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8行: 第8行:
 
  人类在与泥土打交道中,创制了陶器,这是人类智慧的初试,它不仅表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史前社会的主要见证。如果说古陶器的发掘对考古学十分重要,那么它对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更为重要。机械的雏形:陶轮,最早的人制乐器:陶哨,人工养猪的见证:陶猪,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陶文,最早使用的色料:氧化铁……等等都说明了解陶瓷的演进是必要的。
 
  人类在与泥土打交道中,创制了陶器,这是人类智慧的初试,它不仅表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史前社会的主要见证。如果说古陶器的发掘对考古学十分重要,那么它对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更为重要。机械的雏形:陶轮,最早的人制乐器:陶哨,人工养猪的见证:陶猪,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陶文,最早使用的色料:氧化铁……等等都说明了解陶瓷的演进是必要的。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陶瓷酒具]] [[珐琅彩瓷]]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陶瓷酒具]] [[珐琅彩瓷]] [[粉彩瓷]]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2014年9月6日 (六) 14:14的版本

中国文化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唐代制陶家陶玉
中国陶瓷:制瓷图

  人类在与泥土打交道中,创制了陶器,这是人类智慧的初试,它不仅表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史前社会的主要见证。如果说古陶器的发掘对考古学十分重要,那么它对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更为重要。机械的雏形:陶轮,最早的人制乐器:陶哨,人工养猪的见证:陶猪,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陶文,最早使用的色料:氧化铁……等等都说明了解陶瓷的演进是必要的。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陶瓷酒具 珐琅彩瓷 粉彩瓷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元代青花鬼谷子瓷罐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首批重要成果之一,因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十分关注制陶术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怎样发明的?

  通过考古发掘,虽然能得到一些早期制作的陶器,但是推测它的生产技术还得靠社会学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L.H.Morgan,1818-1881)通过对印地安人土著居民的实地调查,认为制陶术的发明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在没有陶器之前,人们烹煮食物的方法之一是把食物放在涂有黏土的木制或编制筐子里,通过加热把食物弄熟。后来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木制容器也可以用来烹煮,从而逐渐掌握了制陶术。

  这一观点获得众多学者的认同。当然这不是发明制陶术的唯一方法,但是许多民族确是经历了这一发现过程。

  似乎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在陶与瓷之间的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这就使中国瓷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问题,长期混淆不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众多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学术界就什么是陶、什么是瓷及瓷器发明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初步的一致认识。

  制瓷工艺是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的,瓷器不同于陶器之处首先表现在原料上。制瓷主要采用瓷土或高岭土,瓷土中高熔点的氧化铝、氧化硅含量明显地高于一般陶土。此外,瓷土中相应低熔点的氧化钾钠等化合物含量要比陶土低;第二点是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应在1200℃左右,胎质才能烧结致密,吸水率低,击之会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瓷器表面大多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釉,胎釉结合牢固。所谓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有了这个标准,瓷器发明的历史过程就清晰了。

  中国先民何时使用了陶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将提供最有力的说明。据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中国的陶器制作至少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北方地区,1962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以及1976年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出土的陶器,其年代根据碳14分析距今约有7100至7800年之久。

  裴李岗文化是前仰韶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典型。从已发现的近百处遗址来看,当时的部落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并从事原始的农业,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生活。遗存中陶器种类不多,形制简单,薄厚不匀,质地松脆,火候不匀,以泥制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此外,陶器以手工制作为主,兼用模制,工艺尚较原始。烧成多数由无窑的覆烧技术完成,烧成温度在900℃左右。

  磁山文化也为前仰韶文化的又一代表遗存,出土的陶器在制作和烧成上与裴李岗文化相似,展示了制陶技术在初始阶段的状态。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大量的各种文物,特别在第四文化层出土了陶器多件和十万多片各种陶片。

  这些陶器具有鲜明的特性,是以夹炭黑陶为主,夹砂黑陶次之。器表有纹饰,胎心也有绳纹,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松散开裂而压挤过内壁。陶器基本上是手制的。

  据古陶瓷专家研究,这些陶器距今约有6360年左右。它们具有其他地区早期陶器所未见的鲜明特征:

  1. 出土的夹炭黑陶是在黏土中有意识地掺入炭化的稻壳或植物茎叶所造成。加入这些稻壳或植物茎叶是为了减少黏土的黏性,以及因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而导致的开裂。
  2. 陶器中含铁量较低,这因为当地的黏土是较纯的绢云母质黏土。
  3. 陶器的烧失量较大,这因为原料中含炭和有机质较多。

  此外,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原始社会遗址和广西桂林市郊甄皮岩原始社会遗址所出土的粗陶,分别反映了南方其他地区早期制陶术的状况。

  制陶一般是就地取材烧制,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都可能使各地区生产出各具特色的陶器。由于社会生活对陶制品的需求,在陶器生产普及扩大的同时,制陶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继粗陶之后,人们又陆续生产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及彩陶等,陶制品的使用才从日用扩展到生产和建筑领域。它们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红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大多是泥质或夹砂粗红陶。例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以后的仰韶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陶器的颜色和陶土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关系。假若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而且还有着色作用。

  若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或在陶窑充分通风状态下烧成,陶胎中的铁离子会呈氧化态,表现为砖红色,故烧成的是红陶。此外,还因陶窑的不完备与不能严格控制气氛,而致使陶器出现红褐色等杂色。

  红陶一般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前者选用含杂质较少,颗粒较细的易熔黏土为原料。后者则有意在黏土中掺入细砂,以提高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故夹砂陶常被用作炊具。

  红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不占主要地位,进入夏商时代后,已逐渐衰落了。

灰陶

  新石器时代,继红陶之后出现的是灰陶,这种陶色之变表示了烧成技术的进步。

  灰陶一般是在弱还原性气氛中烧成,而且要控制在烧成的最后阶段。窑炉内如为弱还原气氛则要求陶窑不仅初具一定合理的窑形和能烧出较高的炉温,而且窑顶要能封闭和有排烟孔。在烧成后期,当封闭窑顶后,窑炉内氧气减少而使气氛呈还原态,在弱还原气氛中,陶胎内所含的铁离子就会成二价,颜色变为灰色。

  由此可见,能控制窑炉内的气氛是烧成技术的一种进步。此外,由于窑炉烧成技术的改进,促使烧成温度的提高,自然提高了陶器的质量。故在一般情况下,灰陶比红陶耐用。

  在新石器晚期,灰陶逐渐取代红陶而占主要地位。夏代时,陶器生产已经以灰陶为主。商周时灰陶已占主要地位。灰陶也分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它的日常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黑陶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类,其中以细泥薄胎黑陶最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仅有0.5至1毫米厚,采用精细黏土制成,烧成前先经过打磨,在烧成中有意让炭黑渗入胎体,所以通体乌黑发亮,又称蛋壳陶。它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产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工艺的关键在烧成中不仅要求有强还原气氛 ,而且封窑后有意制造炭烟进行渗碳。这与氧化气氛中烧成的红陶、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灰陶相比,技术上有更高的要求。

  黑陶主要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屈家岭文化等遗址。在此以前也曾有两种黑陶出土:一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夹炭黑陶,由于炭化的稻壳或植物茎叶存在陶胎内而显黑色;二是良渚文化常见的黑衣陶。黑衣陶的陶胎仍为红色或灰色,只是由于外层裹上一层黑色的陶衣而成黑陶。黑陶工艺在商代以后日趋衰落。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成白色的陶器。

  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表明,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白陶。浙江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曾发现少量白陶,其年代与河姆渡文化相近。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白陶,其年代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也有少量白陶出土,到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白陶已较多。

