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8月27日 (二) 15:11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生代(汉语拼音:Zhonɡshenɡdɑi;英语:Mesozoic Era),地史中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的地质时代。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首先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提出,用以说明生物界介于古生代古老类型和新生代近代类型之间的中间物质。中生代按从老到新次序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当时名为第二纪(Secondary),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生物的雏形。

年代

  中生代的年代为2.5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开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前后横跨1.8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

  • 三叠纪(Triassic):2亿5220万年前到2亿130万年前
  • 侏罗纪(Jurassic):2亿13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 白垩纪(Cretaceous):1亿45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

  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也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因此又称为大灭绝(Great Dying)。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的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

生物界

  中生代以陆生裸子植物、爬行类(尤其是恐龙)和海生菊石类的繁盛为特征,故有“裸子植物时代”、“恐龙时代”或“菊石时代”之称。中生代末出现地史中著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尤其是恐龙类绝灭事件,除地球自然地理环境急速变化因素外,有人认为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的灾变事件有关。

古地理和古气候

  三叠纪时海侵范围较局限,干旱气候带范围广袤,陆相红层和海相地层中膏盐沉积发育,至晚期潮湿带有所扩展。全球范围内,侏罗纪起海侵开始扩大,至白垩纪则再度成为地史中最大海侵期之一。东亚地区三叠纪后广泛发育陆相沉积,海侵限于边缘地带。中生代古气候总体处于温暖状态,通常只存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差异,两极未出现冰盖。

地壳运动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导致古特提斯洋封闭、新特提斯洋扩张和联合古陆从鼎盛到发生初始破裂。侏罗纪、白垩纪全球范围以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大西洋和印度洋新海洋出现为特征,其中白垩纪是加速分裂时期。古太平洋海底的可靠地质记录也从晚侏罗世开始。白垩纪中期(距今120百万~80百万年前)全球三大洋洋脊的近同步加速分裂,海洋板块与周围大陆的俯冲、挤压作用导致滨太平洋和特提斯陆缘区发生著名的燕山运动(或称太平洋运动、早阿尔卑斯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环太平洋岩浆岩带、地体增生带和相关的陆内成山带。

矿产资源

  环太平洋带和特提斯带的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多种内生金属、非金属矿产;与造山带毗邻的前陆盆地或相邻板内盆地中,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的油气资源在全球已知总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