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乒乓球(table tennis),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隔一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击球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

概况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是从网球运动派生出来的。19世纪后期,英国有些大学生从网球运动得到启发,在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以书作球网,用羊皮纸贴面作拍子,把用橡胶或软木做的小球在餐桌上打来打去。球台的大小和球网的高低都没有统一的规定。每局记分,以10分、20分或50分为1局,还有以100分为1局的。发球的方法也没有任何限制。当时这项运动既无统一的名称,也无统一的规则,仅仅作为一种娱乐,流行于欧洲。19世纪末出现了赛璐珞制作的球,由于球拍和球撞击时发出“乒乓”的声音,故有人称之为乒乓球。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各地逐渐开展起来1918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欧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乒乓球协会,乒乓球的竞赛活动也在各国之间日益增多。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一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期间,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一届欧洲锦标赛共有德国、匈牙利、英格兰等9个国家参赛。由于印度提出更改名称,国际乒联决定把这一届比赛改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后每年举行1次。1940~1946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1957年以后改为每两年举行1次,至1995年共举行了43届。比赛项目有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等7项。1988年乒乓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在1904年左右有了乒乓球活动。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在上海成立。1952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从1956年起定期每年举行1次全国比赛。1959年,中国获得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3项世界冠军。从1959~1995年中国选手参加了16届世界锦标赛,共获得66枚金牌。在第二十四届、二十五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共获得全部8枚金牌中的5枚金牌。

比赛规则

  每场比赛的胜负 由2名或2对选手组成一场乒乓球比赛,采用5局3胜制或3局2胜制。

  一局比赛的胜负 每局比赛均以先得21分者为胜方。如比分打到20平时,则以20平后先多得2分者为胜方。

  比赛1分的得失 在一局比赛中,当球从发球员不执拍手中抛起前静止状态的最后一瞬间起,即比赛开始。发球员应进行合法发球,随后,双方选手都必须按规则规定进行合法还击,使球保持比赛状态。当一方不能进行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任何一方选手如用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或身体、穿戴物触及球网,或移动球台,则判对方得1分。

  重发球 在比赛中,发球触网后落到对方台面或被对方拦击或阻挡警告有怀疑的发球等均判重发球。

  发球与接发球次序 一局比赛中,双方共得5分后,即交换发球权。比分打到20平或执行轮换发球法时,任何一方得1分后,即交换发球权。

  交换方位 一局比赛结束后,下一局应交换方位。决胜局,任何一方先得10分,即交换方位。

  合法发球 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掌上,手掌张开、伸平。将静止的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球离开手掌之后上升不得少于16厘米,当球在下降时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对方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发球过程中,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球台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离端线最远部分。

  轮换发球法 当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尚未结束(双方都已获得至少19分时除外),或在一场比赛的任何时候双方要求采用轮换发球法时,即开始实行轮换发球法,直至该场比赛的全部结束。执行轮换发球法时,发球方必须在13次击球(包括发球的一击)中,迫使对方失误,如对方完成13次合法还击,即判接球方得1分。

  对运动员冒犯行为的判罚 裁判员在警告运动员时,应出示黄牌,在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时,裁判长应出示红牌。

场地器材

  球台 球台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国际比赛规定应为坚实木料)制成。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为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76厘米,各边有2厘米宽的白线,长的称边线,短的称端线。中线宽3毫米,中线只限供双打发球时使用。

  球网 包括网、网柱和支架。网高15.25厘米,网长1.83米,网应与网柱和台面贴紧。

   球由赛璐珞或类似的塑料制成。球应是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球重2.5克。呈白色或黄色,无光泽。

  球拍 球拍的大小、形状或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用来击球的拍面应以一层普通的颗粒向外的颗粒胶覆盖,厚度不超过2毫米。也可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厚度不超过4毫米。球拍的两面,不管是否用来击球,均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比赛场地 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不得小于14米长、7米宽、4米高,赛区周围应用75厘米高的同一深颜色的档板围起。台面照明度不得低于1000勒克斯,光度均匀。

  服装 比赛中,可以穿任何一种颜色或几种颜色的短袖运动衫、短裤或短裙。使用白色球时,运动衫只有领子和袖子,短裤或短裙只有沿接缝的装饰物和边缘上的装饰物,可以是白色。使用黄色球时,只有上述这些部位可以是黄色。

基本技术

  包括发球、接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反手推挡、反手拨球、正手拉弧圈球、反手拉弧圈球、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削球、反手削球、拉上旋球、拉小上旋球、快带球、打台内球、撇侧旋球等。

比赛战术

  发球抢攻战术 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术,特别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常以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发球抢攻战术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进攻能力。

  对攻战术 是进攻型打法互相对垒时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正、反手攻球和反手推挡、反手快拨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弧圈球类打法主要依靠正、反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技术,充分发挥旋转的威力来牵制对方,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拉攻战术 拉攻是以攻为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要使拉攻战术运用得当,首先要拉得稳,并有落点、旋转和轻重力量的变化,才能创造较多的战机,同时要具有拉中突击或拉冲结合和连续扣杀的能力方能奏效。

  搓攻战术 搓攻是进攻型选手的一项辅助战术,而削球类选手则以此作为进行反攻的一项重要手段。搓攻战术主要是利用搓球的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为进攻创造机会,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

  削中反攻战术 是削球类打法赖以得分的主要战术。此战术以削球的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迫使对方回球偏高,伺机进行反攻。首先要求能用削球和对方相持并控制对方,才能为反攻创造战机。其次要具备在走动中进行攻击的能力,才能使战术运用达到目的。

  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是与发球抢攻战术相抗衡的一项战术。其目的在于破坏对方发球抢攻战术的运用,争取形成相持或主动的局面。

  挡、攻、削结合战术 挡、攻、削兼施是攻守结合型打法的一项综合性战术,尤以直拍攻守结合型选手运用较多。

类型打法

  乒乓球各种类型打法的区分以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或战术方法,以及不同的球拍工具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划分为4类10种打法。①快攻类。包括直(横)拍两面攻打法和直拍左推右攻打法。②弧圈结合快攻类。包括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和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③快攻结合弧圈类。包括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类打法和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④削球类。包括直拍削中反攻打法,横拍削中反攻打法,直拍挡、攻、削结合打法和横拍挡、攻、削结合打法。