  白陶与红陶、灰陶、黑陶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经过科学分析,认识到白陶的共同特点是其氧化铁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烧成后成白色。当时的白陶分两类,一类是以镁质易熔黏土为原料,它是某些富含镁的矿石,例如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含镁高达15%—24%。罗家角文化的白陶和大溪文化的部分白陶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白陶则是由与瓷石成分相近的黏土或高岭土制成,例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白陶。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瓷土的国家。

彩陶

  以彩绘作为装饰的陶器称为彩陶。它是在已成型的陶坯上,用不同的彩料绘画,然后再烧成,其色彩图案一般不易脱落。爱美之心使人们很早就在陶器上彩绘,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是在河姆渡文化遗址,此外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彩陶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一项重要的展示,它不仅标志着制陶工艺的新水平,同时反映了早期先民的审美意识和原始艺术。

  彩陶的陶质一般是泥制红陶,它选择那些可塑性和操作性能较好的黏土,经淘洗陈化后就成较细的泥料。轮制的陶坯在彩绘之前,先挂一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待烘干后再用天然颜料涂绘于陶器的表面,最后在950℃左右的陶窑中烧成。

  据分析,黑色颜料是含铁锰较高的红土,红色颜料是赭石粉(赤铁矿粉),白色颜料则是一种掺入方解石粉的白色瓷土。

  仰韶文化在中国分布很广,所发现的遗址也有千百处,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铅釉陶

  铅釉陶的烧制成功和铅釉的发明是汉代制陶工艺的重大创新。在诸多陶器中,翠绿色或栗黄色的铅釉陶十分引人注目。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铅釉陶首先出现在陕西的关中地区。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尚少见铅釉陶的出现,到了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以后,铅釉陶才逐渐多起来,并且得到发展和流传。

  铅釉陶不同于彩陶或原始瓷器,它是以低温釉,即铅釉,覆裹着陶器,并且在800—900℃的温度下烧成。铅釉陶不仅具有翠绿或艳黄等釉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明亮。这些明显的优点促使它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唐三彩釉陶的辉煌开辟了道路。

  在汉代墓葬出土的绿铅釉陶上,常看到一种银釉现象。这是由于铅绿釉在潮湿环境下,长期受水和空气侵蚀之故。当釉面受溶蚀后,便会产生一层对光线有干涉作用的新沉淀物,那些绿铅釉陶便会呈现银白色的光泽。

紫砂陶

  自从成熟瓷器步入人们的生活以后,一般的陶器很少会引人注意。但是,一种名叫紫砂器的无釉细陶制品,在宋代以后却犹如异军崛起,引起文人墨士的刮目相看。

  使紫砂陶闻名于世的首先是它的茶具制品。从唐代起,饮茶之风开始盛行,与此相配伍的当然需要好的茶具。由紫砂泥烧制的紫砂茶具不仅具有较好的、耐骤热骤冷的应变能力和低热导的特性,而且是保持名茶色香味,为品茶文人交口赞美的好茶具。

  紫砂茶具不仅造型别致多姿,由于它的装饰溶入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而有独特的韵味。当用紫砂泥制成文房雅玩和各种仿生珍品以后,更使许多收藏家爱不释手。紫砂器自北宋末年后,成为江苏宜兴的重要产品,到了明代,紫砂壶及其他紫砂产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名品,久誉不衰。

陶制品的用途

  陶器作为人类最早掌握的新材料,由于它具备坚硬、耐用、易烧制等优点,很快成为人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追求生活情趣的常见用品。制作的陶纺轮、陶哨及陶猪等,仅是史前社会人们生活的见证,而广泛地制作建筑材料和冶金用的陶范、陶炼锅则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陶制品在古代具有广泛的用,充分体现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一个城镇里,假如没有通水和排水的设施,生活和环境是难以想像的。考古的资料表明,用于城镇建设中最早的通水、排水设施就是陶制的水管。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商代早期大型宫殿夯土基址内,发现埋设有相互套接排水用的陶水管。

  它们为泥制灰陶,胎质细腻坚硬,形制为一端粗、另一端稍细的圆筒形水管,管长约42厘米,粗端口径约14.4厘米,细端口径约13.3厘米,壁厚约1.02厘米,是用泥条盘筑法 制成。同期类似的陶水管在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中也有出土。商代中、后期的陶水管也有不少发现,只是商代后期增加了类似排水管中三通管之类的圆水管。

  陶井圈的发明和使用大约在战国时期,一般也为泥制灰陶。陶井圈的使用为人们在土质不好或流沙地区打井创造了条件。

  总之,陶水管和陶井圈的使用和生产是制陶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人们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举措。

秦砖汉瓦

  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形容古代的建筑材料,实际上砖瓦的出现比秦汉时期还要早些。

  到了西周,建筑用陶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陶水管外,人们又创制了大型宫殿用的板瓦、筒瓦及瓦当等陶制构件。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使用茅草铺屋顶的情况,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项重要的发展。西周的板瓦、筒瓦在陕西省扶风、歧山和长安等地的西周遗址中曾大量出土。如扶风出土的筒瓦长达45厘米,中宽30厘米。从这样大型筒瓦的使用中,可见当时宫殿建筑的规模也是相当宏伟的。

  板瓦是仰置于房屋顶部,筒瓦覆盖于两行板瓦之间,瓦当用以将筒瓦固定,至此中国木构瓦房的屋顶设施已臻完备。而砖大多始于战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长方形的小薄砖;另一类是大型的空心砖,主要用于台阶和铺路面,后来人们在砖面上拍印出美丽的图案,逐渐成为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画像砖。

陶制兵马俑

  陶塑艺术的起源很早,通过古代的遗存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既表达了精神上的寄托,又成为可供鉴赏的艺术品。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盛行厚葬之风的同时,减少了活人实物殉葬之恶习,人们纷纷以陶俑、陶塑取而代之,遂促使陶塑工艺获得重大的发展。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规模巨大的秦俑坑。目前,该地已经有七千多件巨型陶俑出土。这些陶制兵马俑威武雄壮,栩栩如生,活像秦始皇正在检阅他的军阵,非常壮观,令世人惊叹。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外,被誉为「世界奇观」。

  这些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烧制出来的呢!据研究,当时的人们以绢云母、伊利石为主要成分的易溶黏土,经过挑选和粉碎,在范模成型的基础上再对陶坯进行捏塑黏贴,刀刻画纹等技巧加工,然后在900℃下烧成素胎,再通过明胶水等分别涂黏上八种颜料而成。秦兵马俑是古代制陶工艺的一大展示。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产品有生活用具及明器(包括俑类)。它工艺精湛,造型奇特,色彩深厚,蜚声中外。它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的一支奇葩,也是唐代陶瓷工艺迅速发展的又一证明。

  1899年,在修建陇海铁路时,从河南洛阳的唐墓中出土了一批唐三彩釉陶器。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后的一百年间,考古工作者又陆续发掘出大量唐三彩釉陶器。据考古资料,三彩釉陶的生产大概始于唐高宗中期,到了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达到极盛时期。

  唐三彩的生产大都是就地取材,即选择那些与瓷土相近的黏土,坯泥成熟后,采用轮制、模制、雕塑、黏接等多种技艺,精雕细刻成型;待阴干后在1000℃的氧化焰中烧成素胎,再挂上多种色彩的铅釉;然后再经800—1000℃的烧烤,便得到相互浸润,斑驳灿烂的一层玻璃状铅釉,唐三彩即告烧成。

  唐三彩配制铅釉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琉璃

  琉璃在古代曾是玻璃、料器、珐琅、某些玉饰品,以及陶胎铅釉器的总称。随着铅釉陶胎制品被大量地运用于建筑,形成中国民族建筑的一种特色,人们才以琉璃专指那些用于建筑的铅釉陶胎构件材料。

