜料(当地一种含铁锰量高的斑花石)绘画,再覆一层釉料后烧成。制成品在白底上呈现出美丽黑色的图案。这是一种釉下彩。此外磁州窑还生产釉上彩的剔花等技艺,为以后彩瓷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钧窑

中国陶瓷:钧窑瓷洗

  钧窑也是北宋和金代的著名瓷窑之一。根据文献和考古专家的努力,终于在今河南省禹县找到了宋代钧窑的遗址,发现有关的古窑址达一百多处。从发掘的资料来看,当地唐代的瓷窑已烧造黑釉斑彩的壶和罐。北宋是钧窑鼎盛时期。其八卦洞窑烧造的钧瓷曾是提供宫廷使用的贡瓷,简称为官钧。钧窑也有大部分产品供民间使用,简称为宋钧。钧窑除了烧造具有特色的钧瓷外,还兼烧印花青瓷,白地黑花釉下彩及黑瓷。

  钧窑的最大特色是其釉属一种乳浊釉。该釉是利用铜、铁处于不同的氧化态而呈现不同釉色的原理:有天青、天蓝、葱绿、灰绿、黑绿、红紫等色调。它突破了单色釉的范围,在瓷釉中开辟了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了铜红釉的新境界。此外,钧窑中还有一种窑变彩釉,它构成了钧窑颜色釉耀眼多彩的特色。通过现代的技术研究,钧窑中乳浊釉的化学组成和窑变机理 已基本被掌握。

龙泉窑

  龙泉青瓷也是宋元时期著名的瓷窑之一。它位于浙江龙泉县。在越窑、瓯窑的影响下,自北宋起,龙泉窑专烧青瓷。在市坊需求的刺激下,到了南宋中期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先后烧制出代表龙泉窑特色的粉青和梅子青釉瓷器,釉色葱翠如青梅,成为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

  古陶瓷专家曾对出土的龙泉青瓷,从原料到工艺和烧成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认识到当时的瓷工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瓷石资源,并开始配制和使用石灰碱釉,即在石灰釉中添加某些草木灰。

  由于石灰碱釉在高温时黏度比较大,不易流釉,釉层就可以厚些,加上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溶的石英颗粒,致使光线进入釉层后发生强烈散射,不仅造就了青釉柔和淡雅的特点,还有一种青玉的观感,粉青和梅子青釉瓷也就是这样烧出来的。

耀州窑

中国陶瓷:耀州窑刻花钵体

  耀州窑是北宋的著名瓷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宋时属耀州,因而得名。该窑在唐代已开始烧制瓷器,当中包括黑瓷、白瓷及青瓷等。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以烧制青瓷为主。其青瓷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均匀,成润泽光亮的橄榄色,尤以刀锋犀利,线条流畅的刻花青瓷见长、被誉为「北方越器」而深受欢迎。

  耀州窑青瓷有两点特色:一是有着线条刚劲流畅的刻花装饰,这一装饰手段对其他窑系的发展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二是由于胎中所含的铁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形成器底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的斑块,遂成耀州青瓷的另一特色。

  1953年在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曾模仿北宋官窑汝瓷烧制过贡瓷。

景德镇的青白瓷

中国陶瓷:景德镇的青白瓷酒壶和酒碗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当时的昌南镇置官监督进贡瓷器的生产,并在烧成的瓷器下书写「景德」两字,因而改名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瓷业和制瓷技术获得飞快发展,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瓷业中心。

  在宋代,景德镇最著名的产品是青白瓷。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青白瓷。其典型产品胎质细洁,色质如玉,光照见影,故又名影青瓷。它是景德镇利用其资源特点(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和技术上的创新(从风化较浅的瓷石加釉灰而配制的釉料),在宋代中期烧出了独具一格的青白瓷,有假玉器之称,深受大众欢迎,远销海内外。

汝窑

中国陶瓷:汝窑青瓷碗

  汝窑是北宋名窑,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首,以烧造青瓷而称著。可能由于宫廷嫌定窑的瓷器口无釉,而且有毛口不便使用,便命令汝州烧造以供御用的青瓷,汝窑遂成为了官窑。

  汝窑青瓷主要模仿五代后周柴窑的秘色瓷,故产品特征为天青色釉。此外,因为釉和胎的热膨胀系数 之间的差别,而使瓷器出现较细的纹片。

  由于汝窑青瓷的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期的青瓷,故此在当时的北方实属最高水平的青瓷制品之一;到了北宋末、南宋初,汝官窑产品已属珍品。可惜目前汝窑青瓷的传世品极少,总数不超过百件,它们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另外,北宋中期在今河南临汝也有青瓷的烧造,名字也叫汝窑,产品主要供民间日用。然而,其青瓷质量当然无法与属官窑的汝窑青瓷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