  琉璃构件的制作大致是先将黏土模塑成型,然后烧成素胎,再施以琉璃釉(即铅釉)在900℃左右烧烤而成。琉璃釉制品最早出现在战国,其用途一是烧制成铅釉陶,另一是制作美观的装饰品。后来由于成熟瓷器的大量生产和使用,铅釉技术一方面用于生产唐三彩一类艺术品,另一方面即用来装饰砖瓦而生成琉璃的建筑构件。

  唐代是琉璃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人们不仅在宫殿建筑、宗教寺庙建筑上大量使用琉璃砖瓦,而且还专门应用琉璃技术建造了像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河北承德善宁寺内五颜六色的琉璃塔及各种琉璃照壁、琉璃花门、琉璃塔等标志性建筑。它们充分展示了悠久的中华文明。

瓷器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对于掌握制陶技术与生产陶器都是独立发明的,发展时间上也相差不远。至于瓷器则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要比国外出现早1500年以上,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之一,「瓷器家谱」这部分将会介绍瓷器发明与发展的概貌,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瓷器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瓷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瓷器与陶器又有什么区别?制瓷工艺与制陶工艺有何关系?这些一直是学术界过去所讨论的问题,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考古、文物专家,科技史专家及陶瓷工艺专家合作研讨,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似乎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在陶与瓷之间的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这就使中国瓷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问题,长期混淆不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众多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学术界就什么是陶、什么是瓷及瓷器发明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初步的一致认识。

  制瓷工艺是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的,瓷器不同于陶器之处首先表现在原料上。制瓷主要采用瓷土或高岭土,瓷土中高熔点的氧化铝、氧化硅含量明显地高于一般陶土。此外,瓷土中相应低熔点的氧化钾钠等化合物含量要比陶土低;第二点是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应在1200℃左右,胎质才能烧结致密,吸水率低,击之会发出清脆的金石声;第三是瓷器表面大多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釉,胎釉结合牢固。所谓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有了这个标准,瓷器发明的历史过程就清晰了。

  制瓷工艺由制陶工艺发展而来,因此寻找瓷器的发明应从相近的陶器入手。

  古陶瓷专家科学测试了数十件从商代到春秋战国年间的出土青釉器,他们发现这些青釉器基本上具备了作为瓷器的基本条件。但问题是当时的人们在原料加工、釉层感观及烧成上都比较原始,处处可见制陶工艺的痕迹,例如原料中混入了大量颗粒较大的石英沙,这显然与制造夹砂陶的经验有关,也可能是瓷土淘洗不够;又如釉层较薄,时有流釉现象。总之,该批青釉器离近代意义的标准瓷器仍有一定距离,专家们因此定义这些青釉器为原始瓷器。

  据考古发现,某些印纹硬陶常与原始瓷器同时出土,或甚至在同一窑址发现。专家们检测后发现,印纹硬陶在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方面都介于陶器与原始瓷器之间。由此可推断,原始瓷器是在印纹硬陶工艺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青瓷

  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的提高几乎经历了1500年之久,这时间既有工艺的发展,又有社会变更带来的曲折。

  秦汉时期,原始瓷器的生产逐渐在浙江地区复苏,勤劳的工匠在实践摸索中,逐渐使制瓷工艺有所提高,到了东汉晚期,成熟的瓷器终于出现了。

  考古资料表明,在浙江东部的一些地区都有汉代瓷窑遗址发现。此外,在浙江、江西、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一些年代可考的东汉墓葬或遗址中都出土了众多青釉器。据古陶瓷专家对浙江地区东汉晚期的窑址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该处出土的越窑瓷片科学检测报告中明确表明,东汉晚期的瓷器已达到了近代瓷器的标准。这就是说,至迟在东汉晚期,中国已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标准瓷器的过渡。

黑釉瓷

  就在东汉晚期窑址中发掘出成熟青瓷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出土的黑釉瓷。据研究,该批出土黑釉瓷所用的原料是烧结温度稍低的瓷土,表明当时的瓷土加工还不够精细。这些黑釉瓷烧制时先外敷一层石灰釉,然后在1200℃的高温下充分烧结,由于釉中的氧化铁(Fe2O3)含量高达4—5%,烧成时炉内气氛呈氧化态,故釉色呈黑色或褐色。

  虽然这些黑釉瓷与近代瓷器的衡量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但它那较为粗糙的灰黑胎在深色釉的覆盖下,倒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据此,瓷工们专职利用那些杂质含量较多,及较为粗放的瓷土来生产黑瓷。

  东晋时浙江的德清窑就以烧制黑釉瓷而闻名。人们为了提高黑釉的色调,还在瓷土中有意搀入适量的紫金土(含铁量一般达3%—5%),使烧制出的瓷器,胎呈砖红或紫色,釉面滋润,色黑如漆,深受人们喜爱。这种技术还影响了日后越窑瓷器的生产。

南青北白的瓷业

  在唐代,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瓷器生产出现了具有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即后人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南方的许多瓷窑以烧青瓷为主,北方的窑场主要烧白瓷。当时,这种界定也不是绝对的,南方的窑场还烧黑瓷和花瓷,北方的一些瓷窑也兼烧青瓷、黑瓷及花瓷,体现了一种进取精神。越窑青瓷代表南方青瓷的一流水平,邢窑白瓷展现了北方白瓷的最高成就。

越窑青瓷

  越窑的产地主要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一带,为古代越人居地。该地区出产的越窑青瓷自东汉开始,历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均是南方青瓷的重要产地。

  从三国、两晋到南朝的越窑青瓷,人们习惯称它们为早期越窑青瓷,其胎质致密坚硬,釉层光滑发亮,还有多种纹饰,美观典雅。在此基础上,虽然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瓷业特征,但实际上青瓷的生产远远多于白瓷,当时出产的越窑青瓷代表了南方瓷业的最高水准。在工艺上不仅选料和加工精细,致使瓷胎细腻致密、形式规整。

  到了唐末,越窑青瓷的坯体减薄、减轻,釉层均匀。在烧成中不仅严格控制窑温和通风状态,确保了还原气氛,而且由于使用了匣钵装烧,使釉面可避免烟熏和灰尘污染,进一步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故釉一般呈青色,滋润而不透明,如冰似玉。

邢窑白瓷

  唐代北方生产的白瓷以河北邢窑的生产质量最好。过去许多人认为白瓷最早出现在隋代,但是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北方的白瓷实际上兴起于北朝,其生产工艺到了隋代已变得相当成熟了。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市发掘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的范粹墓时,发现了一批白瓷,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白瓷。其釉色虽呈乳白,但当中仍有乳浊的淡青色。这不仅表明白瓷工艺是从青瓷工艺的基础发展而来,也表明瓷工在排除氧化铁呈色干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唐代,北方烧造白瓷的窑址迅速增加,从而形成了白瓷主要产于北方的局面。当时白瓷的生产主要出现在北方是因为北方瓷土中的氧化铁(Fe2O3)含量较低,而氧化铝(Al2O3)含量较高。这就自然地减少了氧化铁的呈色干扰。特别是邢窑,它不仅瓷土较纯净,含铁量低,而且依赖瓷工的精工细作与配套齐全的窑炉和窑具,故烧出了类玉似雪的白瓷。

秘色瓷

中国陶瓷:秘色瓷碗,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它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形规整,釉色纯青,滋润有光泽,确属青瓷中的精品

  唐代诗人陆龟蒙 在《秘色越器》诗中,描写了当时精美的越窑青瓷为:「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到了五代,吴越国宫廷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庶民不得使用,甚至连官绅富贾也难得享用,于是越窑为宫廷烧制的青瓷就显得十分神秘,故有「秘色瓷」之称。

  据文献记载,秘色瓷「其色如越器,而清亮过之」,故可能是越瓷中釉色较美较特殊的一种。秘色瓷中还有「金扣瓷器」、「银扣瓷器」等,这表明秘色瓷有着多样化的装饰。

  在人们寻找和研究秘色瓷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于1986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塔基地宫中,发现了「衣物帐」中所记载的数件秘色粹瓷,从此人们总算认识了秘色瓷的真面目──其实它就是精美青瓷的一种。

窑系林立的年代

  考古发现,宋代瓷窑遗址遍布17个省的134个市县。由于资源环境和技术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窑系和各具特色的产品。

定窑

中国陶瓷:定窑白瓷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主要产品是白瓷。据考古研究,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定窑因地得名。

  在唐代邢窑的影响下,定窑在晚唐时开始烧造与邢窑白瓷相近的白瓷。到了北宋,定窑的白瓷生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以大量烧造别具风格的刻花、印花白瓷而著称于世,开创了中国日用白瓷装饰的先声,影响极为深广。

  根据对出土定窑瓷器的观察和测试,可以发现定窑采用的原料是当地的高铝质瓷土,烧成温度较高,应当在1300℃左右。定窑瓷器在五代以前曾采用还原焰烧成,故釉色白里泛青;宋代以后由于改用氧化焰烧成,故釉色变得白里泛黄。此外,当在釉里配些白云石粉后,釉便会呈现出光亮和微带乳白的现象,加上本身薄而透明的釉层,瓷器更显出牙白色的效果。此外,定窑的烧制在使用匣钵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覆烧技术,提高了瓷品的质量。

磁州窑

  磁州窑是北宋和金代的著名民间窑系,由于是民窑,宋代文献中不见记载,明代后文献介绍才多起来。据文献和考古资料,磁州窑位于今河北邯郸市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宋属磁州,因地得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装饰手法众多,以白釉釉下黑彩和白釉釉下酱彩为代表作。由于彩绘题材来源于民间生活,笔调简练,格调清新,充满乡土气息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磁州窑的诸多特色产品中,白地铁锈花是常见的一种佳品。它是在敷有白色化妆土 的坯体上,用一种黑色颜料(当地一种含铁锰量高的斑花石)绘画,再覆一层釉料后烧成。制成品在白底上呈现出美丽黑色的图案。这是一种釉下彩。此外磁州窑还生产釉上彩的剔花等技艺,为以后彩瓷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钧窑

中国陶瓷:钧窑瓷洗

  钧窑也是北宋和金代的著名瓷窑之一。根据文献和考古专家的努力,终于在今河南省禹县找到了宋代钧窑的遗址,发现有关的古窑址达一百多处。从发掘的资料来看,当地唐代的瓷窑已烧造黑釉斑彩的壶和罐。北宋是钧窑鼎盛时期。其八卦洞窑烧造的钧瓷曾是提供宫廷使用的贡瓷,简称为官钧。钧窑也有大部分产品供民间使用,简称为宋钧。钧窑除了烧造具有特色的钧瓷外,还兼烧印花青瓷,白地黑花釉下彩及黑瓷。

  钧窑的最大特色是其釉属一种乳浊釉。该釉是利用铜、铁处于不同的氧化态而呈现不同釉色的原理:有天青、天蓝、葱绿、灰绿、黑绿、红紫等色调。它突破了单色釉的范围,在瓷釉中开辟了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了铜红釉的新境界。此外,钧窑中还有一种窑变彩釉,它构成了钧窑颜色釉耀眼多彩的特色。通过现代的技术研究,钧窑中乳浊釉的化学组成和窑变机理 已基本被掌握。

龙泉窑

  龙泉青瓷也是宋元时期著名的瓷窑之一。它位于浙江龙泉县。在越窑、瓯窑的影响下,自北宋起,龙泉窑专烧青瓷。在市坊需求的刺激下,到了南宋中期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先后烧制出代表龙泉窑特色的粉青和梅子青釉瓷器,釉色葱翠如青梅,成为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

  古陶瓷专家曾对出土的龙泉青瓷,从原料到工艺和烧成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认识到当时的瓷工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瓷石资源,并开始配制和使用石灰碱釉,即在石灰釉中添加某些草木灰。

  由于石灰碱釉在高温时黏度比较大,不易流釉,釉层就可以厚些,加上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溶的石英颗粒,致使光线进入釉层后发生强烈散射,不仅造就了青釉柔和淡雅的特点,还有一种青玉的观感,粉青和梅子青釉瓷也就是这样烧出来的。

耀州窑

中国陶瓷:耀州窑刻花钵体

  耀州窑是北宋的著名瓷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宋时属耀州,因而得名。该窑在唐代已开始烧制瓷器,当中包括黑瓷、白瓷及青瓷等。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以烧制青瓷为主。其青瓷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均匀,成润泽光亮的橄榄色,尤以刀锋犀利,线条流畅的刻花青瓷见长、被誉为「北方越器」而深受欢迎。

  耀州窑青瓷有两点特色:一是有着线条刚劲流畅的刻花装饰,这一装饰手段对其他窑系的发展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二是由于胎中所含的铁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形成器底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的斑块,遂成耀州青瓷的另一特色。

  1953年在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曾模仿北宋官窑汝瓷烧制过贡瓷。

景德镇的青白瓷

中国陶瓷:景德镇的青白瓷酒壶和酒碗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在当时的昌南镇置官监督进贡瓷器的生产,并在烧成的瓷器下书写「景德」两字,因而改名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瓷业和制瓷技术获得飞快发展,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瓷业中心。

  在宋代,景德镇最著名的产品是青白瓷。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介于青白之间,故名青白瓷。其典型产品胎质细洁,色质如玉,光照见影,故又名影青瓷。它是景德镇利用其资源特点(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和技术上的创新(从风化较浅的瓷石加釉灰而配制的釉料),在宋代中期烧出了独具一格的青白瓷,有假玉器之称,深受大众欢迎,远销海内外。

汝窑

中国陶瓷:汝窑青瓷碗

  汝窑是北宋名窑,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首,以烧造青瓷而称著。可能由于宫廷嫌定窑的瓷器口无釉,而且有毛口不便使用,便命令汝州烧造以供御用的青瓷,汝窑遂成为了官窑。

  汝窑青瓷主要模仿五代后周柴窑的秘色瓷,故产品特征为天青色釉。此外,因为釉和胎的热膨胀系数 之间的差别,而使瓷器出现较细的纹片。

  由于汝窑青瓷的釉色不同于其他同期的青瓷,故此在当时的北方实属最高水平的青瓷制品之一;到了北宋末、南宋初,汝官窑产品已属珍品。可惜目前汝窑青瓷的传世品极少,总数不超过百件,它们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另外,北宋中期在今河南临汝也有青瓷的烧造,名字也叫汝窑,产品主要供民间日用。然而,其青瓷质量当然无法与属官窑的汝窑青瓷相比。

南宋官窑

  北宋后期,朝廷继汝窑之后,又在汴京自置瓷窑,专为宫廷烧制瓷器。人们称之为官窑。南宋时,朝廷依照北宋制度,先在当时的京都临安(今杭州凤凰山下)设置修内司,后又在杭州乌龟山下设郊坛官窑,专门为宫廷烧制青瓷,这就是南宋官窑。

  由于朝廷掌握了当时最好的原料和挑选最精的技工,加上生产可以不计成本,故官窑的产品在当时都是极为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

  传世的官窑瓷器以洗类、碗类居多。其胎质细腻,釉色厚润莹亮。部分精品的器口边缘釉汁下垂,釉层轻薄,往往透出胎体及略呈紫口铁足的效果。此外,由于这类官窑瓷器合理地利用了胎釉之间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故此烧出来的官窑器身出现布满纵横交错的开纹片,有如冰纹重叠。

哥窑、弟窑

  相传在宋代的浙江龙泉县,有烧瓷巧匠章姓兄弟二人。兄,章生一所烧的瓷器名叫哥窑;弟,章生二所烧的瓷器名为弟窑。

  哥窑的窑址分布在龙泉县大窑和溪口等地,哥窑的产品在外观上通体布满纹片,并且有大小纹片相间,与南宋官窑的产品极为相似。现在龙泉窑遗址发现的青瓷都属于弟窑型。经过古陶瓷专家的认真研究,发现哥窑、弟窑及南宋官窑的产品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从瓷胎的化学成分来看,哥窑青瓷的化学组成主要分布在高铝区,而官窑和弟窑的则分布在高硅区。哥窑和官窑的氧化铁(Fe2O3)含量均达3.5%以上,故成紫口铁足,而弟窑胎内的氧化铁(Fe2O3)含量只在2%—2.5%之间,故呈朱砂脚;从釉的化学成分来看,官窑所用的为石灰釉,弟窑的为石灰碱釉,至于哥窑则两种兼用。

  北宋是龙泉窑的初创期,南宋是其成熟期,进入元、明则是它的衰落期,三个不同时期的产品均有差异。

色瓷新品种

  釉是带着颜色来到世间的。最早的商代原始瓷器大多呈青色,这是因为釉料中含有少量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金属氧化物能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且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及烧成条件的控制会得到不同的呈色效果。经验的积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含铁、铜、钴、锰等氧化物原料来制成各种颜色釉。随着颜色釉的发展,才出现了绚丽多彩的瓷器。

结晶釉

中国陶瓷:福建建安窑兔毫釉瓷碗

  在已发现的宋代瓷窑中,有三分之一的瓷窑烧造黑釉,特别是黑釉碗盏产量很大,这可能与斗茶之风有关。人们不仅要品茶,而且也要鉴赏美丽的茶具。黑釉就其釉色来说,并不雅观,但是经过特殊加工后,有着多彩点缀的黑釉,故深受欢迎,风行许多地区。其中最让人乐道的是兔毫釉和油滴釉。

  在继承和发展磁州窑铁锈花装饰技术后,宋代江西的吉州窑和福建的建安窑,创制出一些黑釉瓷精品。这种黑釉上有着细长像兔毛般的条状白纹,名叫兔毫釉;另一种黑釉面上闪现着形似油滴的大、小银灰色金属光泽,名叫油滴釉,人们非常喜欢它,又称它为天目釉。用现在的知识来看,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结晶釉,是黑釉中的奇葩。

  从宋代出土的黑釉瓷表明,中国发明结晶釉已近千年。这种黑釉是在石灰釉中加入多量的铁,然后在1300℃左右烧成,由于釉的成分、施釉的技术和釉的黏度,以及烧成温度高低、冷却速度快慢等因素不同,烧成后釉的颜色和晶体形状也有不同,从而形成这种独树一帜的天目釉。

铜红釉

中国陶瓷:玉壶春瓶,是元代常见的器型,它大体沿袭宋代形制,但器型显得比宋代厚重饱满。此瓶呈色纯正,纹饰清晰,是釉里红瓷器中的佳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由于在釉料中不自觉得混杂进微量的氧化铜,人们在钧窑瓷器的烧造中,往往发现在青釉中同时出现了红色。依着这一发现,瓷工在青釉中故意加入氧化铜,由是终于发明了铜红釉。

  在掌握铜红釉技术基础上,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创造了釉里红。釉里红是指用氧化铜着色剂在釉下绘制图案,以还原焰煅烧而成。由于这种红色花纹在瓷胎之上,釉面之下,故称釉里红。釉里红是进一步运用铜红釉的重大突破。

  铜红釉在明代的重大成就是成功烧制出「霁红」,要烧制出深厚滋润之感的鲜红釉色,不仅要严格控制烧成气氛,而且在铜分的配料上,还要掌握恰当的比例。

  清代康熙时烧成的「郎窑红」是铜红釉技术发展的成功之作。郎窑红比明代的红釉更使人悦目,它具有鲜艳夺目的玻璃光泽,像红宝石一样瑰丽,又有鸡血红或猪肝红之称。铜红釉的发展正是历代制瓷工匠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颜色釉

  瓷工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掌握了颜色釉的呈色奥秘与技 术。颜色釉的发明和发展,在陶瓷与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 页。

  风行中国古代的青瓷是由于釉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化铁经还 原焰烧成。釉中含铁量的多寡和烧成中窑炉内火焰气氛的不同, 甚至釉的黏度和釉层的厚薄及混入其他不纯的物质都会使青色发 生变异,从而分别烧出影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蟹甲青等数 十种不同釉色。

  另一方面,若釉内一定比例的氧化铁不用还原焰而用氧化焰 烧成,又会呈现红、黄、象牙白、褐、黑等色调。例如宋代的红 彩,万历时的红彩,以及斗彩中的红彩都是以氧化铁做着色剂, 在900℃的氧化焰中快速烧成。如果把烧成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就会出现素净的黄色。若釉中含有大量的铁,烧成后会呈赤褐色乃至黑褐色,当釉层厚度达1.5毫米以上,看起来就会是纯黑色。

白瓷

  五彩缤纷的彩瓷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除了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美丽的画面外,还需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白底衬托,这正如要在一张白纸上才好画出美丽的图画。白瓷的完善为彩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白瓷工艺是在青瓷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匠在烧制青瓷中认识了如何排除氧化铁呈色作用的干扰,从而发展出烧制白瓷的奥秘。

  从北朝的白瓷到唐代的邢窑白瓷,工艺渐趋成熟。定窑的牙白瓷和景德镇的青白瓷使白瓷生产更引人注目。元明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制造了甜白瓷器。所谓「甜白」即它能给人以一种甜滋滋的感受,是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准。此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明代迅速崛起,它的白为「乳白」、「象牙白」、「猪油白」,这种白瓷的釉有凝脂的感觉,不同于白中泛青的景德镇瓷器,因而颇受称赞。

  总之,由于白瓷的透光度、纯白度及釉的均匀性提高,使它成为彩瓷发展的基础和不可忽视的衬托。

釉下彩瓷

  釉下彩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成就。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南京三国(吴)墓葬所出土的一件青釉褐彩罐是现存最早的釉下彩瓷器。后来,唐代湖南长沙的铜官窑进一步开发了这一技术,用铁、铜两种色料烧成釉下褐彩和绿彩的瓷器。这表明釉下彩技术已为当时的制瓷工匠所重视。

  釉下彩瓷器是指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再上釉,然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釉下彩瓷器的特点在于彩在釉下,故能经久不变,用手抚之光滑平整。釉色透彻明快,雅丽夺目,无铅无毒,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釉下彩瓷在元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青花瓷器、釉里红瓷器、釉下三彩和釉下五彩瓷器等等,都是釉下彩瓷器的代表产品。它与釉上彩瓷共同组成瓷器艳丽多姿的艺术天地。

青花瓷器

中国陶瓷:元代青花瓷瓶

  青花瓷器从元代开始大量生产以来,特别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产品。明净素雅的青花瓷器誉满中外,成为中国瓷器的象征和代表。青花瓷烧造工艺的成熟是中国釉下彩装饰瓷器中一个最耀眼的成就之一。

  青花瓷器是运用含有「钴」这种金属颜料在胎上绘画装饰,再上釉,然后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以还原焰一次烧成,这种釉下彩瓷器便会呈现出蓝色的花纹图案。青花瓷的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彩绘在釉中不易磨损模糊,加上白底蓝花,给人一种特殊的素雅之感,而且兼具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效果。美观实用的特点使青花瓷器深受人们所喜爱。

  根据考古资料,从唐代长沙铜官窑创造釉下彩技术后,宋代磁州窑等曾继承发展了这一技术,加上唐三彩釉陶对青钴颜料呈蓝色的使用经验,到了元代中期,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器是毫不奇怪的,青花瓷器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在明清时期进入了黄金时代,这里再次展现了制瓷工匠的智慧和技巧。

斗彩瓷器

中国陶瓷: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此杯花纹鲜艳,画工精细,幽雅传神,在明万历年间已值十万贯,可知其珍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斗彩工艺虽然在明初出现,而明代的文献却没有介绍,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成书的《南窑笔记》才予以介绍,但这并不贬低斗彩瓷器作为彩瓷产品发展重要阶段的作用。

  在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启发下,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的制瓷工匠试着在已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铁红颜料绘画,再经800℃左右的烧烤,创制出青花釉上有红彩的瓷器,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相互斗妍,相互衬托,这就是斗彩瓷器的最初形式。

  其后,工匠们又创制了青花上金银彩等新品种,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斗彩已不是单一的釉上红彩,而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的结合,一般有三、四种色彩,最多可达到六种色彩。同时,在成化年间斗彩还以青花为主色,可是到了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年),斗彩以多彩、特别是红彩为主,青花仅起点缀作用。就这样,斗彩工艺的发展为以后五彩、粉彩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彩瓷器

中国陶瓷:青花五彩瓷器,由于当时釉上蓝彩还未发明,瓷器上的蓝色只能由釉下青花来表现,从而构成画面的其中一种色彩。此五彩罐上的图案分别施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等色。图案花纹饰满全器,有浓翠红艳之感,是典型的万历五彩瓷器,现藏江西景德镇陶瓷馆

  在青花斗彩瓷器基础上,倘若人们用蓝色釉上彩代替釉下青花,烧成的就是纯粹的釉上五彩瓷器了。当时的五彩瓷一般包括红、绿、黄、褐、紫诸色,大多以红为主。实际上,凡有红彩等三色以上,虽不够五色,也叫五彩。若无红色,则叫素三彩。在中国民俗中,婚嫁、祝寿等喜事,称荤事,一般用红色,大红大绿象征着喜庆。若是丧葬等,称素事,不得用红色,故素三彩瓷器也有自己的市场。

  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五彩瓷器的工艺有了明显的发展,不仅在原先五彩之下增添了重要的釉上蓝彩和黑彩,同时由于色釉配方和烧成工艺的提高,一改明代五彩有时光泽晦暗的现象,而使大多数产品都是彩色鲜艳,光泽清澈明亮,从而把釉上彩瓷工艺推向了新的高峰。

珐琅彩瓷器

中国陶瓷:珐琅彩瓷器,此碗造型端庄秀美,胎体轻薄洁白,釉面光润细腻,绘工精细,色彩娇艳,是珐琅彩的代表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借鉴于明代「景泰蓝」工艺,清代康熙年间,工匠们创制了在铜、玻璃、料器、瓷器的胎子上用各种进口的珐琅彩料描绘装饰多种珐琅器。其中瓷胎珐琅器就是珐琅彩瓷器,俗称「古月轩」瓷器,是清宫御用器皿,专供皇宫赏玩,以及宗教、祭祀等场合使用。由于产量不多,故此传世品也很少,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宝。

  据清宫档案记载,制作珐琅彩瓷器需要先把产自景德镇的优质白瓷运至京城,再由御用画师和高水准的工匠,用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作画,然后入炉烘烧。烧成的瓷器由于彩料较厚及花纹凸起,故能使画面瑰丽而富于立体感。

  雍正年间,珐琅彩瓷的制作更趋精湛,在彩绘上,改变了原先只绘花卉的单调格局,不仅在瓷胎上彩绘花鸟、竹石和山水,还配以书法极精的诗词,可谓精品迭出。乾隆年间,珐琅彩瓷不仅有山水、花卉和风景等题材,还增加了仿西洋画的技法。

  珐琅彩的引入和珐琅彩瓷的烧制,表明中国制瓷工匠是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技艺。

粉彩瓷器

  釉上彩料发展到康熙五彩并没有就此止步。康熙末年,制瓷工匠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又创制了粉彩瓷器,开辟了彩瓷的新天地。

  康熙五彩以线条来描绘,采用平涂方式上色,故画面缺少阴阳向背之感和浓淡深浅之别,影响了它的艺术效果,这一不足终为粉彩技艺的出现所克服。

  瓷工们将一种俗称为「玻璃白」的含砷玻璃料加入含铅色料中。在烧烤过程中,色料中的氧化砷(As2O3)起乳浊效果,给人以「粉」的感觉,于是色彩就被粉化了。借助改变玻璃白的加入量,彩料就会形成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色调范围的扩大不仅使画面显得秀丽柔和,还可以做出立体感。

  粉彩工艺到了雍正年间已趋成熟,无论造型、胎釉和彩绘上都追求「精」字,加上粉彩的技艺使中国传统绘画的渲染手法得以在瓷器中充分展现。粉彩瓷器色彩丰富而娇艳,及后终于成为五彩瓷的主流。

薄胎瓷器

  早在距今四千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都可以称得上是薄胎瓷器的始祖。到了北宋,景德镇大量烧造的影青瓷器由于瓷化程度高,有些制品也以「体薄而润」见称。当时人们称赞某些瓷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可能就是指景德镇的薄胎影青瓷。有了这么一个基础,明代景德镇能生产出薄胎瓷器就不奇怪了。

  北京昌平十三陵定陵的地下宫殿曾出土配有金制碗托和碗盖的薄胎青花碗。这碗虽不大,却非常轻巧秀丽,胎薄如纸,晶莹光润,与青花相映,异常美丽。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所生产的薄胎瓷器厚度只有半毫米,几乎做到了「真脱胎」的程度。

  烧造薄胎瓷器,从原料选择加工,成型修坯,到上釉烧成,一环套一环都要求高超的技术和精细的工艺,真可谓巧夺天工!

陶瓷工艺

  瓷器是一种观赏与实用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品。它既要求外形美观,富有艺术性,又要求经济实用。这就要求陶瓷工艺,无论在原料选择与加工,成型与上釉及烧成等工艺上有一整套精细的技术。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可见分工之细。这些工艺都是瓷工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改革,精益求精而逐步提高。

  陶瓷工艺的第一步是选好原料及对其进行加工,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人们从中认识了许多无机矿物,并摸索出胎釉的合理配方。成型工艺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劳作,在手工、轮制、模塑等技巧的帮助下,人们生产出各种造型优美的产品,这里既有一些科学知识,更有劳作者的智慧和对艺术的鉴赏。特别在釉色的装饰上,无论是石灰釉、铅釉的发明,还是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的运用都展现了中国先民的聪明才干。

原料的选择和配方

  原料的选择和精细加工是陶瓷质量的基本保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认识到这一点,并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原料杂质含量要少,颗粒要细,可塑性要强。淘洗、陈放可以除去粗大的沙粒,提高黏土的凝胶性和可塑性。当制作炊具时,需要再添加一定量的掺合剂,以提高产品耐热急变的性能。这实际上是现代原料配方的萌芽。

  制瓷必须采用瓷土,因为瓷土的化学组成不同于陶土,因此烧成后才会较坚硬,吸水率低。事实上,中国北方与南方的瓷土也有差别,前者多为次生 高岭和耐火黏土,黏性大,吸附性强,含铁量低,故要求长时间及高温烧成,既能在弱还原性气氛,又能在氧化焰的环境下烧成。南方多是原生高岭和瓷石,含有机质少,吸附性低,含铁量高,故要求在较强的还原性气氛中烧成。

  在实践中,宋代的瓷工又掌握了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来替代过去的一元配方,从而提高了瓷胎的质量。技术就是在实践中向前发展,现代人们已完全使用多种原料的合理配方。

陶轮

  做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今天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对于六千年以前的人们来说,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根据考古资料,主要从出土的陶器成型手段上来推测,中国先民在仰韶文化时期已使用了慢轮制陶,在龙山文化时期已掌握了快轮技术。慢轮、快轮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旋转设备,顾名思义,慢轮就是转动得慢一点,快轮就是转动得比较快。借助于转动的轮,人们将泥块或泥条捏盘成型,然后用竹刀或其他工具整形修坯,使其形状规整。因此陶轮的使用和进步是制陶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机械的一种雏形。

  从陶轮到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陶车或制陶辘轳车,正是人们最早使用机械装置的一种展示。应用陶轮,人们能使制成的陶坯浑圆端正,器壁厚薄均匀,这里还有许多力学知识。再次展现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原始的陶轮在今天某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可以看到,由此可以推断陶轮的发明是历史的真实。

石灰釉

  在中国先民发明瓷器的同时,率先创制了高温的石灰釉。正是由于胎体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石灰釉,才致使印纹硬陶能腾升为原始瓷器。

  釉实际上是一层涂敷在陶瓷表面,在一定温度下会转变成玻璃态的物质。中国先民在商代发明釉是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经过探讨和类比实验,目前已有一个科学的推断。

  在发明釉以前,古人想了很多办法避免陶器粗糙的表面给人们带来的许多麻烦,例如修刮、磨光及加上陶衣等,但是它们离防水去污还是有距离。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当烧成温度提高至1200℃左右后,那种由黏土加草木灰而构成的陶衣会熔融变成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釉层。通过进一步的摸索,人们就掌握了石灰釉的配制。引用行内流行的说话:「无灰不成釉」,正好说明了草木灰与石灰釉的关系。

  石灰釉较易流釉,宋代将其改进为石灰碱釉后,黏性增加了,釉层也厚了,明显地提高了瓷釉的艺术效果。

铅釉

  汉代大量出现的铅釉陶是陶瓷工艺发展的又一重要突破。铅 釉与商代时期发明的石灰釉不一样,它是以铅粉或铅化合物为助 溶剂,约在700—900℃的温度下烧烤熔化而成。过去有人认为这 种低温色釉是从埃及传过来的。经过深入研究,有充分理由认 为,铅釉技术是中国先民自行发明的。

  中国铅釉的发明与中国传统的玻璃工艺有一定联系。大约在 汉初,工匠们直接利用黄丹,即氧化铅(PbO)和铅丹,即红 色的四氧三化铅(Pb3O4)或铅粉,即白色的碱式碳酸铅为原料制 造玻璃时,很自然地想到,能否将这些玻璃状的物质用来装饰 陶器表面,以便使陶器也像原始瓷器一样美丽实用。于是将这 些原料与作为色料的孔雀石或赭土混合成泥浆,涂在已烧好的素陶坯上,再经700—900℃的烧烤,便会得到表面敷有一层绿 色或黄色玻璃状的釉陶。铅釉就是这样发明的。开始主要有绿 釉和黄釉两种,前者以氧化铜,后者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到了 唐代,工匠们遂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呈色效果,而生产出绚丽多 彩的唐三彩釉陶器。

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

  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都是指对瓷器表面进行装饰的一种手段。釉上彩瓷器是指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进行装饰的品种。因为彩在釉上,摸上去有凸起之感。它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彩、珐琅彩、粉彩等都是它的代表产品。

  釉下彩瓷器则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以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其特点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脱,光滑平整。它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釉中彩瓷器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彩夹在两层釉中,是名副其实的釉中彩瓷器。

  在长期的烧瓷实践中,中国瓷工在历代的名窑中先后创造了数以百计的釉彩品种。对此,在景德镇生活了7年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叫殷弘绪)感到十分惊奇,在1722年给教会的信中,详细地汇报了相关的技术情报。

  通过对大量传统釉彩的科学分析,已认识到元素铁(Fe)、铜(Cu)、钴(Co)、锰(Mn),是中国传统高温石灰釉、低温铅釉、釉下彩及釉上彩的共同基础。17世纪以前历代名窑产品的釉或彩所呈现的各种色调,都是以这四种元素为主要着色剂而发展起来的。17世纪后,中国才从西方国家引入珐琅彩,以及用砷作为乳浊剂而创制出粉彩,同时学会了金红和锑黄的制备。至于铬(Cr)、铂(Pt)、铊(Ti)、铌(Nb)等其他着色元素的应用已是在20世纪初了。

  人们还认识到铁(Fe)、铜(Cu)、钴(Co)、锰(Mn)对釉彩的着色与一系列工艺条件的密切相关,例如釉的配方、上釉方法、釉层厚度、升降温速度及窑内气氛等。古代瓷工通过世代相传的经验,对上述工艺条件不断改革和创新,才结出这么丰硕的成果。

烧窑技术

  陶瓷的烧成是陶瓷工艺最后的一道关键工序,物质的化学变化就在这一工序完成。在烧成中,温度、气氛、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烧成陶瓷的质量。为了控制好上述因素又取决于窑炉的结构,这里充斥着科学技巧。中国先民从无窑烧陶,一步一脚印地开拓前进,到近代终于掌握了较科学的烧窑技术。

  在新石器时代的穴窑的基础上,商周时代出现了圆窑或方窑。它们也属于升焰窑,只是窑室高出地面,建得也较高大些,呈圆或方形。窑墙上部有了弧度,逐渐向内收缩,后来这些窑的后墙开设了排烟孔,具有了向馒头窑或龙窑过渡条件。这种窑已能初步控制进窑的空气量,使烧成温度提高到1100℃左右。

  根据考古资料,大约在战国时代,北方的升焰圆窑已发展为馒头窑。这种窑火膛和窑室连为一体,窑顶封闭,在近窑底的后墙上开排烟孔。后墙中砌烟道,排烟孔与竖烟道相通。烧窑时,火焰从火膛先喷窑顶,后倒向窑底,烟气经排烟孔,竖烟道排出窑外,故是半倒焰窑。从外形看,此窑像馒头,故名馒头窑。这种窑经不断改进,一直延续使用到以后各朝代。

  馒头窑靠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进窑的空气量,烧成温度可达1200—1300℃。由于抽力不大,故升温慢,降温也慢,烧成时间长,这一优缺点也造就了北方瓷器的某些特点。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浙江绍兴富盛及广东增城出土的战国时代龙窑是现存最早的龙窑遗址。之所以称龙窑,是因为龙窑依山坡倾斜建造,像一条火龙。窑的低端为火膛,最高一端为排烟口,窑背或窑身两侧,每隔一米,开一对投柴口,自下而上逐排焙烧,其火焰流向与窑身相平行,属平焰式。

  龙窑依靠斜坡的大小来控制抽力、温度和气氛。这种窑烧成温度可达1300℃左右,能维系还原气氛。其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适合于焙烧坯胎较薄,高温黏度小的石灰釉瓷。龙窑成为古代青瓷的摇篮,也是近代隧道窑的前身。到了南宋,由于人们使用了石灰碱釉,坯釉的高温黏度增加了,快烧快冷的龙窑不太适合,瓷工们把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结合起来,在福建德化创造了阶级窑。这种窑简而言之是一种分室的龙窑。就一室而言,它是馒头窑;就全窑而言,它又是一坡度较大的龙窑。

  为适应南宋以后瓷釉改用石灰碱釉,景德镇的瓷工综合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蛋形窑。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曾对这种窑作过描述,由于它像一个平卧在地的半个鸭蛋,故名蛋形窑。

  蛋形窑的前身可能是葫芦形窑。葫芦形窑有前后两室,前室高,后室低,有一独立的烟囱。发展到明末清初,葫芦形窑的后室取消了,就变成有较大窑室的蛋形窑。这种窑砌有护墙,护墙与窑墙之间有填以砂土的隔热层,以缓冲薄壁窑墙和窑顶胀缩而引起的开裂。蛋形窑还有一个又高又大的薄壁烟囱,能使窑的抽力增大,烧成时间缩短以及热耗量低。明清时期许多色瓷、彩瓷都是在这种蛋形窑中烧成的。

  当你进入陶瓷的生产区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酷似隧道的烧陶窑炉。这就是通行于近代陶瓷企业的隧道窑。当一个接一个装满陶瓷生坯的窑车从窑的一端被推进去时,另一端就有一辆满载烧好陶瓷的窑车被挤进来。能连续生产的隧道窑比过去任何一种只能间歇式生产的窑都显得进步了。

  其实,这种现代化的隧道窑直接渊源于龙窑。它们不仅在窑形上相像,而且加热方式上也较接近。龙窑是由窑头逐渐向中间和尾部烧去,在这过程中,当一部分制品在低温预热的同时,一部分正在高温烧成,还有另一部分在冷却。这不仅充分利用了热能,而且还缩短了烧窑时间。隧道窑则是用机械化的窑车一次把制品送到预热带、烧成带及冷却带,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隧道窑不仅减轻了烧窑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改烧木柴或煤之为油或燃气,这也是重要的进步。那些保留下来的蛋形窑、龙窑、阶级窑及馒头窑、现在已作为历史的见证,让后人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在烧窑技术发展中,装烧方法的优化是不容忽视的。可以想像,在窑室中,假若成型的陶瓷坯不能叠摞起来烧,一次又能烧多少?假若叠摞起来的器物之间没有合适的支垫物,烧成后器物很可能会互相黏连在一起;假若没有合适的支架,成品就难以有通体满釉的效果。此下,窑室里的烟灰也可能会污染光洁的釉面。这些技术上的难点处理如果不好,都会影响陶瓷的质量。

  在长期的实践中,工匠们通过智慧和创新逐一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在唐代以前,人们特意在窑室内设一些由耐火泥制成的窑柱和三角垫饼,让陶坯(例如碗)一个个地叠摞其上,而在陶坯之间加上一块三角垫饼。考虑到陶坯在窑柱上承受较大压力,晚唐时发明了匣钵,让陶坯的叠摞能处在相应形状的匣钵中烧成,加上变明焰烧为隔焰烧,保持了制品釉面的光洁。此外,又用圈足黏钉替代三角垫饼,使到叠摞后留下的钉痕很细或甚至没有。

  总之,装烧方法和窑具的不断改进是提高陶瓷质量的重要一环。

当代陶瓷

  伴随着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陶瓷队伍又增加了许多新成员,例如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矽陶瓷、碳化物陶瓷及硼化物陶瓷等等。即陶瓷的概念已扩展到许多非金属和部分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碳化物及硫化物等新型无机材料。为了与那些应用天然无机物烧结而成的传统陶瓷加以区别,那些以精制的高纯人工合成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工艺烧结而成的高性能陶瓷称之为先进陶瓷、新型陶瓷或精细陶瓷。

  当你走进陶瓷展销会时,品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传统陶瓷精品,一定会使你目不暇给,赞不绝口。正如一名香港彩瓷工人赋诗赞扬说:「中国名瓷今胜昔,秘图釉彩变新颜」。

  在继承和恢复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现代的陶瓷工匠在陶瓷烧成和釉彩呈色等科学原理指导下,不仅揭开了先民制作陶胎与调釉配方世代相传的神秘面纱,而且还找到更合理、更精彩的新配方,从而把传统陶瓷的制造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陶瓷技术的创新不但使花色品种层出不穷,而且使艺术创作呈现出一派气象万千,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现在,传统陶瓷在千家万户优雅的生活环境中,带给人们更多艺术和心灵美的享受。

  从明清到近代,景德镇作为中国的瓷业中心而享誉中外。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又涌现出几个新兴的产瓷区与景德镇相映争辉。

  例如,坐落在湖南省东部的醴陵,生产瓷器已有百年历史,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醴陵制瓷工人开始利用当地洁白质细,杂质较少的丰富瓷土资源,创造了更多彩料颜色,从而烧出质地洁白细腻,色彩丰富多变的釉下彩瓷。又例如,位于山东淄博的陶瓷公司,一方面科学地利用本地原产的天然滑石作为原料,成功制成了高质量的滑石乳白瓷;另一方面利用当地富产的焦宝石制成了高机械强度的食具和茶具,以适应机械化洗涤。

  此外,河北省唐山、广东石湾及福建德化等地均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推陈出新,开发出许多精美的瓷器,共同描绘出中国陶瓷生产的新面貌。

新型陶瓷

  在科学的帮助下,人们不仅了解到用于陶瓷生产的各种原料及其较合理的配方,同时也认识了陶瓷烧成的原理和陶瓷的精细结构。有了这些科学知识的铺垫,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制成了许多新型的陶瓷。它们与传统陶瓷不一样,由于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在许多生产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按功能和用途划分,新型陶瓷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结构陶瓷、电子陶瓷及生物陶瓷。

  结构陶瓷 又称工程陶瓷,它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耐冲刷、抗氧化、耐烧蚀以及高温下蠕变小等优异性能。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均难以胜任的严酷工作环境下,它显示了无法比拟的潜力。在航太、航空、能源、冶金及化工等领域的新技术中大有用武之地,故此近年获得迅速发展。

  结构陶瓷按化学组成可分为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和氧化物陶瓷等,它们都是在研究陶瓷的组织成分、结构性能,特别是精密控制工艺条件下烧成等科学研究中开发出来的。

  电子陶瓷 实际上是功能陶瓷中最常见的一种。作为电工绝缘材料的电瓷在二十世纪初进入了电的世界。二十世纪中叶,为了适应电子技术对材料高频性能的要求,开发了用来制造高频绝缘装置的零件和电容器的电子陶瓷。

  在深入探索中又相继发现了钛酸钡、锆钛酸铅陶瓷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伸缩形变的特殊性能,这就是压电陶瓷的出现。后来又发现锰锌尖晶石陶瓷中的亚铁磁性质,从而开发出磁性陶瓷和半导体陶瓷。电子陶瓷除了力学性能优良、环境稳定性好及耐高温等特点外,大多数电子陶瓷还在电、磁、声、光、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殊使用功能,因而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心脏部分。

  生物陶瓷 主要用作人体骨骼、肌肉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修复和替换。早在1892年,人们曾试用硫酸钙材料来充填骨缺损,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生物陶瓷才得以开发。1963年多晶氧化铝陶瓷分别临床用于骨矫形和牙种植;1969年热解碳涂层临床用于人工心脏瓣膜成功,逐渐发展成心血管系统修复的重要材;1971年羟基磷灰石陶瓷应用成功,开始了生物活性陶瓷研究发展的新纪元。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对可吸收生物陶瓷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1980年代起侧重研究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将陶瓷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在生物陶瓷中引入活体细胞与生长因数,从而赋予生物陶瓷以药理作用。生物陶瓷将成为21世纪广泛临床应用的一类生物医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